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1.1c医疗不良事件讲座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7697318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2.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9.1.1c医疗不良事件讲座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3.9.1.1c医疗不良事件讲座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3.9.1.1c医疗不良事件讲座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3.9.1.1c医疗不良事件讲座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3.9.1.1c医疗不良事件讲座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9.1.1c医疗不良事件讲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9.1.1c医疗不良事件讲座(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培训,3911有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制度与工作流程。() 【】 1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报告制度与流程。 2有对员工进行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教育和培训。 3有途径便于医务人员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4每百张床位年报告10件。 5医护人员对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知晓率100%。 【】符合“”,并 1有指定部门统一收集、核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2有指定部门向相关机构上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3对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有分析,采取防范措施。 4每百张床位年报告15件。 5全院员工对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知晓率100%。 【】符合“”,并 1建立院内网络医疗安全(不良)事

2、件直报系统及数据库。 2每百张床位年报告20件。 3持续改进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敏感性,有效降低漏报率。,3921有激励措施鼓励医务人员参加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网上自愿报告活动。 【】 1建立有医务人员主动报告的激励机制。 2对不良事件呈报实行非惩罚制度。 3严格执行卫生部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暂行规定的规定。 同时卫生部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的规定2011年废止 【】符合“”,并 1激励措施有效执行。 2使用卫生部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报告。 【】符合“”,并 医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直报系统与卫生部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建立网络对接。,3.9.3.1定期

3、分析医疗安全信息,利用信息资源改进医疗安全管理。 【C】 1.定期分析安全信息。 2.对重大不安全事件进行根本原因分析。 【】符合“”,并 1利用信息资源加强管理,实施具体有效的改进措施。 2对改进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 【】符合“”,并 应用安全信息分析和改进结果,持续完善和优化医院患者安全管理方案或制度规范。,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医疗投诉 的关系,医务人员上报的问题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患者投诉的问题 医疗投诉 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实际就是原来的医疗差错、医疗事故,是最高级别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实质是一个问题,不同的侧面 投诉-患者的感受,不满意 不良事件-与医疗质量有关,医务人员可理性判断,1

4、、医疗(不良)事件上报制度(旧版)废止 2、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管理规定(新版)章医政48号文,目的,为贯彻落实卫生部患者安全目标,建立与完善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及时发现医疗不良事件和安全隐患,将获取的医疗安全信息进行分析、反馈,保障患者安全,防范医疗纠纷(事故)发生,并从医院管理体系、运行机制与规章制度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持续改进,特制定本规定。,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定义及范围,1、 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由于诊疗过错、医药产品缺陷等原因,造成患者死亡、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等明显人身损害的事件。 2、不良事件是指在

5、临床诊疗活动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病人的诊疗结果、增加病人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不良事件包括可预防的和不可预防的两种。,适用范围,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全院任何科室,护理侧面同时要执行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讨论分析管理制度。,不良事件分级,按事件的严重程度分4个等级: I 级-有过错事实并且造成后果的事件:如果两者有因果关系,根据后果的严重程度构成“医疗事故”或“医疗差错”,在不良事件中级别应属最高。 II级-无过错事实但造成后果的事件:医疗行为无过错,主要由药物、医疗器械、植入物等造成的医疗意外,或不可避免

6、的医疗并发症和疾病的自然转归,其后果可能比较严重,但一般不构成“医疗事故”或“医疗差错”。,不良事件分级,III级-有过错事实但未造成后果的事件:虽然发生错误事实(指错误的行为已实施在患者身上),但未给病人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或有轻微后果,而不需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 IV级-无过错事实也未造成后果的事件:由于及时发现错误,未形成医疗行为的过错事实,其级别最低。 I-IV四个级别其后果严重程度逐步递减。,不良事件类别,信息传递错误事件:医师、护理、医技判定意见错误、医嘱错误(口头及书面)、其它传递方式错误 治疗错误事件:患者、部位、器材、剂量等选择错误;不认真查对事件 方法/技术错误事件:遗忘

7、、未治疗、延期、时间或程序错误、不必要的治疗、灭菌/消毒错误、体位错误等 药物调剂分发错误事件:医嘱、处方、给药、调剂等不良事件 输血事件:医嘱、备血、传送及输血不当引起的不良事件 设备器械使用事件:设备故障或使用不当导致的不良事件 导管操作事件:静点滴漏/渗、导管脱落/断裂/堵塞、连接错误等 医疗技术检查事件:检查人员无资质、标本丢失或弄错标本、试剂管理、医疗信息沟通错误;迟报、漏报、错报结果等 基础护理事件:如摔倒、坠床、误吸、误咽、未按医嘱执行禁食/禁水、无约束固定、烧烫伤事件等,不良事件类别,营养与饮食事件: 如饮食类别错误、未按医嘱用餐或禁食等 物品运送事件:如延迟、遗忘、丢失、破损

