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阅读课件(2)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697874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63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说明文阅读课件(2)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说明文阅读课件(2)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说明文阅读课件(2)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说明文阅读课件(2)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说明文阅读课件(2)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说明文阅读课件(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明文阅读课件(2)(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前检测,默写课外古诗词五首。 月夜 商山早行 卜算子 咏梅 浣溪沙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课外诗词五首,月夜 唐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商山早行 唐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卜算子 咏梅南宋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浣溪沙 北宋 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南宋

2、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关注中考,中考说明文阅读考察要点 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弄清说明对象。 准确抓住说明事物的特征。 分析、文章的说明方法,并弄清其作用。 体会说明文语言特点。 理清并深入理解说明顺序。,说明文相关知识,一含义: 客观的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目的是给读者以科学的知识、科学地认识事物的方法。,二、分类:,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 事物说明文是对事物进行详细介绍的文体形式,而事理说明文是对道理进行详细介绍的

3、文体形式。,三、说明顺序,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四、说明文的结构,1.总分式 事物说明文常用的结构形式: 总分,如苏州园林(先总体的概括,再分说。结尾没有总结性的语言) 总分总,如故宫博物院 分总。 2.递进式 如向沙漠进军。,四、说明文的结构,3.分清说明文结构的方法 理清段与段、部分与部分之间关系。认清段与段、部分与部分是怎样组合的,是并列关系还是递进关系。,五、常用说明方法各自的共性作用,举例子:通过列举的事例,具体形象地说明了的特点,便于读者理解,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列数字:科学、准确、具体地说明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打比方:把比作,生动形象地说明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

4、性。 作比较:通过和的对比,突出强调了的特点。 引资料:通过引用,说明了的什么特点,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分类别:条理清晰地说明了的特点。(对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画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直观形象地说明的的特点。 下定义:科学,准确,具体的说明了的特点,使之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 作诠释:对进一步解释说明,让读者对有进一步的认识。 摹状貌:具体生动形象的说明了,使文章具有可读性。,常见题型,1、第八自然段主要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列数字,更加科学,具体、准确地说明了黑盒子异常坚固的特点,使说明更具说服力。,六、说明文语言,说明文语言特点:

5、准确、周密 说明文语言风格: 平实、质朴、准确(平实说明文) 生动、形象、准确 (生动说明文),常见题型,2、“分析 一句的语言特点”。 平实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要抓住具体数字或表限制性的词语分析句子。 客观准确,不加修饰,简洁明了,易于被读者理解。 答题技巧:这句话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1分) “”等词语,(1分)准确地说明了(1分) 生动说明文:生动形象,要抓住修辞手法或者其它的语言特点分析句子。增强了文章的语言表现力,引发读者阅读兴趣。 答题技巧:这句话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形象生动的特点(1分),运用了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的说明了(1分),例题:黑匣子在,希望就在 ,分析

6、“目前的飞行数据记录器还不能完全保证记录所有的可用数据”一句的语言特点。(3分),这句话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的特点。(1分) “目前的”“完全”“所有的”“可用”等词语,(1分)准确地说明了当前世界上黑匣子的技术现状,表明了作者严谨、科学的态度,避免了绝对化,符合科学事实。(1分),3、加点字词有何作用? (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这一特点答题。) 答题方法:解释词语意思;带词解释句子(结合具体内容分析);xx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周密。,常见题型,例题,“天上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这句话中的加点词语“往往”有什么作用,或表达效果? 答:“往往”是大多数的意思,说明了天上的薄云大多

7、预示着天气晴朗,但也不排除特殊情况。 “往往”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注:“往往”是一个频率副词,频率副词还有“常常、经常、通常、总是、有时”等,分析它们都是一样的。,安全的空中飞行,文章第段的说明语言既准确严密又生动形象,请任选一方面,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反馈练习,示例: 准确严密:本段文字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6000米”这个词,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了没有云的高空,飞机因为大气活动也经常遇到“晴空颠簸”。 生动说明:本段文字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本段最后一句用轻松诙谐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说明了高空飞行很安全。,安全的空中飞行,:第段中加点的词

8、语“绝大多数”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示例: “绝大多数”的意思是大部分,并非全部,说明绝大多数飞机失事是可控的,也不排除个别不可控的情况,“绝大多数”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本课小结,1、“分析 一句的语言特点”。 平实说明文: 答题方法:这句话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1分) “”等词语,(1分)准确地说明了(1分) 生动说明文: 答题方法:这句话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形象生动的特点(1分),运用了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的说明了(1分) 2、加点字词有何作用? 答题方法:解释词语意思(1分);带词解释句子(1分)(结合具体内容分析);xx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周

