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阳影评

上传人:超**** 文档编号:107684548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密阳影评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密阳影评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密阳影评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密阳影评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密阳影评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密阳影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密阳影评(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密阳影评(一)20XX年的片子,上映的时候看过,回来想找几本李沧东的小说来翻翻。总归是没找到。反倒以此片为引子同某教徒爆了一场关于宗教的口水仗,头晕脑涨之后就忘了记一笔。欠着欠着,pps上又跳出这片名儿就是催人家还了。戛纳的时候没见到李导,那个传说中穿整套黑西装还要系黑领带的文艺中年,很觉可惜,想来应该是枚气质阿加西吧。他40+才初执导筒,张爱玲那句“成名要趁早”倒是用不上了。晚有晚的好处,好像每年在影展上拿到大奖的新人导演之后总有几年着了疯似的找不到北,甚至最终昙花一现的,被称为“金xx魔咒”,说穿了就是缺少生活缺少体验。少年得志,一卷进这个以编故事讨生活的圈子里,离真实又平凡的人难免越来越

2、远。少年是跟凤梨罐头一样有期限的,激进到老轰烈要死的总会被慢下来,戈达尔也有被终身成就奖的那一天。反倒是那些过了中年,累积了许多故事都消化到岁月里用心吸取了养分的,开始和电影光和作用之后,往往初始就沉稳坚定,静静的就像河一样,缓缓的流向海,比如侯麦。跟李沧东比起来,年纪大过他的那些韩国导演都还在“年少”的阶段,亦真亦幻,且轻且狂。他独自将镜头对准了最真实的生活和最鲜活的人,因这些本身就是一出戏,没有黑帮没有仇杀没有帅哥美女的奇情狂爱。而一个曾当过作家的人,除了有具细的观察力之外,必须也得有好的表现力,才能靠着码字把自己养活到四十岁,反正人家是没有这样的本事。当初秘阳最吸引人家的是电影对女主角李

3、申爱的塑造。在大约45分钟也就是这部长达140分钟的电影过去三分之一的时候,观众对申爱的过去有了一个清晰的了解首尔人,主修钢琴,很年轻便结了婚弃了事业在家做全职太太。后丈夫生意失败欠了债务不说还跟别的女人出轨。在丈夫车祸丧生之后,携独子远赴丈夫的故乡小镇秘阳决定重新开始,并因此和娘家闹翻,这些都是从她与第三者的对话中拼凑出来的;同时对她的个性亦有了一个暧昧的概念因完全没有独立生活过的经验,所以带些孩子气,且不通人情事故,但自尊心又强不肯落于人后。而这些都是从日常细节的点滴中渗透出来的。比如在带儿子赶到秘阳前还没有租定店铺及住所,在金老板店里看到房东时也不走进去打招呼,到别人的店里对初次见面的人

4、提出装修的意见,这些都是久居深闺的模样,明明丈夫出轨了却坚称“他只爱我和俊儿”,坚称自己“很幸福”不惜谎称买地证明给旁人看,这些都是少受挫折的缘故,她与俊儿之间的互动与其说像母子倒更似两个孩子的玩耍,反对金老板挂假的得奖证书但终于也没有取下来,这种种看似闲散的一笔带过,却让后来申爱将幼子独自留在家里的大意,被歹徒威胁之后的惊惶失措应对失当,丧子之后的无所适从,都水到渠成的顺畅合理。人家读小说也是欣赏这一种笔法,细细的,不阻断故事不妨碍节奏不由旁人下生硬的断语,只一笔一笔添来,爱这一味的自能解读出意思,不喝这杯茶的仍可专心于情节也不感到冗赘。说到作者派导演和电影的趣味性,只要有这一招在手,也就不

5、是什么水火不容的关系。总是以逼疯观众来彰显自己“高于群众的艺术性”么人家向来是欣赏无能的。这一年李导还没有到诗这样的内敛,“密阳”有个非常字面的解释秘密的阳光。被丈夫背叛,又变成寡妇,不能够坚强面对重大变故的申爱做了另一个普通人的选择逃避,对于她来说那个没有人知道她底细的小镇,她亡夫的故乡,就是她秘密的阳光,是她重新开始的希望。在这里没有人提醒她丈夫曾经背叛过,她可以继续对自己说“他只爱我”,没有人知道她其实早疏于琴技,她还是从首尔来的钢琴老师。自欺,是人自我保护的一种手段。如果不是俊儿的意外,申爱可以一直这样自欺下去直到被自己催眠,慢慢学习生存的技巧,最终变成和金老板一样的寻常小市民。但就在

