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互联网方法论》读后感

上传人:超**** 文档编号:107692188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互联网方法论》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我的互联网方法论》读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的互联网方法论》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互联网方法论》读后感(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的互联网方法论读后感陶鑫一口气看完周鸿祎的我的互联网方法论,刨去一些热血的鸡汤,剩下的则是很诚恳地将互联网时代经济的特色来了个很接地气的分析:首先,在互联网时代生存的三种模式:利用互联网卖东西;依靠广告收入和以网游为代表的增值服务。再怎么吹得天花乱坠,都是离不开这三种。不过我倒是要提一下,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很多企业带来了扁平化管理的工具,使得个人产出更大,于是更少的员工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不过这和互联网思维什么的不太相关了。其次,用户至上的观念深得我心我自己亲身见证了如何从一个技术宅变成了苹果粉,以前虽然可以给女朋友的诺基亚装软件,还可以跟着教程刷诺基亚娱乐,但现在都放弃了这类的折腾,除了剩下

2、组装台式机,平时碰到问题再也不慢慢去找命令,经常只剩下重启一个招数为什么,就是因为本来在电脑上所用的工具都挪到了手机端,甚至包括电脑上的软件,很多也都成了一键式的,这也不得不说是苹果的功劳。然后,一些教鞭式的惊醒有一种所谓的商业模式,你听都不用听就会知道行不通,这就是资源型的商业模式。这样的人一开始就说自己能搞到什么资源,可以怎么样。后来事实证明,这样的公司肯定不会成功。还有一些自以为是:有太多做产品的人有三个假设:第一是假设某个功能用户一定需要;第二是假设用户一定知道某个功能的存在;第三是假设用户一定会按照自己设计的方式使用。此处只能呵呵,经常遇到的忽悠就是这样子。周鸿祎讲了这么一大堆,对自

3、己的行动有什么启示呢?很多人未必在互联网公司工作,也未必经历创业但这不代表不能做点什么:首先,遇到那些吹来吹去的人,就更加清楚了(虽然本来就没啥好感);其次,做打动用户的事情,从今天开始,更加爱自己和自己的客户,每个人最大的客户其实是自己,然后才是别人,换位思考先要懂得人性接着去改进自己工作和生活中的用户体验,我们不一定需要WIFI才可以改进,无论是虚拟服务,还是实体服务,在实现的过程中都存在着大量可以改善的细节,这些都是提升用户体验的机会。最后分享一个听来的故事一位在物流行业的人,培训素质参差不齐的司机并让他们用上了电子邮件,事先内部沟通路线图以及增加客服,将传统的拖车行业进行了一场互联网革命,没有云平台云计算,但实实在在地让准点率比行业平均高30%,并大量减少了客户这边的电话骚扰做过工厂的人会知道,物流和仓储部门经常被司机电话骚扰,各种效率低下的问路。在这个拖车竞争已经进行刺刀战的行业里,他的创业杀出了一条血路,然而这些看似简单的方法,他也是七个月的连续加班搞出来的。他对那些车平台之类的不屑一顾,因为那些平台压根就没解决客户的服务体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