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为明实验学校高中语文 第2课《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691704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武汉为明实验学校高中语文 第2课《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湖北省武汉为明实验学校高中语文 第2课《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北省武汉为明实验学校高中语文 第2课《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武汉为明实验学校高中语文 第2课《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再别康桥 课程标准描述 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考试大纲描述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教材内容分析 再别康桥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一单元,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现代新诗,这也是高中语文5册必修课本中唯一的一个现代新诗单元,对激发学生阅读新诗的兴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应初步了解现代新诗,为今后学习选修教材现当代诗歌散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生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进入高中以来学习的第一项内容,教材用优美的诗篇开启学生的崭新的高

2、中生活,这应该是一个很美好的开始。对于刚跨入新学段的学生来说,内心充满了许多的期待,也有很强的表现欲望,教师应该努力打造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来,极大地调动起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在初中学习过十几首现代新诗,对新诗有初步的了解,但高中更注重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作品 2、通过诗歌的意象分析,体会作者的感情 3、感悟诗歌的美,并熟读成诵 重点 反复诵读,分析感悟诗歌的美 难点 分析感悟诗歌的美,背诵诗歌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教师复备 导 介绍徐志摩的人生经历,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思 1、找出诗歌中的意象,概

3、括作者的情感。 2、如何解读“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离别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这几行诗? 3、再别康桥一诗的美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议 小组合作交流。 展 每个小组代表展示成果,其他学生质疑、纠错、补充。 评 找出诗歌中的意象,概括作者的情感。 答:作者通过对云彩、金柳、艳影、青荇、潭水、星辉、夏虫的描绘,以离别康桥时的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 2、如何解读“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离别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这几行诗? 答:这几行诗是再别康桥一诗的高潮所在。承上一节“寻梦”的奇想,诗人在此思路急转,由梦境回到现实。“放歌”

4、是不可能的,美好的时光已经过去,“我”现在只能悄悄地只身离去。别离的笙箫响起来了,夏虫也为我的离别而沉默不语。离情别绪越来越浓。“悄悄是别离的笙箫”一句匠心独运,将“悄悄”比做“别离的笙箫”,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无形为有形,化无声为有声,具有很好的审美效果。“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一句也有类似的效果。 3、再别康桥一诗的美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这首诗体现了“新月派”提倡的“三美”的诗歌创作主张,即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音乐美,表现为这首诗的章节统一,韵脚严整,节奏鲜明,旋律和谐,每行基本由二至三个音步构成,读来琅琅上口,悦耳动听;建筑美,表现为诗节和诗行的排列组合上,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行的字数基本为六七个字,间或八个字,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绘画美,表现为诗人注意诗的画面感,用词讲究色彩运用和搭配,如“云彩”“金柳”“艳影”“青荇”“彩虹”“斑斓”等词语充满色彩感,诗的每一节几乎都可看做是一幅色彩鲜明、丰富的图画。 检 教学反思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