9、密(1分)。,游戏的功用 (190页),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怎样的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定期通过游戏来进行体育锻炼,可能有助于预防老年痴呆。,相关题型链接,这句话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的特点。“定期”表示限定,说明老年人通过游戏来进行体育锻炼是有一定周期的。“可能”表示不确定,说明“游戏有助于预防老年痴呆”是一种推测,尚无科学定论。,手机确定你的位置 (188页),文章第段的说明语言既准确严密又生动形象,请任选一方面,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进行分析。,相关题型链接,示例: 准确严密:“通常出现在6000米以上的高空”,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了没有云的高空,飞机因为大气活

10、动也经常遇到“晴空颠簸”。 生动说明:本段最后一句用轻松诙谐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说明了高空飞行很安全。,食品添加剂 (185页),选文第段中,加点词“一般来说”能否删去?为什么?,相关题型链接,不能删去。“一般来说”表示通常情况下,起限制作用。说明了在通常情况下,不违规不超量不超范围地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是安全的;删掉之后与客观事实不符,语言过于绝对,因为不排除有特殊情况在。“一般来说”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B、类型二: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答题方法:表态:不能替换;定性:解释原词意思或带词解释句子;定性:解释所换词语意思;若替换,句子意思有何改变,不符合实际;原词体现了说明

11、文语言的准确、周密性。,例题:“天上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这句话中的加点词语“往往”能否替换成“总是”,试说明理由。 答:不能。因为 “往往”是大多数的意思,说明了天上的薄云大多预示着天气晴朗,但也不排除特殊情况。使用“总是”说明天上出现薄云一定表示天气晴朗,如果换了,就与客观事实不符合。表达不准确。 “往往”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C.类型三:加点(或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词能不能删掉?)为什么? 答题方法:表态:不能删;定性:解释这个词并带词解释句子;若删去,句子意思变成了“”这与事实不符合,表达不准确;XX词在此句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科学性)。,例题

12、:“天上的薄云,往往是 ”这句话中的加点词语“往往”能否删去? 答:不能删去,因为 “往往”是大多数的意思,如果删去就说明天上出现薄云一定表示天气晴朗,这与客观事实不符合。表达不准确。 “往往”一词在此句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D.类型四:文章某一段或画线句子的说明语言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3分) 答题方法:语言准确严密/生动形象。生动形象,要抓住修辞手法分析句子。增强了文章的语言表现力,引发读者阅读兴趣。准确严密,要抓住具体数字或表限制性的词语分析句子。 客观准确,不加修饰,简洁明了,易于被读者理解。,例题:2014青岛中考题焚风第段画线句子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哪些特点?请结合句

13、子作简要分析。(3分) 这股气流“卸掉”水分,一身轻松地爬上山巅,准备在背风坡下沉时,它己经变得比较干燥。遵循“干绝热垂直递减率”,它会按照每下降100米升温1左右的规律增温。 评分标准:语言生动形象、准确严密(1分) 分析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体现生动形象的特点(1分) 分析具体数字或“左右”(或“比较”)等词语的作用,体现准确严密的特点(1分),分析文章的说明顺序,1、时间顺序: 2、空间顺序: 3、逻辑顺序: 说明建筑物、景点等通常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介绍事物各阶段的特点或制作过程时,往往采用时间顺序。介绍抽象事理时,则往往需要采用逻辑顺序。近几年说明文选段多为科技类说明文,此类说明文一般是

14、事理说明文居多,故多用逻辑顺序。,四: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标准化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_ 的说明顺序,对_加以说明, 作用:使说明更有条理性。,手机确定你的位置 (188页),本文按照什么说明顺序说明了怎样的中心内容?,相关题型链接,本文使用了逻辑顺序,说明了手 机的无线定位技术(或如何用手 机来定位)这一中心内容。,食品添加剂 (185页),选文段的顺序能否颠倒?请联系全文说明理由。,相关题型链接,不能。这四段与第段“食品添加剂是指经国家批准的,因防腐保鲜、提高工艺、防治疾病、增加营养等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或天然物质”这句话体是的顺序相照应。(按照有主到次的逻辑顺序安排的。),一读抓纲整体把握说明点 二读精细细部研讨方法点 三读品味捕捉咀嚼语言点,法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