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六校2016_2017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693013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六校2016_2017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六校2016_2017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六校2016_2017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六校2016_2017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六校2016_2017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六校2016_2017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六校2016_2017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六校2016-2017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幅员辽阔的祖国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人文现象千姿百态。据此完成12题。1、家住黑龙江的小丽暑假去新疆旅游,发现新疆在北京时间晚上八点太阳还没落山,造成这种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A南北纬度的差异B东西经度的差异C地形地势的差异D海陆位置的差异2、读下列各少数民族邮票图,回答:长鼓舞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比较擅长的舞蹈形式( )读右图“中国人口分布图”回答34题。3、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 )A.漠河-腾冲一线 B

2、.漠河-拉萨一线C.黑河-腾冲一线D.黑河-昆明一线4、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是( )A.西部地区人口多,东部地区人口少B.北方地区人口多,南方地区人口少C.南方地区人口多,北方地区人口少D.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5、2014年我国部分省区开始实行“单独两孩”政策,生育政策调整的原因可能是我国( )A.人口在不断减少 B.人口仍在飞速增长 C.人口已经停止增长 D.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读右图,回答67题。 6、我国领土最南端是( )A.海南岛 B.西沙群岛 C.黄岩岛 D.曾母暗沙7、下列国家与我国有领土接壤的是()A菲律宾 B.越南 C.马来西亚 D.文莱8、下列关于我国外流河的叙述,

3、正确的是 ( )A.主要补给为高山冰雪融水 B.主要补给为大气降水C.主要位于我国西部地区 D.主要补给为地下水我国山河壮美,地形复杂。读下图 “我国沿32N纬线地形剖面图”,回答911题。9、关于我国地势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势南高北低 B山区面积较小 C. 地势西高东低 D地形以平原为主10、受地势影响,我国河流大多流入()A北冰洋B太平洋C.印度洋D.大西洋11、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主要在()A.四川盆地 B.青藏高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天山读图1、图2两图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13题。12、即位于暖温带,又位于半湿润地区,且冬小麦产量大的地形区是()A塔里木盆地 B

4、准噶尔盆地 C四川盆地 D华北平原13、福建省所在温度带和干湿地区是 ( )A.暖温带和湿润区 B.亚热带和半湿润区 C.亚热带和湿润区 D.热带和湿润区14、下图中既是我国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也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的山脉是 ( )读右图,回答1517题。15、图中序号与山脉名称对应完全正确的选项是()A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B小兴安岭、贺兰山、祁连山C阴山、武夷山、巫山、雪峰山 D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16、玲玲、贝贝关于昆仑山脉的问题展开讨论,你同意的说法是()A与天山走向一致 B位于我国东部地区C是东西走向山脉中的最北列D中国最高大、雄伟的山脉17、以东的地形区及美称分别是

5、( )A.长江中下游平原 “鱼米之乡” B.东北平原 “天府之国”C.成都平原 “黑土地” D.四川盆地 “紫色盆地”18、春节期间,东东同学在海南岛旅游时,看到一辆车牌号为“黑A57689”的旅游大巴,车上的游客说他们前几天从“黑”地来此。据此,东东同学的判断最有可能正确的是( )A.这辆大巴车一定来自河南省 B.车上游客在途中看到了成群的耗牛C.该车中途穿越了广袤的沙漠 D.车上游客沿途感受到了四季的变化19、下列四幅图中,能反映我国降水地区分布规律的是( )20、下列有关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它们是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它们是亚热带地区与暖温带地区的分界线它

6、们是我国1月平均气温0C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它们是我国800毫米年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方A B C D读“我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回答2122题。21、我国哪种地形类型占据面积最大( )A.山地 B.高原 C.盆地 D.平原22、下列关于我国地形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地形多种多样,平原面积广大B.地形多种多样,高原面积广大C.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D.地形多种多样,盆地面积广大23、在一次夏令营活动中,四位同学向大家展示了家乡的照片。关于四幅照片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是云贵高原,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B.地是内蒙古高原,地表崎岖不平,喀斯特地貌广布C.地是东北平原,地势坦荡,沃野

