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2015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一)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685541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2015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一)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2015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一)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2015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一)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2015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一)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2015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一)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2015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2015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一)(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年江汉区物理中考模拟试题(一)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9、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城区禁止汽车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蝙蝠的视力很差,它通过接收自己发出的超声波的回声来探测周围的物体C、弹拨的钢尺振动得越快,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D、依次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水瓶,可以改变音调10、下列实验中能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的是11、如图,小伟从地铁中山公园进站上车后,发现站台上的广告牌向后退去,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站台 B、列车C、站台上站立的工作人员 D、广告牌12、右图表示出了电冰箱的构造和原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2、制冷剂在冷冻室内汽化吸热 B、制冷剂比热容小,吸热能力强C、冷冻室中结的霜,是一种升华现象 D、制冷剂在冷凝室内凝固放热13、电现象中有三个同学们非常熟悉的实验:a、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b、伏安法测电阻;c、伏安法测电功率。这三个实验均要用到滑动变阻器,并多次测量电压和电流值。但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以及对测量数据的处理方式并不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实验是为了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主要是保护电路B、b实验是为了多次测量寻找普遍规律,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主要是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 C、c实验是为了比较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主要是改变灯泡两端的电压 D、三个实验都是

3、为了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滑动变阻器是为了控制电压一定14、下列光现象的成因与日食形成的原因相同的是A水面“折”枝C手影D拱桥倒影B露珠下叶脉看起来变粗15、为了方便残疾人,地铁2号线列车在每节车厢进门处,都设置了残疾人专用扶手,还专门配置了安全带。关于扶手和安全带的说法正确的是:A、列车减速时,扶手对人体作用力的方向与人体受到的惯性力方向相反; B、扶手和安全带可以减小乘客的惯性,避免碰撞;C、列车减速时,乘客紧抓扶手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D、安全带比较宽大是为了减小对人体的压力。16、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某个实验小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的两种情况,如图所示

4、,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a图表示的是沸腾前水中气泡上升过程B、b图气泡上升时气泡内部的压强保持不变C、b图气泡上升时所受的浮力保持不变D、a图气泡上升时气泡内的气体内能转化为机械能17、下图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两个密闭容器中的电阻一样大,在其中一个容器的外部,将一个电阻和这个容器内的电阻并联,通电后,观察两个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实验现象表明A在电阻相同、通过电阻的电流相同的情况下,电流通过一个电阻的时间越长,这个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多B在电阻相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通过一个电阻的电流越大,这个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多C在通过电阻的电流和时间都相同的情况下,电阻

5、越大,这个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多D在通过电阻的电流和时间都相同的情况下,电阻越小,这个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多18、利用如下器材:斜面、小车、砝码、木块、长木板、棉布、毛巾,不能完成的探究实验是A、重力势能与质量、高度的关系 B、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C、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D、动能大小与质量和速度的关系;19、如图,质量分别为m1、m2、m3(m1m2)的物体通过轻绳和弹簧连接起来,三个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不计弹簧自重、绳重和摩擦,关于此装置的说法错误的是A、绳子对m2的拉力大小为m2g B、绳子对m1的拉力大小为m1gC、弹簧中拉力大小为(m1m2)g D、地面对m3的支持力大小为(m2+

6、m3m1)g20、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L1上标有“1.2V ?W”,L2上标有“9V ?W”。闭合开关S1后,当开关S接“1”,滑片P在最左端时,电压表示数为5.4V,L1此时的实际功率是额定功率的;当开关S接2时,P在中点,电压表示数为2V。若将L1和L2串联后接在该电源上时,电路中电流为0.2A,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设灯丝电阻不随温度改变)A电源电压为10V BL1的额定功率为2WCL2的额定功率3W D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共34分)21、(3分)如图所示为道路垃圾清扫车,左右扫盘将垃圾扫至车下吸嘴的前方,风机使垃圾箱、吸管和吸嘴组成的风道产生