6、她学会应酬,和小镇上的其他女性建立起可以一起去KTV的友好关系,融入生活的时候,她的阳光消失在俊儿被绑架的那个夜晚。如果是在人家身上发生申爱一样的事,人家是绝对不会想要“宽恕”仇人的,反而是会不惜一切代价地弄死伊(朴赞郁大叔正是因无限贴合人家的黑暗面而深受人家宠爱)。可是申爱不像人家,她不会仇恨,就像她选择自欺以逃避丈夫背叛的事实一样(要是换成人家,那男的应该早被切了),在与罪犯对面时,她下意识地躲避了。可是不能恨的话又要如何自处?怎么面对独子被害的事实?兔子洞的女主角想知道“为什么”,独立坚强的她从上帝那里果断找不到答案。李申爱想知道“怎么办”,远离家人缺少朋友的她从上帝那里得到了再行自欺的

7、借口如果不能鼓动自己去恨的话,那么可以原谅啊!只要她原谅了罪犯,这件事就结束了,她可以放心心中的块垒,就像当初逃避到密阳一样,她躲到上帝所创的光环底下期望重新开始。可是真的只要唱唱圣歌做做祷告,自己的心就会真的宽恕吗?目睹罪犯的女儿受欺负却没有阻止的申爱觉察到自己的动摇,决心做个了结。她要得也不多,人家猜她也就是希望看到罪犯因良心谴责而形枯骨消,略满足一下潜意识里的报复快感后,再说出“我原谅你”,这时罪犯会痛哭流涕地向她忏悔向她道歉对她的宽恕表示感激,果真如此的话,人死不能复生,至少她这段时间的折磨煎熬挽回了另一个人的灵魂,也不算白费。谁曾想到罪犯竟然和她采取了同一套逃避机制,率先原谅了自己,

8、良心安稳得很。吃若的受伤的难过的明明是自己,失去儿子的明明是自己,上帝凭什么接受罪犯的歉意,凭什么原谅,咹?并没有真的笃定信仰,只是乞求庇护与安慰的申爱自然觉得再度遭到背叛这次她的爱人是上帝。这已经超出申爱精神能承受的极限,自欺的马其顿防线被攻破之后,连现以前潜隐的愤怒不甘一体爆发出来,她开始向一个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进行报复。甚至不惜用伤害自己的方式,来证明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上帝,她孤零零的所有的人都是孤零零的在面对生活的残酷,生活在没有阳光的黑暗,不被爱护不受保护无有希望。然而有一个人始终追随申爱的左右。她冷落他,对他生气,他总是不离不弃。金老板,诚如他所说的和申爱是“相辅相成”。申爱是表面光

9、鲜内里却揣着一段幽怨,而他却是看来不怎么样心地里自有一层温暖。不是亡夫的小镇,也不是上帝的教诲,是这个开车带她进入密阳,总是说“密阳跟其他地方都一样”的普通中年男子,才是她秘密的阳光。开始是由他的市侩他的八面玲珑他被申爱称为“低俗”的那些行止去为衬托申爱不谙事理的阴影。到申爱崩溃走向另一个极端之后,仍是他的体谅包容他的不离不弃为申爱留下了最后一线生机。他为申爱找到了住所,给申爱张罗生源,把申爱带入密阳的社交圈,是他把申爱接出医院,送申爱去了那一家美容院,在最后是他为申爱捧起那面镜子面对真实的她自己,真实的生活,剪断过去,真正的重新来过。他慢慢渗透进她的生命,恐怕连李申爱自己也没有意识到,她一开

10、始跟他还很生疏地道谢,也曾把他推下计程车,后来却由着他粘她粘去教堂,到她决定去见罪犯的时候早就习惯了他的存在当李申爱这种对献殷勤的男人直接说“我们的事不用老板你操心”的女人会朝金老板发小脾气说“你到底送不送嘛”的时候,她注定是不会任由自己流血至死的,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爱情,金老板这枚放在浪漫爱情片里绝对是炮灰,放在现实生活中估计也没有人要嫁的中年槽男,恐怕是她奔出去呼救的唯一原因。到她出院的时候,那个本来一口咬定“我姐绝不会看上你这个类型”的弟弟已经完全把金老板当成姐姐的守护者了。金老板会让我想到许三观,不是完美的,甚至说不上是美好的,但他就像平凡的日子,他身上的瑕疵在逆境中把优点衬托得更可爱

11、,残酷的意外也会把人性和现实中美好的一面反衬得更光亮。人家很喜欢金老板生日约申爱吃饭的那场戏。他因她爽约而生气,又不能对她发脾气,只分了三分精神在跟她说话却有七分心思放在电视播放的篮球比赛上,就是普通人的样子,放在这个节点上特别真实有爱。还有从殡仪馆出来的时候,本来是金老板蹲着,发现申爱也蹲下了之后他就站起来走到她旁边,一下子变成她头顶上的遮盖。跟很多搞文学出身的电影人一样,李导喜欢一个首尾呼应的结构,于是有了那家“装潢阴郁”的店在最后重新整修一新的情节以说明直到这个时候申爱的内心才真正摆脱了阴霾,也喜欢用不起眼的细节而非戏剧性的桥段来承接情节,比如申爱去送赎金之后正撞上罪犯的女儿,并看到她接

