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高中语文 第5课 苏轼词两首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4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697840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高中语文 第5课 苏轼词两首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辽宁省高中语文 第5课 苏轼词两首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辽宁省高中语文 第5课 苏轼词两首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辽宁省高中语文 第5课 苏轼词两首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辽宁省高中语文 第5课 苏轼词两首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高中语文 第5课 苏轼词两首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轼词两首学习目标1、 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思想,了解两首词的写作背景。2、 领略苏轼豪迈的词风,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3、 理解两首词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和时代意义,体会并正确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1、领略苏轼豪迈的词风,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2、理解两首词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和时代意义,体会并正确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念奴娇赤壁怀古1、 知识链接1、 作者简介:苏轼(1036一1101):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嘉佑进士。他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推行新法,他极力反对,出任杭州等处地方官。又因作诗得罪朝廷,被捕入狱,贬

2、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时,旧党当权,召还为翰林学士;新党再度秉政后,又贬惠州,远徙琼州,后死于常州 苏轼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散文堪称大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晓畅,代表作有赤壁赋石钟山记喜雨亭记等。诗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名诗有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惠崇春江晚景书李世南所画秋景等。其词属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合称“苏辛”,是豪放词的开创者,名词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中秋等。苏轼擅长书画,善写行书、楷书,善作枯木怪石,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书画四大家”,有名画枯木怪石图竹石图等。苏轼追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造诣。注重提携后人,有出自其门下的“

3、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苏轼对词的革新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苏轼的词现存三百四十多首,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文人词柔靡纤细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线,对后世文学影响很大。南宋的陆游、辛弃疾,金代的元好问,明代的袁宏道,清代的查慎行等,都明显受到他的影响。2、写作背景: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游赤壁时写的,是苏轼词中的代表作,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月,这时作者47岁。

4、作者早年颇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在党争激烈的环境中屡遭贬谪。来黄州之前,因“乌台诗案”他曾下狱,险遭杀身之祸。但他毕竟是个旷达之人,尽管政治上失意,却从未对生活失去信心。这首词就是他这种复杂心情的集中反映,词中抒写的是郁积在他胸中的块垒,然而格调是豪壮的,跟失意文人的同主题作品显然不同。二、自主预习1、给加点的字注音。故垒( ) 公瑾( ) 纶( )巾 樯( )橹( ) 还酹( )2、题目为“赤壁怀古”,怀古包括哪些内容,“怀古”的目的是什么? 三、合作探究1、思考:“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一句在全词中起什么作用? 2、思考:“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那些字最具有表现力?描绘

5、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作者为什么极力描绘这些景象?3、思考:“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上下片中起什么作用?4、讨论:赤壁之战英雄众多,为什么单单怀念周瑜?5、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作者此时是积极还是消极?4、 拓展运用苏轼【名句回味】写两句 (看谁积累的名句多,4分钟) 定风波 1、 知识链接写作背景:王安石变法时,苏轼因不满新法中某些政策及其执行中的流弊,写过一些批评和讽刺性的诗文,被有些人将他以“谤讪新政”之罪弹劾入狱,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结果20多人受到牵连,苏轼差点被杀,最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他在那里偏居荒野,躬耕自乐。1082年的春天,诗人到黄冈东南三十里的沙湖

6、购买田地。元丰五年三月七日,他由几个朋友陪同去沙湖相田看地。沙湖在黄州城东三十里,时值春天,阴晴不定,出门时,风和日丽,于是让带着雨具的家僮先行。却不料途中转阴,进而风雨袭来。大家淋得狼狈,而东坡浑然不觉,从容不迫地一边吟啸一边慢步前行。不久雨散云收,斜阳复出。此次沙湖之行就催生了这首定风波。 2、 自主预习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吟啸 ( ) 芒鞋 ( ) 料峭 ( ) 萧瑟 ( ) 一蓑烟雨 ( )2、朗诵诗词,概括大意。 上片: 下片: 3、 合作探究1、 在风雨中,“同行皆狼狈”,而词人却能“吟啸且徐行”,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 表达一种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呢? 2、 “一蓑烟雨任平生”是什么意思?哪个字最关键?3、 这里的“风雨”单指自然界的风雨吗?“一蓑烟雨任平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4、“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给我们什么人生启示呢?5、赏析“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1)“晴”和“雨”分别喻指什么? (2)“也无风雨也无晴”如何理解?作者想表达什么?4、 拓展运用结合这两首词和我们以前所学过的赤壁赋,谈谈你心中的苏轼是怎样一个人?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