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2014-2015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第八次月考)试题 文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696069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藏2014-2015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第八次月考)试题 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西藏2014-2015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第八次月考)试题 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西藏2014-2015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第八次月考)试题 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西藏2014-2015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第八次月考)试题 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西藏2014-2015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第八次月考)试题 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藏2014-2015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第八次月考)试题 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藏2014-2015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第八次月考)试题 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拉萨中学高二年级(2016届)第八次月考文科政治试卷命题: 审定: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有四个选项,请将最符合题意的填在题后的答题卡中。每小题2分,共计60分)1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社会发展规律 C实践观点 D群众观点2下列说法对辩证的否定理解正确的是A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B辩证的否定就是简单地否定一切C.辩证的否定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D辩证的否定就是要蔑视权威3司马光看到小孩掉入水缸,他不是按照常规让人脱离水,而是打破水缸,让水脱离人。这件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办事情必须充分重视意识的

2、能动作用B必须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坚持两点论 C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和基础D办事情要敢于打破常规,进行逆向思维4下列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价值取向相同的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A B C D52014年全国各地陆续开展了“深入基层大走访”活动,各级领导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学校和厂矿,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想,与基层干部群众一起商量解决实际问题,受到基层干部群众的欢迎。“深入基层大走访”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是 A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积极的反作用 C人民群

3、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主观与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6东西方国家对同一问题往往具有相反的认识和评价,这表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A没有确定的标准 B具有社会历史性C在一切社会都具有阶级性 D往往会因人而异7在抗击强热带风暴“碧利斯”袭击的过程中,韶关军分区战士李大为为救洪水中的群众壮烈牺牲,被广东省军区党委追认为革命烈士。这启示我们A只有牺牲自己的生命才算是对社会作出了贡献 B物质贡献大于精神贡献C实现人生价值要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 D要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来源:Zxxk.Com8鲁迅先生曾说:“穷人决无开交易所折本的苦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京捡煤渣老婆子身受的酸辛,灾区的饥民大约不会种兰花,像阔人老太

4、爷一样”这段话说明A. 阶级地位不同,利益不同,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就不同B. 人的知识结构不同,思维方法不同,看问题的角度就不同C. 人的世界观决定人的阶级立场和思想意识D. 社会存在是不变的,但人的认识是可变的9在中日发展关系上,日本新的历史教科书、钓鱼岛、参拜靖国神社等问题,使中日关系发展受到严重影响。新修改的历史教科书严重歪曲历史、美化侵略,这将毒害涉世未深的青少年。日本的这一做法A违背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的道理B体现了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C说明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D说明历史是社会存在的反映10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

5、引导公民通过合法经营和诚实劳动获得正当的利益,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提倡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反对小团体主义、本位主义和损公肥私、损人利己,树立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要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就要把二者放在同等的地位来对待 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 完善集体,更好地满足个人的正当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完全放弃个人利益A B C D11恩格斯说:“人类社会和动物社会的本质区别在于,动物最多是搜集,而人则能从事生产。”这充分说明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人有自然属性人的生产活动具有社会性人的生活具有社会性A B C D12下列现象中,

6、属于物质范畴的有 电磁场 科学发展观 市场经济改革 人脑A BC D.1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D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14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始基”。中国春秋时代管子一书中也指出“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他们的观点属于A唯心主义的观点 B科学的物质观C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D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15“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反映了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是:A客观实在性 B静止 C运动 D联系和发展16发展珠三角高效生态经济,要立足该地区的具体情况,把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发展方式的根本

7、性转变。这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 全面看问题的观点人为的联系也是主观的 量变与质变的关系A B C D17从内容上看,意识是A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人脑的机能C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D是世界的本原18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联系观 B联系观和发展观 C发展观 D矛盾观19常言道:“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两句话共同反映的唯物论中的原理是A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有差别的 B人的意识具有能动作用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意识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202015年中国多地遭遇 “十面霾伏”,京津冀地区尤为严重。污染物排放量大是造成严重污染的根本原因,扩散条件极端不利是直接

8、原因,区域污染和本地污染影响叠加,加重了污染水平。对雾霾天气形成的分析A体现了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B把握了联系的多样性C坚持了系统优化的观点 D把握了联系的客观性21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A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B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事物的前进和上升C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22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和重要原则是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一切从实际出发C求真务实 D创新23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_ 决定的。A主要矛盾 B矛盾的普遍性C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D矛盾的特殊性24“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些名言揭示

9、的共同哲理是A. 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B. 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C. 对立统一是普遍现象 D.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25“破窗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未得到及时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直至房屋坍塌。与破窗理论体现的哲理相同的成语是A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B城门失火,殃及池鱼C近朱者赤,近墨得黑 D由此及彼,由表及里26“牢骚太盛防断肠,风物长宜放眼量。”毛泽东的这一诗句对我们的启示主要是A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B要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C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D做好量变准备促进事物质变27“学

10、习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似磨刀之石,不见其损,年有所亏。”这主要告诫人们 A要坚持适度原则 B有量变就必然引起质变C要重视量的积累 D要一切从实际出发28下列现象中,属于规律范畴的是A水往低处流 B新陈代谢 C月亮绕地球转 D红灯停,绿灯行29改造主观世界是指改造人的思想观念、认识能力,其核心是改造人的A世界观、人生观和社会观 B人生观、历史观和价值观C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D人生观、自然观和价值观30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A无条件性 B客观性 C具体性 D主观性拉萨中学高二年级(2016届)第八次月考文科政治试卷答题卡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题号123456789

11、101112131415答案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二、材料分析题31简述实践对认识决定作用的表现。(8分)32. 新一届中央领导执政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强力推进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各项规定、禁令不断出台,涵盖了从“舌尖”到“车轮”、从月饼贺卡到烟花爆竹等多个方面。2013 年也因此被公务员称为“禁令年”。禁令之下,无论是官员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还是交往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灰色收入少了,办公用房小了,公车不能私用了,单位常见的福利不见了,各种礼节活动取消了有公务员袍怨:“收入低,责任大,晋升难,公务员不好当。”结合材料,用实现人生价值的知识分析,

12、怎样才能当好公务员?(12分)33. 国家主席胡锦涛指出,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运用有关人民群众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10分)34. 动画片花木兰取材于中国民间传说,剔除了其中带有迷信、颓废、庸俗色彩的内容,突出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作品制作运用了国际高水准的动画电影技术,注入了国际动漫作品所特有的神幻色彩,从而使作品更具国际口味。影片赢得了国内外的好评。花木兰的创作过程是如何体现辨证否定观的哲学道理的?(10分)2014-2015学年拉萨中学高二第四学段考文科政治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CADACBDAADBDBCC题号161718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