8、、未按急需急送、品种规格错误等 放射安全事件:如放射线泄露、放射性物品丢失、未行防护、误照射等 诊疗记录事件:包括诊疗记录丢失、未按要求记录、记录内容失实或涂改、无资质人员书写记录等,不良事件类别,知情同意事件:如知情告知不准确、未行知情告知、未告知先签字同意、告知与书面记录不一致、未行签字同意等 非预期事件:非预期重返ICU、非计划再次手术、手术并发症等。 医护安全事件:包括针刺、锐器刺伤、接触化疗药、传染病等导致损害的不良事件; 不作为事件:医疗护理工作中已发现问题,但未及时处理及汇报,导致的不良后果加重等事件 其它事件:非上列之异常事件。,报告的原则,(一)级和级事件属于必须报告范畴。

9、(二) 、级事件报告具有主动性和非惩罚性的特点。,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的原则 (一)自愿性:医院各科室、部门和个人有自愿参与(或退出)的权利,提供信息报告是报告人(科室)的自愿行为。 (二)保密性:报告人可通过各种形式具名或匿名报告,相关职能科室必须严格保密。 (三)非处罚性:报告内容不作为对报告人或他人违章处罚的依据,也不作为对所涉及人员和科室处罚的依据。,接收报告单位,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包括纸质版和内网)统一上报至质管办。,由质管办初步审核后及时转发相应职能部门进一步分析处理: 医疗、医技侧面安全(不良)事件上报医务科; 护理安全(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输血不良反应上报输血

10、科,涉及血液质量或医务人员违规操作的输血安全(不良)事件,同时上报医务科; 感染相关安全(不良)事件上报感染管理科,涉及院内感染暴发或为特殊感染(多重耐药菌)者,同时上报医务科;,药品安全(不良)事件上报药剂科,涉及药品质量问题或医护人员违规用药者,同时上报医务科; 器械、设备安全(不良)事件涉及医疗活动的(诊疗过程中发生的)上报医务科,未对病人造成影响的,上报设备科; 设施安全(不良)事件上报总务科; 服务及风纪安全(不良)事件上报党办; 涉及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不良事件上报保卫科。,上报形式 1书面报告 安全(不良)事件后48h内,当事人或其他发现人员按照要求填写书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

11、表。 2网络直报 也可利用我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系统进行网络直报(内网网址:http/192.168.1.7/mae;用户名为个人工号)。,上报形式,3紧急电话报告 仅限于在安全(不良)事件可能迅速引发严重后果的紧急情况使用,并随后履行书面补报。夜间及节假日应统一上报医院总值班人员。,上报要求 I级- II级事件紧急电话报告,48小时内书面补报上报表(夜间及节假日统一上报总值班),科室并写出书面总结。 III级- IV级事件48小时内书面补报上报表。 各职能科室每季度汇总、分析,将结果上报质管办。,监管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管理实行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相关职能科室、临床及医技等

12、科室参与的管理体系。 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等科室应积极主动上报,全院年上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案例每百张床应至少10例。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科室除及时上报外,同时应及时总结分析,提出科室质量与安全改进措施。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针对各职能部门上报的安全(不良)事件,每半年召开一次评估总结会议,做出奖惩意见。将分析结果和整改意见及时发布,保证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及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激励方案,事件属于I 级和II级的每上报1例40元,事件属于III级和IV级的每上报1例20元; 药品不良反应每上报1例20元。,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及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激励方案,医疗安全(不良

13、)事件上报临床科室要求床位大于20张的科室每月上报至少2份,床位小于20张床位的科室每月上报至少1份; 药品不良反应大科室至少2份,小科室至少1份; 医技科室以一级科室为单位每月上报至少2份、行政职能后勤科室每月上报至少1份,并且与每月科室考核、年底评先树优挂钩。,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及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激励方案,上报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及药品不良反应必须是客观真实的,各职能部门必须对上报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及药品不良反应进行检查,如发现虚报不予奖励。,根据二甲条款3.9.2.1的要求制订了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管理规定,2012版的医院制度汇编中第50页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同时废止

14、。,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分级,1、一般:造成2人以下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或其他人身损害后果。医院应当自事件发现之日起15日内,上报有关信息。 2、重大:(一)造成2人以下死亡或中度以上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二)造成3人以上中度以下残疾、器官组织损伤或其他人身损害后果。医院应当自事件发现之时起12小时内,上报有关信息。 3、特大:造成3人以上死亡或重度残疾。医院应当自事件发现之时起2小时内,上报有关信息。,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客户服务中心具体负责医疗质量安全事件信息报告工作。,说明,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表格、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管理规定、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及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激励方案、不良事件知晓率调查表、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管理规定已经挂在评审办、医务科、质管办内网上,注意,每个科室必须要有不良事件的培训记录、考试、知晓率调查 每季度科室有汇总、分析 本课件发布在评审办内网上,培训模式,培训计划 培训安排 培训通知 培训课件 培训考试 培训效果验证,谢谢各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