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确山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2.6孔雀东南飞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689855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确山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2.6孔雀东南飞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河南省确山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2.6孔雀东南飞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河南省确山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2.6孔雀东南飞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河南省确山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2.6孔雀东南飞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河南省确山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2.6孔雀东南飞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确山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2.6孔雀东南飞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确山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2.6孔雀东南飞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孔雀东南飞【教学目标】学习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实词、多义词、偏义复词、古今异义词、互文等,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知识梳理】一、导入爱情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古今中外的文人墨客写下无数优美的诗篇讴歌美丽的爱情。但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封建礼教、家长制等传统文化的冷漠残酷使无数美丽的爱情遭到了无情的摧残,从而造成了一幕幕爱情悲剧。今天就让我们走近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情悲剧,感受封建家长制的罪恶和这种制度下的青年男女对爱情的不屈追求。二、学生自己阅读注解,识记有关文学常识1、 乐府:本是汉武帝设立的音乐机关,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之用。它所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

2、就叫“乐府诗”或“乐府”。2、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3、 本诗出自南朝徐陵编写的玉台新咏。玉台新咏是继诗经、楚辞之后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4、 徐陵(公元507583),字孝穆,东海郯(今山东郯城县)人。南朝陈朝人。幼聪慧,八岁会写作,十二岁就懂得庄、老的道理,长大以后,更博涉史籍,纵横有口辩。梁武帝大通二年(公元508年)官东宫学士。太清二年(公元548年)以兼通直散骑常侍出使到魏。后入陈为王兵尚书,历任尚书左仆射、中书监等职。后主至德元年(公元583年)卒,年七十七岁。5、 玉台新咏中“玉台”一名的取义,从徐陵序

3、文里“周王璧台让,汉帝舍屋之中”看,它的语意应是指说“后庭”,所谓玉台新咏,是说这是一部供给后庭歌咏的新诗集。6、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开头一篇小序,叙述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以及成诗的经过。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中,但成诗时间可能稍后一些。本诗选自南朝陈朝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全诗357句、1785字,沈归愚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这首诗通过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婚姻悲剧故事的叙述,揭露了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忠贞不渝地爱情和对压迫者的反抗精神,反映了人民群众对被压迫者的无限同情和追求婚姻

4、自由、珍惜爱情生活的强烈愿望。三、初读课文,疏通文意,掌握有关文言知识1、 学生默读全诗,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疏通文意,不懂的词句做出记号2、 就自己不懂的词句在小组内讨论交流3、 教师解答学生解决不了的疑难字词,并指导学生理解归纳本课中古今异义词、偏义复词、互文等文言知识出示示例:(前两类现象各出示一个例子,其他让学生自己去整理)古今异义词 汝岂得自由(古:自作主张 今:没有束缚) 可怜体无比(古:可爱 今:值得同情) 叶叶相交通(古:交错相通 今:指运输) 本自无教训(古:教养 今:失败的经验) 处分适兄意(古:处理 今:处罚)偏义复词 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词连起来当作一个词使用,实际上只取其

5、中一个词的意义,另一个词只作陪衬。如: 昼夜勤作息(只取“作”之意,“息”只为陪衬) 便可白公姥(只取“姥”之意) 我有亲父母(只取“母”之意)逼迫兼弟兄(只取“兄”之意) 互文句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四、在扫清文字障碍的基础上,再浏览课文。1、 结合诗前小序,了解故事梗概2、 理清情节结构,给故事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拟一个小标题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故事开端(1-2段) 自请遣归 揭示矛盾故事发展(3-12段) 夫妇誓别 推进矛盾继续发展(13-22段) 被迫改嫁 继续推进矛盾故事高潮(23-32段) 双双殉情 矛盾达到顶峰 故事结局(33段) 化鸟双飞 解决矛盾(标题能

6、概括内容即可,不求一律)五、通过情节初步认识作品主旨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何感受?(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引导学生认识两点:封建礼教、封建家长制的罪恶;刘兰芝、焦仲卿对爱情的执著追求和对封建压迫的反抗)第二课时活动内容:认识正反两方面的人物形象,感受封建专制制度下青年男女的不屈追求,深入理解作品思想内涵和社会意义活动过程:一、 学生用简洁的语言复述刘、焦爱情故事二、 认识刘兰芝1、诗中焦母遣归刘兰芝的理由是什么? 明确:“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2、对此刘兰芝是如何辩解的? 明确:“事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3、 事实到底如何呢?你认为刘兰芝是个怎样的人?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学生自由发言)出示结

7、论:勤劳能干(“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多才多艺(“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有礼有节(严妆辞母“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坚强自尊(“徒留无所施”、“及时相遣归”)不慕富贵(拒绝与县令家为婚)忠于爱情(“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黄泉下相见”)4、 小结:由以上分析我们看到,刘兰芝虽聪明能干,但性格坚强倔强,这是当时一般妇女身上少有的,也许正因为这一品格才使她为焦母所不容。礼记中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焦母逼迫刘兰芝就是用的第一条。这样一个有着美丽外貌和美好心灵的女子就这样

8、被焦母以“莫须有”的罪名驱谴回家,封建家长的蛮横专制由此可见一斑。 下面就让我们通过焦母、刘兄的言行再进一步认识封建家长的这一特点。三、 进一步认识封建家长的专制1、让两个学生分别读出体现焦母、刘兄专制蛮横的句子,注意读出人物的性格(见课文第4、6段和第20段) 2、学生评点:这两个同学是否读出了人物性格?3、小结:焦母蛮横无礼、独断专行,是封建家长制的代言人,刘兄性情暴戾、趋炎附势、冷酷无情,是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的帮凶。他们正是凭着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的淫威拆散了这对对爱情有着美好追求的青年男女。4、焦仲卿:他忠于爱情,而不敢直接抗争,只能消极反抗,忍辱负重。他深爱兰芝,扬言“今若遣