7、千里 D.地是塔里木盆地,地势低平,河湖众多下图是“黄河流域”示意图,据图回答24、25题。24、从图中可以看出,黄河水能最丰富的河段是(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平均25、在山东境内,黄河没有支流的原因是( )A.下游经常出现凌汛 B.下游经常断流 C.下游为地上河 D.下游水污染严重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共50分)26. 北半球一月代表冬季,七月代表夏季。下图是“我国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1)在我国东部地区,一月均温0等温线大致经过了_(山脉)和_(河流)附近;由此推断,冬季河水封冻现象明显的大江大河是_(填:长江或黄河)。(2)在我国东

8、部地区,一月均温等温线走向大致呈_方向,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3)海口市一月均温约为_ _,漠河一月均温约为_ _;两地一月均温相差约_ 。(4)简述我国东部地区冬季气温分布特点。(2分)27、“远方的家”专题片边疆行摄制组从广西按顺时针方向途径9个省区至辽宁沿途拍摄,反映我国边疆的风土人情。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1分)(1)省区的行政中心是: ;省区的全称是 ;省区主要的少数民族是 。(2)是属于我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该阶梯地形类型主要是 、 ;它与第一级阶梯的分界线是 (2分)(3)专题片有四集的标题分别是:a.沙漠边的绿洲 b.塞上明珠、草原牧歌 c.最北之旅漠河 d.寻幽访玉走腾冲

9、按照拍摄行程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a-b-c-d Bb-d-a-c Cc-b-d-a Dd-a-b-c(4)拍摄途中经过省区南部的 (地形区),该地形区蕴藏着丰富的 资源。28、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0分)2015年6月1日,从南京驶往重庆的“东方之星”游轮突遇龙卷风,在长江湖北荆江段倾覆。(1)长江发源于 山脉,曲折东流注入 海。长江因 价值高,被誉为“黄金水道”。(2)“东方之星”游轮倾覆地点位于 省境内的长江 游河段,这里江宽水深不利于救援工作。(3)救援期间,该地区正处于 (夏季气候特点)的季节,使得长江 上涨,流量增大。为此,国家对长江干流上目前最大的 水利枢纽进行了

10、三次调度,减少出库流量,为救援创造了有利条件。(4)浑浊的江水也给救援带来困难,这表明长江 (水文特征)较大,主要是由于长江中上游地区植被破坏带来严重的 (生态问题)所致。29、我国各地气候差别很大。读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1)甲、乙两地中1月气温低于0的是 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是 地。(2)甲、乙两地中年降水总量比较多的是 地。(3)两地降水量季节变化的共同点是( )A.各月降水都很多 B.各月降水都很少C.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D.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4)海口属于丙图三种季风气候中的 气候。海口的降水主要( )A.受夏季风及台风的影响 B.受纬度位置的影响C.受冬季风的影响 D.受地形

11、的影响(5)甲地的气候类型属于丙图中三种季风气候中的 气候。此类气候对农业生产的有利方面是 (2分)30、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2016年15日凌晨3点05分前后,今年第14号台风“莫兰蒂”在福建厦门翔安区沿海登陆,登陆时强度为强台风级(48米/秒,15级)。预计“莫兰蒂” 将以每小时2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北偏西转偏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减弱。(1)台风是极猛烈的热带气旋,气象学界规定( )称为台风。A.8级 B.8-9级 C.10-11级 D.12级(2)袭击我国的台风常发生在是 季和 季,主要影响我国的 地区。(3)此次受台风影响较大的是以下哪几个行政区域单位 ( )A.福建、台湾、浙江、江西 B.辽宁、河北、湖南、海南C.广东、广西、天津、山东 D.安徽、湖北、江西、上海(4)当自然灾害来临时,个人采取适当的方法,可以有效避灾。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当地震发生时,乘电梯迅速离开 B.台风来临,渔船进港避风C.当发生泥石流时,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跑D.寒潮入侵,气温骤降,及时增添衣服(5)台风来袭,会给人们带来什么影响? (2分,两个以上)(6)请你说出防御台风灾害的主要措施是 (2分,两个以上)20162017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