第三章诗词鉴赏的标准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698674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46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诗词鉴赏的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第三章诗词鉴赏的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第三章诗词鉴赏的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第三章诗词鉴赏的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第三章诗词鉴赏的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诗词鉴赏的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诗词鉴赏的标准(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诗词鉴赏的标准,主讲人:訾希坤,鉴赏者必须“在个人主观的喜爱中体现对一定作品的客观评价”(王朝闻主编美学概论)。 特别是对初涉诗词领域的鉴赏者来说,过分强调个人主观喜爱,容易陷入主观片面性;参照批评的客观标准,有利于提高鉴赏水平。,偏重于政教作用的鉴赏标准:儒家诗论,在我国古代诗论中,儒家诗论影响力最大。 尚书尧典篇说:“诗言志”。志,指思想、志向、怀抱。 札记乐记则说:“人心之动,物使之然”。,孔子:兴、观、群、怨,孔子认为,诗有:“兴、观、群、怨”的作用:小子何莫学乎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论语阳货)。 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2、论语为政) 礼记经解:“温柔敦厚,诗教也”,汉儒解释“诗言志”,从“诗言志”说看,汉代就有了新的解释。 毛诗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外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 这里“诗言志”的“志”就不仅之思想志向、怀抱,而且还指感情。换句话说,“志”指的是思想感情。,诗言情,陆机文赋提出“诗缘情而绮靡” 刘勰文心雕龙认为“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物色”),“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明诗”)。 白居易说:“大凡人之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矣”(白居易集:策林六十九),诗教,从“兴观群怨”说看,汉儒强调的是诗歌

3、的教化作用,即“上化下”的作用,目的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敦教化,移风俗”(毛诗序),按儒家伦理规范调整社会人际关系。虽然也提到下可“刺”上,但又提出了“主文而谲谏”(以文辞作委婉的规劝),即要求“温柔敦厚”,不可过激,必须“发乎情,止乎礼义”。,陶治性情”,汉儒的这种诗歌教化观在齐梁时代以“陶治性情”的面目被继承了下来。 钟嵘说“诗可以群,可以怨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诗品序)。又说,“(阮籍)咏怀之作可以陶性灵、发幽思,言在耳目之内,情寄 八荒之表,洋洋乎会于风雅. ”(诗品卷上) 萧统说,陶渊明的诗文可以使“贪夫可以廉,懦夫可以 立,岂止仁义可蹈,抑乃爵禄可辞,”(陶渊明

4、集序)。,怨刺,到了唐代,白居易在继承“教化”作用的同时,也强调了“怨刺”的作用,提倡诗歌干预现实,揭露社会弊病,以上达宸聪,补察时缺。,古代诗论中,长期的奉行偏重于社会政治教育作用的鉴赏标准。即把是否表达出符合儒家伦理道德规范的思想感情,是否对读者具有符合儒家思想要求的教育作用作为衡量诗歌作品的基本标准。,以这种标准指导鉴赏,其结果是:,情况之一是:推祟直接为现实政治服务的作品,排斥与现实政治无关的作品。 舂陵行(并序)(唐)元结 癸卯岁,漫叟授道州刺史。道州旧四万余户,经贼已来,不满四千,大半不胜赋税。到官未五十日,承诸使征求符牒二百余封,皆曰“失其限者,罪至贬削。”於戏!若悉应其命,则州

5、县破乱,刺史欲焉逃罪;若不应命,又即获罪戾,必不免也。吾将守官,静以安人,待罪而已。此州是舂陵故地,故作舂陵行以达下情。 军国多所需,切责在有司。有司临郡县,刑法竞欲施。供给岂不忧?征敛又可悲。州小经乱亡,遗人实困疲。大乡无十家,大族命单羸。朝餐是草根,暮食仍木皮。出言气欲绝,意速行步迟。追呼尚不忍,况乃鞭扑之!邮亭传急符,来往迹相追。更无宽大恩,但有迫促期。欲令鬻儿女,言发恐乱随。悉使索其家,而又无生资。听彼道路言,怨伤谁复知!去冬山贼来,杀夺几无遗。所愿见王官,抚养以惠慈。奈何重驱逐,不使存活为!安人天子命,符节我所持。州县忽乱亡,得罪复是谁?逋缓违诏令,蒙责固其宜。前贤重守分,恶以祸福移

