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讲话稿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107687815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8.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讲话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0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讲话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0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讲话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讲话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讲话稿(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讲话稿 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80多年来始终高度重视保持党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总是把党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摆在党的建设的突出位置无论是在夺取政权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取得全国执政地位以后特别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都把党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作为我们党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性建设我们党充分认识到离开了这种社会主义荣辱观我们党不可能在旧中国各种政治力量的长期斗争和反复较量中胜出不可能始终保持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可能得到全国各族人民

2、的长期拥护和支持也不可能成为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坚强领导核心抓住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就抓住了党的建设的根本就抓住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关键 党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随着形势和任务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时代和实践的发展总会不断给我们党提出新的要求也给党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赋予新的内涵这就决定了党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必须在敏锐地把握时代的发展变化、正确地判断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常抓不懈今天我们党处于全国的执政地位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现代化建设在这种新的历史条件下要保持党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就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

3、力把党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转化为全党的实际行动贯彻到党的全部执政行为中去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就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充分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把坚持党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切实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民主政治、发展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只有紧紧把握住这些新的要求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民的愿望把握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真谛才能更好地完成党的执政使命和历史使命 党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共产党员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密切相联的党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主要体现在党

4、的指导思想、党的纲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上体现在党始终主张的“三个代表”上党员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主要体现在每个共产党员按照党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际行动上人民群众对党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同不只是看党的理论、纲领、路线和主张更多的是看党员的行动看这种行动会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可见党员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党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载体党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最终要靠党员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来体现从总体上来说我们的党员队伍是好的、有战斗力的在新的历史时期涌现出大批像孔繁森、郑培民、任长霞、牛玉儒、赵景顺这样的好党员、好干部充分展示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

5、的风采和形象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 保持党员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任务也更加繁重、更加紧迫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党员队伍中还存在着与保持共产党员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不相适应、不相符合的问题有些还相当严重主要表现为有些党员或者理想信念不坚定;或者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或者组织纪律观念淡薄;或者对国家发展大势看不清对现实问题认识模糊精神萎靡不振等这些问题不仅妨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也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对党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同度中央作出的在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的重大决策就是要通过认真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广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宗旨增强党的观念发扬党的优良传统认真解决党员和党组织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不断增强党员队伍和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始终保持党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yle=mso-pagination:widow-orphan;text-align:left;line-height:1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