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6北京的春节(第2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7698001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5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6北京的春节(第2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6北京的春节(第2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6北京的春节(第2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6北京的春节(第2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6北京的春节(第2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6北京的春节(第2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6北京的春节(第2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这不是粥( ),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2)新年时显出万象更( )新的气象。 (3)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而且过得分( )外热闹。,zhu,gng,fn,2读拼音,写词语。 jio zi fi cu bin po zhn zi l zi s yun zhng dng ji ci wn xing gng xn fng zheng,饺 子,翡 翠,榛 子,鞭 炮,栗 子,寺 院,风 筝,张 灯 结 彩,万 象 更 新,3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打“”。 (1)万象更新 A更加( ) B变更( ) C又、再( ) (2)截然不同 A割断( ) B阻拦

2、( ) C截止( ) (3)张灯结彩 A扩大,夸张( ) B陈设,铺排( ) C看,望( ) (4)日夜不绝 A穷尽( ) B走不通的( ) C断绝( ),4给下列句子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 )今天是元宵节,( )今天的北京特别热闹。 (2)孩子们( )要放鞭炮,( )要过春节了。 (3)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 )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即使,5春节贴春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请你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自己积累的一副春联。 _,示例:春满人间百花吐艳 福临小院四季常安,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

3、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这一天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呀!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1. 选文第一句话中加点的“又”字有什么作用?【方法】 _ 2“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请你联系上下文,说说春节的三次高潮分别是什么,为什

4、么说元宵节是“又一个高潮”。 _,春节的三次高潮分别是:除夕、正月初一、元宵节。因为处处张灯结彩,小孩子们放花炮,家家户户吃元宵,非常热闹。,这个“又”字,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引出春节的另一个高潮元宵节。,3作者在选文中着力描写灯的_多、_多,为的是突出元宵节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突出_。 4从选文中可看出正月十五有哪些风俗习惯? _ 5作者喜欢北京的元宵节吗?你从哪句话看出来的?读这句话要读出什么感情呢? _,数量,种类,元宵节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赏花灯、放花炮、吃元宵。,喜欢。从“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一句中可以看出。读这句话要读出高兴、幸福的感情。,你的家乡是怎样过春节的

5、?节日里都有哪些习俗?你喜欢过春节吗?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写出来吧。要注意详略得当哟!_,思路点拨:一是按时间顺序来有条理地写家乡的人们是如何过春节的,习俗是什么,哪些地方和其他节日相比有独到之处,有什么精彩的故事传说等,这些是写作的重点。二是有详有略,首先回忆并罗列出春节进行过哪些活动;然后想一想,你要突出怎样的中心;最后根据这一中心选择出关系最直接的活动进行详写,与中心关联不大的可以略写。如课文中作者对热闹的除夕、截然不同的大年初一和张灯结彩的元宵节都进行了详细描绘,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优秀示例: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节日,这一天中国人民同欢喜共庆祝,虽然各地的习俗不同,但欢乐却在每个人

6、的心中荡漾。 除夕晚上八点整,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谈天说地聊家常,观看精彩的节目,不时发出阵阵笑声,好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大年初一天刚亮,连续不断的鞭炮声响起,男女老少都换上新装,整装待发。大人们三五成群地来来往往,小孩子成群结队地在街上嬉戏,无法掩饰的笑容早已从心底透出。到了下午,街上走动的人们更是络绎不绝。分别已久的老朋友相聚在一起,看着彼此的笑脸,有说不尽的话语,有无限的思念和牵挂。家家户户的屋子里,充满着笑声,洋溢着欢乐。,一、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这是用花生、胶枣等干果与蜜饯掺(chn cn)和(h huo)成的。 2北京的春节过得分(fn fn)外热