12、了一个电话,说明去取赎金的正是这个少女,串起她后面和申爱几次碰面,两人之间关系的微妙变化。不同于很多搞文学出身的导演,李导除了非常好的审美之外,也很在意画面对故事的用处。比如申爱的弟弟第一次和金老板道别后,金老板身后就是在街头唱歌的教众,既暗示了后面的情节,在圣歌中微笑的金老板实在也很有“救主”的样子,另外片中情节大部分都发生在有明亮阳光的白天,只有两个阶段转去了阴暗的画面,一是俊儿被绑架的夜晚,另一个就是申爱从看守所出来到她入院的时间,以照应“密阳”这个主题。再加上李导过硬的美感,使这部影片有被再度玩味的乐趣。人家曾经一直觉得李导对人性和生活太严肃到有些灰暗的程度,现在回头来看,也许是这些年

13、也多了些经历的缘故,倒是发现李导还是很善良的,只不过有些美好的东西因为太寻常而被忽略,需要黑暗和残忍去做阴影,才会显出高光。他的镜头喜欢和人物保持一定的距离,而刻意回避有煽情嫌疑的情境,好让旁观者把这些阴影和高光都收在眼时,形成一个立体的印象。人家也是老了呢,开始喜欢这种路线了么。密阳影评(二)不难发现,在生活中,尤其在电影中,负性心理(一种高级无意识)总是通过女性表现出来。这是一种受到过去的现实影响并被心理异化,传播“死人”的心里感应场的机制。实际上,在李申爱(全度妍 饰)痛失爱子之后,则一直被这种引导理性认知的倾斜屏所牵,而死去的“俊”(鲜正烨 饰)就是这个倾斜屏(倾斜屏:因个人记忆偏离形

14、成的歪曲现实的压抑机制)。由于最近对梅内盖蒂的电影本体心理学产生了兴趣,接下来试图用其方法对密阳进行分析。由于负性心理常常播种在女性身上,在电影中常常也把女性作为承载负性心理的表现对象。然而,实际意义却并非尽然。首先,负性心理即便通过女性进行表现或者展示,但是最终是通过男性和女性共同进行消耗的(最后,男性被负性心理唆使,成为其同谋);其次,通过倾斜屏形成的心里感应场最终启动了的形象,则成为了使脱离自我而无法回归到自在(因携,In se)的人格游离于其外的罪魁祸首。实际上,在影片没有开始前,李申爱的人格就已经被负性心理构造了,不知所踪的丈夫成为了引导她携子前往密阳的直接原因,而同时“俊”的尸体则

15、成为她打压心理感应场中的“自在”的另一种遭到异化的理性认知。宗灿(宋康昊 饰)则成为了这块倾斜屏统御的第二个人,直接成为了牺牲者。形象是不断地被筛选的。密阳人对李申爱的品头论足的内容是被女性形象和记忆痕迹筛选并重建的,而申爱在失去儿子前或者之后对现实形象也是经过筛选的,也就是说,由倾斜屏促成的心理感应场进一步促成了记忆痕迹,与此同时,被心理感应场启动的形象筛选后也形成了记忆痕迹。从另一方向来看,则是倾斜屏通过对记忆痕迹对心理感应场的筛选指导了机体,使得机体在这一规制下重新认识产生对形象的认识。在负性心理在历史上的长期对个体的作用过程中,也由于个体在族群中的经历和环境状况的相似,从而使得诞生了“

16、神话”这一高级负性心理,最终形成了宗教。而密阳中的基督教是非东方的,我们很难想象片中主角中的谁的祖先曾经和摩西一起跨越了红海,和挪亚一起制造了方舟,那么问题就出来了这种高级负性心理如果不是建筑在非先验的、族群的共同体验之上,那么无论是为之所引导还是脱离这个引导,最终是无法回到自在(因携)的。理由是,在“神话”被负性心理建构起来后,信徒们对“神话”在形象上实际上是通过现世的被异化的记忆痕迹进行完善的,而失去这种信仰的人则意味着“神话”本身的拆解和垮台。那么,这样就一切都能解释通了,李申爱之所以加入基督教,是因为两个死人(丈夫、儿子)的心理感应场在不断地施压,在入教的过程中,不过是把一个心理感应场换成了另一个。同时,由于这个特定的宗教没有本土建构的肥沃土壤,使得它在机体中垮塌后无法使机体回到自在,而是立刻被旧的、死人的心理感应场所替代。宗灿之所以追求李申爱,则是在本身“自在”的缺失下(浑浑噩噩的汽车修理工,偷看女人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