6、。亦云贵守官,不爱能适时。顾惟孱弱者,正直当不亏。何人采国风,吾欲献此辞。,贼退示官吏 作者:元结,昔岁逢太平,山林二十年。泉源在庭户,洞壑当门前。 井税有常期,日晏犹得眠。忽然遭世变,数岁亲戎旃。 今来典斯郡,山夷又纷然。城小贼不屠,人贫伤可怜。 是以陷邻境,此州独见全。使臣将王命,岂不如贼焉。 今彼征敛者,迫之如火煎。谁能绝人命,以作时世贤。 思欲委符节,引竿自刺船。将家就鱼麦,归老江湖边。 杜甫在同元使君舂陵行中写道:“道州忧黎庶,词气浩纵横。两章(指舂陵行及贼退示官吏)对秋月,一字偕华星。,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作者:张元干,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

7、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如许。更南浦,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白居易以“政教理论”评价杜甫诗歌,“唐兴二百年,其间诗人不可胜 数。?又诗之豪者,世称李、杜。李之作,才矣奇矣,人不逮矣。索 其风雅比兴,十无一焉。杜诗最多,可传者千首至于贯串今古,鼠缕 格律,尽工尽善,又过于李。然撮其新安吏、石壕史、潼关 吏、塞芦子、留花门之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 句,亦不过三四十首。杜尚如此,况不逮杜者乎!”,北宋理学家程颓认为“诗有美刺

8、,歌颂之以知善恶治乱兴废”(二程遗书卷十一)。他批评杜甫的“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是“闲言语”,根本没有创作的必要。按此意, 则杜甫许多山水风景之作都是多余的。,杜甫曲江二首,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荣绊此身?,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对齐梁诗歌的批评,陈子昂云:齐梁间诗,“采丽竟繁,而兴寄都绝”。 李白也说,“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古风之一),批评建安以后诗歌过分追求形式的华丽,而

9、失去了“风”“骚”的好传统。 他们都称赞汉魏风骨,推崇三曹七子的建安诗风。究其原因,也是出了建安诗歇能反映现实而齐梁间诗则正相反,“率不过嘲风雪,弄花草而巳”(白居易与元九书),谢眺 “余霞做成绮,澄江静如练如练”,白居易却说:“丽则丽矣,吾不知其所讽焉”(与元九书)。 梅尧臣也曾说,“风”“骚”都是有为而作的,“屈原作离骚,自哀其志穷,愤世嫉邪意,寄在草木虫。迩来道颇丧,有作皆言空;烟云写形象,葩卉咏青红; ”(答韩三子华韩五持国韩六玉汝见赠述诗 (答韩三子华韩五持国韩六玉汝见赠述诗 ),胡胡寅在酒边词序中说:“及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

10、气,超然乎尘垢之外。于是花间为皂隶,而柳氏为舆台矣!”. 在肯定苏拭豪放词中贬抑婉约的言情词,情况之二是:对于不合儒家规范之作,一概加以贬斥,清初钱詠在履园丛话中云: 古人以诗观风化,后人以诗写性情.性情有中正和平,奸恶邪散之不同.诗亦有温柔敦厚,噍杀浮僻之互异.性灵者,即性情也.沿流讨源,要归于正,诗之本教也。如全取性灵,则将以樵歌牧唱,尽为诗人乎?,对屈原评价,班固称赞屈原“弘博丽雅,为辞赋宗。”但他批评屈原不应“露才扬己,责数怀王,怨恶椒兰,愁神苦思,强非其人,忿怼不容,沉江而死”。,龙池 作者:李商隐【唐代】,龙池赐酒敞云屏,羯鼓声高众乐停。 夜半宴归宫漏永,薛王沉醉寿王醒。 罗大经鹤