7、闹。 3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jin jin)断。 4小孩子们特别爱逛庙会,因为可以骑毛驴(l l)。 5街上有好多卖麦芽糖和江米糖的,这些糖又甜又黏(nin nn)。,二、生字盘点。(看拼音,写词语) o zhu fi cu bin po ( ) ( ) ( ) jio zi fn zhen sun bn ( ) ( ) ( ) zhn zi un ji shn xn ( ) ( ) ( ),熬粥,翡翠,鞭炮,饺子,风筝,蒜瓣,榛子,逛街,上旬,三、用横线标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万像更新( ) 灯火通霄( ) 捷然不同( ) 万不得己( ) 张灯结采( ) 各型各色( ),象

8、,截,彩,宵,已,形,四、句子广场。(按要求改写句子) 1姥姥对小红说:“春节放假,来我家住几天。”(改为转述句) _ 2北京是城市。 北京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用合适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姥姥对小红说,春节放假去她家住几天。,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一、节前准备 1腊八粥。 (1)判断: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A意在说明熬制方法独特,根本上与“粥”不同,所以“不是粥”。( ) B意在说明粥里的食材多,所以算得上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2)各填写三种。 各种米:_ _ _ 各种豆:_ _ _ 各种干果:_ _ _,粟米,籼米,糯米,黄豆,红豆

9、,绿豆,干莲子,葡萄干,红枣干,2腊八蒜。 (1)填句:到年底,蒜泡得_,醋也有了些_,_,使人忍不住要_。 (2)解释词语。 色味双美:_,多吃几个饺子,色如翡翠,辣味,色味双美,色泽和味道都很美。,二、新年热闹 1除夕。 (1)填写:除夕这一天的热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_;_;_;_;_;_。 (2)读句,判断: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 A年饭又叫团圆饭,更大的意义在于团圆,一家人和和美美地过年。( ) B这说明人们对于过年的重视程度,尽可能地赶回家过年。( ) C吃年饭吃到这一年里所有的花样。( ),守岁,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家家灯火通明,鞭炮声不断,吃团

10、圆饭,2初一。 (1)春节是民风民俗活动最为集中的时候,请写出北京的春节最常见的活动: A_;B._;C_。 (2)小孩子为什么喜欢逛庙会?请判断下面找出的理由对不对。 A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 ) B可以在庙外的摊儿上买各种吃的,买各种新年特有的玩具。( ) C可以玩骑毛驴等。( ) D可以欣赏赛马、赛骆驼等。( ) E可以在逛庙会时拜年。( ),听戏,拜年,庙会,3正月十五。 (1)请列举元宵节里最吸引人的三个民俗活动:_、_、_。 (2)理解,选择: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这里的“广告”是指( ) A生产厂家通过花灯为产品做广告。 B商铺通过花灯来吸引顾客,为商铺做广告。 C商铺通过花

11、灯,为红楼梦水浒传等书籍做广告。,吃元宵,观花灯,放焰火,B,一、主题积累 下面的传统节日有哪些风俗习惯? 1端午节:_ 2中秋节:_ 3重阳节:_,吃粽子 吃月饼 登高,赏菊,二、延伸阅读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香烛纸马送灶王爷上天。最好玩的是把灶王爷的神像揭下来,火化之前,从糖瓜上抠下几块糖黏儿,抹在灶王爷的嘴唇上,叮嘱他上天言好事,下界才能保平安。灶王爷走了,门神爷也换岗了,便在影壁后面竖起天地杆儿,悬挂着一盏灯笼和在寒风中哗啦哗啦响的秫秸棒儿,天地杆上贴一张红纸:“姜太公在此。”邪魔鬼祟就不敢登门骚扰了。 腊月三十的除夕之夜,欢乐而又庄严。阖家团聚包饺子,谁吃到包着铜钱的饺子谁有福,一年走红运。院子里铺着芝麻秸儿。小丫头儿不许出门,小小子儿虽然允许走动,却不能在外边大小便,免得冲撞了神明。不管多么困乏,也不许睡觉:大人给,孩子们说笑话,出谜语,讲故事,这叫守岁。等到打更的人敲起梆子,在梆声中才能往锅里下饺子,院子里放鞭炮,门框上贴对联。小孩子们在饺子上锅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