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普兰店市第一中学高中地理 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5.1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西气东输为例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697887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大连普兰店市第一中学高中地理 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5.1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西气东输为例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辽宁省大连普兰店市第一中学高中地理 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5.1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西气东输为例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辽宁省大连普兰店市第一中学高中地理 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5.1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西气东输为例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辽宁省大连普兰店市第一中学高中地理 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5.1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西气东输为例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辽宁省大连普兰店市第一中学高中地理 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5.1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西气东输为例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大连普兰店市第一中学高中地理 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5.1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西气东输为例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大连普兰店市第一中学高中地理 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5.1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西气东输为例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西气东输为例【学习目标】1.了解资源调配的线路、源地和目标市场。2.了解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原因。3.理解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学习重难点】1.资源调配的线路、源地和目标市场。2.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原因。3.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4.能够分析说明资源的跨区域工程对输出低和输入的的意义和作用。【自主学习】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原因)1自然资源地区分布_。2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_与该区域所_的自然资源不匹配。二、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一)、西气东输工程(课本图3-3-9)1、我国四大气区: 、 、 、 。2、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1)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

2、消费的地区差异大。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_,但是能源相对_,使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西部地区因经济水平的限制,使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_为主,大量使用煤炭作为能源,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同时,北煤南运还给我国的铁路和公路运输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尤其具有清洁优势的天然气,在我国未得到充分利用。3、西气东输工程(1)起点:新疆塔里木盆地的_油气田。(2)途经省区:甘肃、宁夏、_、山西、河南、安徽、_。(3) 途经地形区: 、 、 、 、 。(4)终点:上海(共经过9个省市区)。4、西气东输工程对输出地和输入地的意义和作用:对西部地区

3、的影响(输出地)(1)、将西部 优势转变为 优势,使之成为当地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2)、将推动中西部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 ,并强力拉动 的发展。(3)改善城市大气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缓解我国森林砍伐,植被破坏而带来的环境压力对东部地区的影响(输入地)(1)缓解东部地区 的状况,优化东部地区 的消费结构。(2)发挥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以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3)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质量【合作探究一】1根据所学内容回答,为什么要进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自然资源的分布不均 自然资源的分布与消费量不成比例2.我国资源

4、的跨区域调配的大型工程都有哪些?西气东输 南水北调 西电东送 北煤南运 晋煤外运【合作探究二】1.西气东输工程都有哪几部分组成?沿线经过了哪些地形区?天然气开发建设 主干管道建设 东部用户管网建设 塔里木盆地 河西走廊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2.西气东输的原因都有哪些?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这是由我国油气资源的分布和开发利用现状所决定的3西气东输有诸多好处,为什么在2002年才开始大规模开发?(1)气候干旱,人口较少,交通不便,给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带来了很大的难度。(2)相对来说,西部地区经济实力较弱,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天

5、然气的勘探、开发。(3)西部地区技术力量较弱,且缺乏作相应研究的配套设施,而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技术要求较高。(4)西部地区人口稀少,经济落后,对能源的需求较少,形不成促使天然气勘探、开发的市场动力【合作探究三】1我国天然气资源分布的总体特征是什么?主要分布在哪里? 西多东少,北多南少陆上天然气主要集中分布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川渝(四川盆地)和陕甘宁的鄂尔多斯四大气区。2.西气东输,对东部和西部分别有什么影响?对国家有何意义?7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加快了资源开发,促进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 增加了就业机会;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基础设施建设;减少了对环

6、境的污染。 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缓解了能源紧缺的状况,优化了能源消费结构;改善了大气环境;推动了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国家)有利于调配能源资源地域分布不均的状况,优化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沿线主要城市的大气质量,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3.西气东输东输工程真的是百利而无一害么?请说出你的想法。1.输气管道线路长、规模大、施工方式多样,投资巨大;2.途径地区地貌类型复杂,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水土保持尤为严重【课堂检测】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是很不均衡的,存在着明显的富集区和贫乏区。读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示意图,回答12题。1“西气东输”工程最有利于解决的资源问

7、题是(C)A水资源日趋紧张的问题 B资源的严重浪费问题C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发展不协调问题D土地资源压力过大问题2由于工程沿线可用清洁燃料取代部分生产、生活用煤,从而将有效降低城市环境中的(B)A水污染B大气污染C白色污染 D重金属污染读我国两个三角洲略图,回答34题。3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客观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甲、乙两地区均为我国常规能源和矿产资源贫乏地区,为此国家实施了许多重大工程来调配资源。下列资源调配工程与甲、乙两地区都有关的是(B)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磷北运A B C D4上题资源调配工程对甲、乙两地区的积极影响是(D)A促进产业结构轻型化 B彻底消除大气环境污染C实现地区产业升级

8、 D调整能源消费结构读南水北调示意图,完成56题。5关于华北地区缺水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D)A径流量小,水资源总量少B工农业生产和生活需水量大C水污染严重,浪费现象严重 D干旱气候,降水极少6东线方案是从江苏扬州的江都调水至天津,这种方案与中线方案相比,其最有利的条件是(B)A气候湿润,水源补给多 B借助于京杭运河航道,节省成本C水质更好 D水量更稳定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目前我国基本形成西电东送的三大通道:北路通道送电能力达250万千瓦,中路通道现在的送电能力达120万千瓦,2005年后将逐年增加至300万千瓦以上;南路通道送电能力达300万千瓦,我国东部地区缺电情况得到明显缓解

9、。材料二红水河是中国重要的水电基地之一,为水力资源的“富矿”,目前已建有天生桥一级、二级水电站、岩滩水电站、大化水电站及龙滩水电站等五座大型水电站。材料三西电东送的三条路线示意图。(1)三条送电线路的终点都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其中:A是_工业基地,B是_工业基地,C是_工业基地。(2)北路送电输送的主要是火电,它是将_、内蒙古等省区丰富的_资源转化成电能输出,这种做法与传统的运输方式相比有哪些优越性?(3)中路送电线路主要输送水电,它将_水电站及_水电站以及隔河岩等多座电站的电能通过超高压电网输往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4)南路输送的水电主要来自红水河上游。红水河的长度只有几百千米,为什么水能却十分丰富?【答案】(1)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角洲(2)山西煤炭减轻了铁路运输压力;成本低,附加值高,效益好等(3)三峡葛洲坝(可互换位置)(4)位于第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亚热带湿润地区,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