7、高速气流,由于气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 ,垃圾源源不断地被吸到垃圾箱中,实现路面清扫。若垃圾车在清扫过程中沿路面匀速行驶,则车的动能 ,对地面的压强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22、(3分)武汉市在汉口江滩等地安装了“风能太阳能互补节能灯”,如图所示,它“头顶”小风扇,“肩扛”太阳能电池板。其中太阳能电池板是将太阳能转化为 能,小风扇是利用 原理来发电的,白天蓄电池将电能转化成 能储存起来,夜晩蓄电池放电给电灯供电。23、(3分)如图,在大口厚玻璃瓶内装入少量的水,塞进塞子后,用气筒往瓶内打气,当塞子跳出时,看到瓶内有白雾出现。塞子被冲开,是由于瓶内气体对其 的结果,出现白雾是由

8、于瓶内水蒸气温度降低时发生了 ,瓶内出现白雾说明了 。AB24、(5分)如图所示,学习光学知识后,小明对有关实验进行了思考和创新。(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使用透明玻璃而不使用平面镜的目的是 ;与本实验研究方法相同的是_ _(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横线上)。A在研究光的传播时引入了“光线” B研究牛顿第一定律C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D研究串、并联电路电阻的规律(2)当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20cm的A处时,玻璃板后B处的蜡烛好像也被“点燃”了。小明用凸透镜替换玻璃板,将其放置在AB中点且垂直AB的位置上,将光屏放置在B点时,发现光屏上恰好成了一个清晰的倒立

9、_的实像,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 _cm。此时固定蜡烛,换用一个焦距略小一些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则光屏需向(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25、(6分)为了探究浮力的相关规律,小明进行了如下探究:(1)比较 四幅图,可知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2)比较图c与图e可得到的结论是_;(3)图f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图b中物体的密度为_;图e中盐水的密度为_;(4)d图中桶底受到的压强p1与f图中桶底受到的压强p2之比为p1 :p2 。26、(7分)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电路测定小灯泡的功率。被测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10左右。实验室有如下器

10、材:电源(电压为6V)、电流表(00.6A 03A)、电压表(03V 015V)、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滑动变阻器三只:R1(20 0.5A)、R2(50 0.5A)、R3(500 1A)。请你在图甲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电路连接。闭合开关后,若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示数为零,而电压表指针明显偏转,则电路故障为 ; 调节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2.5V,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_,额定功率为 W。以下为灯泡的相关图像,不正确的是 :灯泡的功率测量完毕,小明用5、10、15、20、25的电阻更换电路中的灯泡,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得到如图丙所示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像

11、,则小明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_(选填“R1”、“R2”或“R3”),若某次实验中滑动变阻器连入的阻值为14,则所选定值电阻的阻值为 。27、 (7分)小明去地铁站时发现电梯空载时运行较慢,有人站上去时运行较快。(1)如图是电梯动力装置示意图,小明分析:当人站在电梯上,压敏电阻R的阻值减小,电磁铁的磁性变强,衔铁与触点 (填“1”或“2”)接触,带动电梯的电动机的转速变 。电阻R1是限流电阻,请根据小明的分析完成电路图的连接。(2)电梯的部分参数如下:额定电压(V)效率()速度(m/s)最大承重(t)长(m)高(m)380800.55257.6试求电梯满负荷状态工作时的电流。2015年江汉区物理中

12、考模拟试题参考答案(一)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题号91011121314151617181920选项CBBACCCDBCAC二、选择题(本题包括第7小题,共34分。)21(3分) 小 、 变大 、 变大 22(3分) 电 、 电磁感应 、 化学 23(3分) 做功 、 液化 、 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 24(3分)(1)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 D (2) 等大 、 10 、 靠近 25(6分)(1) abcd (2) 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越大 (3) 2.2 、 4g/cm3 、 1.2g/cm3 (4) 5:6 26(5分)(1)(2) 小灯泡断路 (3) 10 、 0.625 (4) C (5) R2 、 10 27(1)2 快(2)25A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