11、林玉露:词微而显,得风人之旨。 杨万里诚斋诗话:近世陈克咏李伯时画宁王进史图云:“汗简不知天上事,至尊新纳寿王妃。”是得谓为微、为晦、为婉、为不污秽乎?唯李义山云:“侍宴归来宫漏永,薛王沈醉寿王醒。”可谓微婉显晦,尽而不污矣。,对李清照评价,南歌子天上星河转 李清照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宋代王灼:易安居士,京东路提刑李格非文叔之女,建康守赵明诚德甫之妻。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在士大夫中已不多得。若本朝妇人,当推文采第一。赵死,再嫁某氏,讼而离之。晚节流荡无归。作长短句,能曲

12、折尽人意,轻巧尖新,姿态百出。闾巷荒淫之语,肆意落笔。自古缙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顾藉也。碧鸡漫志卷二),偏重于美感作用的鉴赏标准,王国维提出了新的诗学观念:境界说。它既是创作论,也是鉴赏论,核心是强调诗词的美感作用。从鉴赏论来说,这是一个偏重美感作用的诗词鉴赏标准。它的提出,新人耳目,很快被传播运用,在传播和运用的过程中,不断得到补充与完善。人们概称之为“意境说”。,王国维“境界说”及理论发展历程,意境一词最早是由代诗人王昌龄提出来的,明清时期才成为美学范畴,但其思想实质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的“意”、“象”。所以按照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发展的轨迹,把意境的形成和发展分为以下四个大时期。,先秦意

13、境理论的孕育时期,周易系辞:“然则圣人之象,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已尽意” 魏王弼则在周易略例明象中作了进一步阐述:“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出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魏晋意境理论的形成时期,玄学家王弼在周易略例中以老庄解易,进一步阐释了意、象、言三者的相互关系,在庄子的“得意忘言”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得意忘象”说,强调为“得意”而不可执着于“言”、“象”。 而中国化的佛教禅宗,标举“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否定了语言文字有表达佛理的可能性,主张“信手拈来,皆成

14、妙谛”。 六朝是中国古代的哲学和美学思想逐渐演化出系统文学理论的转折时期,也是意境理论发展由哲学、美学思想基础向文学艺术理论转化的时期。,陆机文赋从情思与物境互相交融的角度论述艺术构思的过程。他在文赋的小序中曾提出了文学创作中经常出现的“意不称物、文不逮意”。 刘勰隐秀篇中对“隐”和“秀”含义的分析特别是关于“文外重旨”和“义生文外”的论述,正是后来有关意境美学特征论述(刘禹锡的“境生于象外”论和司空图的“象外之象,境外之境”论)的滥觞。可以说,刘勰为意境范畴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滋味”说,钟嵘诗品序总结前代的诗歌创作的经验,提出并强调诗歌要有“滋味”说:“使味之者无极, 闻之者动心

15、, 是诗之至也。” “五言居文辞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唐宋意境理论的成熟时期,唐代意境论的先声是殷璠的“兴象”说,兴象表现出了盛唐诗人尤其是山水田园诗人所特有的审美情趣,“兴象”正是建筑在盛唐诗歌创作的大量实践经验之上的。“兴象”指的是诗歌中完整的审美意象,偏重于之主体比较隐蔽的客观形象,然而他又可以极大地感发人的性灵,产生浓厚的审美情趣,启发人们的想象。“兴象”在内涵上已经接近意境的美学涵义了。,王昌龄第一次提出了“意境”一词,今本诗格中云:“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物境一: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艳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

16、象,故得形似。情境二: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意境三: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司空图“韵味”说,晚唐的司空图与极浦书中说:“戴容州云: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睫之前也。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岂容易可谭哉? ” 在与李生论诗书中说:“辨于味而后可言诗也”,言诗应该“知其咸酸之外醇美者”即“韵外之致”,“味外之旨”。,严羽“兴趣”说,严羽 沧浪诗话诗辨中说:“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而古人未尝不读书,不穷理。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 主张诗要吟咏性情,一唱三叹,“言有尽而意无穷”,主张作者的情志要溶化在作品所描写的景象之中,做到无迹可寻。,宋代关于意境理论的论述贡献最大的是苏轼,在他看来意境本质,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