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试题 文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695913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藏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试题 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西藏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试题 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西藏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试题 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西藏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试题 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西藏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试题 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藏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试题 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藏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试题 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藏拉萨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70分。)1古代有位思想家提出“饥吃饭倦眠,只此修行玄更玄。说与世人浑不信,却从身外觅神仙。”这位思想家是A老子 B李贽 C朱熹 D王阳明2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罗斯福总统要求国会批准对日宣战,当时联邦参议院82票对0票通过,众议院388票对l票通过。为保护投反对票的那个女议员的人身安全,国会专门派人派车,护送她上班、回家。她在1973年去世,国会大厦前竖立起她的雕像。与此 最为接近的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是A伏尔

2、泰: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B孟德斯鸠: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C卢梭: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所不在枷锁之中D康德:良心是一种根据道德准则判断自己的本能3某校学生在进行题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研究性学习时,制作了下表,其中论证最为严谨的是4宋明理学家倡导的 “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 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5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

3、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 A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B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C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哲理化、思辩化D强化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6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的共同点是:反传统反教条 反封建专制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反映商品经济发展的时代要求A B C D7顾炎武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A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B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社会责任感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8与智者学派相比,苏格拉底对“人”

4、的研究进一步深化。主要体现在A人是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 B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自感觉,没有感觉就没有认知C知识即美德,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 D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标准判断是非9从下列图片可以看出,古希腊先哲的精神本质是A、探索自然 B、人文主义 C、探索社会 D、个人主义10“要触犯当时的社会制度,就必须从制度上剥去那一层神圣外衣。”为此,西欧掀起了A文艺复兴运动 B宗教改革运动 C启蒙运动 D工人运动11马丁路德主张每个基督教徒都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主张在当时的社会效果是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 B从神学的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使

5、君主和罗马教皇实现了权力上的平等12 卢梭说:“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以用集体力量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在这一集体中,个体虽然和整体联系在一起,但依然自由如初,只听从自己的意志。”这表明他主张A以法治保护宗教自由 B以契约的形式保障个人自由C废除封建财产私有制 D建立民主共和政体1317世纪的中国出现了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大著名思想家,18世纪的法国则涌现出了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举世闻名的大启蒙思想家。中法两国思想家在思想上的共同点是A倡导理性主义,批判愚昧和迷信 B反对君主专制制度,主张人民为主C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变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14如图是中国的世界纪录中关

6、于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的统计数据图,出现图示情况的根本原因是A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B儒家民本思想的影响C传统手工业高度发达 D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15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的里程碑,也使中国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四大发明之所以是中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是因为四大发明 A是西方早期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有力武器B在推动人类进步的过程中作用巨大C发明的过程比较艰难 D领先西方的时间最长,足以令中华民族骄傲至今16对于一个生活在明朝时的人,下列说法有可能发生的是:喜欢画年画读了许多带插图的小说喜欢听京剧在科举考试中用颜体书法写了一篇八股文,高中榜首A B C D17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

7、自明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A.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C.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18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这反映了A自然经济缓慢解体 B城市经济逐渐繁荣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儒家地位逐步提高19邓小平在一次参观文物展览时,指着一幅名画说:“我们祖先早已熟知商品经济了”。这幅名画指的是 A夫妇宴饮图 B洛神赋图 C步辇图 D清明上河图20历史学家们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

8、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科学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精神层面现代化的进程。这四场运动的共同之处是A彻底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枷锁 B促进人类自立、自主意识的形成C使宗教宽容主张被人们广泛接受 D使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逐步建立21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科学家们认为“人们距离可知世界的边界已经不遥远”。打破这种认识的是A经典力学 B生物进化论 C相对论和量子理论 D电力的发明22“对于测量者说,空间和时间都是相对的表明科学已经达到了能够被人类所知的界限。一个清楚明白的宇宙已经消失,代之而的是一个全新的宇宙。”这一理论A为蒸汽机的改良提供理论基础 B有力推动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C极大地加速电影与电视的发明 D弥补

9、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不足23物理学家杨振宁说:“如果一定要举出某个人、某一天作为近代科学诞生的标志,我选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在1687年出版的那一天。”杨振宁的观点最有可能是基于该著作A将力学研究延伸到其他领域 B完成了力学理论体系化建设C突破了近代物理学理论框架 D使实验成为科学研究的方法241859年以后,信仰再次产生严重的危机。“宗教真理之金同那个盛装它的古老破旧的钱袋一起丢弃了,而且再也找不回了。”这主要是由于A马丁路德提出信仰得救,与“上帝直接对话”B牛顿创立经典力学理论,摆脱神学对科学的束缚C达尔文发表物种起,否定生物“神创说”D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突破近代物理学理论框架2519

10、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从纽约运往英国的小麦或从孟买运往英国的棉花等主要商品的运价降低了三分之二左右。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全球化进程刚刚起步 B英国殖民掠夺的加剧C工业革命带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D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26一项对西方七大工业国就业结构演变的研究发现,这些国家近几十年出现了一些共同的变化:农业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传统制造业就业人数持续下降;生产服务和社会服务兴起管理专业和技术性的工作快速发展。上述变化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互联网进入人们的生活 B.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C.城市化历史进程加快 D.政府加强经济的干预27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

11、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而其终极目标都是救国,可以称之为殊途同归”。以下对这段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A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关节点 B折射出全体国人要求变革的社会思潮C救国是当时多个新兴力量的共识 D反映了中国追求近代化途径的多样性28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是1919年以前我国近代化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艰难探索活动。纵观这些探索活动,中国近代化过程的实质是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就学习内容而言,主要经历了以下变化A、由学习西方政治学习西方器物(科技)学习西方思想文化B、由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学习西方政治学习西方器物(科技)C、由学习西方器物(科技)学习西方政治

12、学习西方思想文化D、由学习西方器物(科技)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学习西方政治29魏的海国图志说:“机房织造不用手足,其机动以火烟,可代人力。以羊毛与棉花纺成洋布、大呢、羽毛皆自然敏速。其广推贸易之法,有火轮船航河驶海,不待风水。用火车往,一时可行百有八十里。”这表明海国图志A推动了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 B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诞生C改变了中国闭关锁国的社会现状 D有利于打破闭塞自大的思想藩篱30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谭嗣同的仁学一书引用的法国大革命时期传诵的名言:“誓杀天下君主,使流血满地球,以泄万民之恨。”可见A该书作者系“开眼看世界”之人 B该书思想与维新思想相对立C该书发出了当时中国社会变革的

13、最强音 D该书代表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31“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这种思想兴起的大背景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32由19世纪60年代以前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情况所得出的认识和结论,符合历史事实的是: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与鸦片战争有关 向西方学习的代表人物有林则徐、魏等人 向西方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西方的军事与科技 向西方学习尚未涉及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问题A B C D33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34 傅斯年评价某时期的思想时说:“中国人的思想到了这时期,已经把孔子及真理信条摇动了,已经临于绝境,必须有急转直下的趋向了。”“这时期”指A维新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35历史学家陈旭麓说:“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反思开始于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何以学了西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