9、此妇,终老不复取”。无怪乎“阿母得闻之”,要“槌床便大怒”了。后来,不得已与兰芝誓别,他又郑重声明:“誓不相隔卿”“誓天不相负”。他还说“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直言不讳,态度明朗。而从回家辞母的那段话理,可以看到仲卿的看抗性格:“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这番话,无异晴天霹雳,可是封建家长焦母,并不回心转意,收回成命,最后仲卿不顾焦母的劝告,违背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礼教,自缢于庭树。显而易见,这位忠于爱情的人物,跟兰芝一样,是充满叛逆精神的。对爱情忠贞不渝,对压迫坚决反抗:3段;5段;7段;11段;25段;27段;31段

10、。四、 认识刘、焦反抗性和对爱情的执著追求1、 刘、焦二人并未屈服在封建家长的淫威之下,看看他们是怎样执著于自己的爱情、维护自己的爱情的?(让学生结合课文中人物语言回答)出示:“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 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2、 小结:美丽的誓言体现了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举身赴死的行为维护了爱情的至高尊严。虽然在现实社会里他们是被摧残致死的失败者,但在精神世界里他们是无可置疑的胜利者。化鸟双飞,鸳鸯和鸣的浪漫结尾既寄托了人民群众对

11、自由爱情的向往,又昭示了这对青年男女在精神上的胜利。在封建礼法日益严酷,“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的时代氛围里,他们敢于举起反抗的旗帜,坚决地追求爱情自由和幸福,这无疑是茫茫黑夜中的一道闪电!五、 拓展联想,进一步认识作品社会意义1、在你所知道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还有哪些青年男女在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的淫威下,为维护自己的爱情而痛苦挣扎?学生应该能说出梁山泊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牛郎与织女、张生与崔莺莺、贾宝玉与林黛玉等等。3、 小结: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有多少青年男女的爱情甚至生命遭受无情的摧残!虽然他们大都进行过激烈的抗争,但在封建势力相当强大的时代,他们根本无法摆脱被吞噬的命运。鲁迅先生说过,

12、整个封建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吃人的历史,随便翻开一页都是血淋淋的。孔雀东南飞的重大思想价值就在于,通过焦、刘二人的悲剧深刻揭露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制的吃人本质,热情歌颂青年男女忠于爱情、反抗压迫的叛逆精神,寄托人民群众对爱情和婚姻自由的热切向往。六、 朗读体味在梁祝化蝶的小提琴协奏曲的音乐背景下,小声齐读刘焦盟誓、举身赴死、化鸟双飞这几个段落,深入体会作品内涵,在高涨的情绪中结束本节课。七、 课下作业结合本节内容以“美哉,刘兰芝!”或“悲哉,刘兰芝!”为题写一段300字左右的文字。第三课时活动内容:讨论本诗的艺术价值活动过程:一、 通过设疑、解疑让学生了解汉乐府民歌常用的赋、比、兴手法1、 关于“

13、兴”(1)开头两句游离情节之外,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引导学生了解“兴“这一表现手法极其作用)明确:不能删。这是民歌常用的一种起兴手法,它借孔雀失偶徘徊,为刘焦二人的爱情营造一种徘徊顾恋的感情氛围,奠定了全诗哀怨悱恻的感情基调,同时又有提摄全篇、引出下文的作用。(2)出示“兴“的诠释:“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朱熹诗集传)”所谓“他物”,即起兴之物;所谓“所咏之词”,是作者着重要叙述的事件或要着重表达的思想感情。两者并非同一事物,内容上不直接相连。“他物”的作用是或渲染气氛,或启发联想,或引起过渡。(3)你能再举几个例子吗?如:花的心藏在蕊中,空把花期都错过;你的心忘了季节,从不

14、轻易让人懂。(花心)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回延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雎) 2、关于“比”(即比喻) 出示“比”的诠释: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朱熹诗集传) 从诗中找几个运用“比”这一手法的句子,并说说其表达作用。 明确:“指若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突出了刘兰芝“精妙世无双”的美貌。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突出他们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3、关于“赋” 第二段从13岁说到17岁,一一道来,是否繁琐?(引导学生了解“赋”的特点及作用)明确:不繁琐。这样写意在强调刘兰芝从小聪明能干、多才多艺、知书识礼,为下文刘兰芝被逐作铺垫,以激起读者同情。这是

15、一种铺陈手法,称为“赋”。 出示“赋”的诠释:“赋者,铺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朱熹诗集传)即铺陈直叙。在篇幅较长的诗作中,铺陈与排比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用的。铺排是将一连串内容紧密关联的景观物象、事态现象、人物形象和性格行为,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一组结构基本相同、语气基本一致的句群。它既可以淋漓尽致地细腻铺写,又可以一气贯注、加强语势,还可以渲染某种环境、气氛和情绪。 你能从诗中再找出几段使用铺陈手法的文字,并说说其作用吗?第9段,写兰芝临别“严妆”,从头到脚,由腰至耳、指、口、步,一连串铺陈排比,既突出了她的美貌,又表现了她离开焦家前的沉着冷静、镇定自若的性格。第21段,铺叙太守家迎娶刘兰芝的热闹隆重的场面,从侧面衬托了刘兰芝的身价,说明她确实是个“精妙世无双”的女子,反衬了焦母的独断无知,让读者为刘兰芝鸣不平。4、小结:本诗继承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