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高中语文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十六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682504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高中语文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十六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河北省高中语文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十六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河北省高中语文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十六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河北省高中语文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十六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河北省高中语文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十六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高中语文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十六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高中语文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十六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十六)班级: ;小组: ;姓名: ;评价: ;课 题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十六)课 型新授课课时 第十六课时主备人审核人时间学习目标1、掌握文言文人物传记的基本写法2、积累“君欧阳氏 ”语段的文言知识。3、提高阅读文言文的答题能力。重点难点1、识记“君欧阳氏 ”语段的文言知识。2、增加积累,提高阅读文言文的答题能力。方 法 阅读讨论法探 知 部 分(学生独立完成) _一、积累文言传记常见文化常识: 科举制度(下)【贡士】参见“会试”条。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举人】参见“乡试”条。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举人可授知县官职。 【生员】即秀才,参见“童生试”条。通过院试(童

2、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如王安石伤仲永“传一乡秀才观之”。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而称秀才为茂才, 【金榜】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同年】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训俭示康:“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校】夏代学校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庠xiang】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序】周代学校的名称。孟子滕文公:“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古人常以庠序称地方学校,或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国学】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

3、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太学、小学教学内容都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乡学】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稷下学宫】战国时期齐国的高等学府,因设于都城临淄稷下而得名。当时的儒、法、墨、道、阴阳等各学派都汇集于此,他们兴学论战、评论时政和传授生徒,孟子和荀子等大师都曾来此讲学,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重要园地。【太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国子监jian】参见“太学”条。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称,都是最高

4、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如明代设“国子监”,而送东阳马生序中则称之为“太学”。【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善化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明代无锡有“东林书院”,曾培养了杨涟、左光斗这样一批不畏阉党权势、正直刚硬廉洁的进步人士,他们被称为“东林党”。【学官】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如祭酒、博士、助教、提学、学政、教授和教习、教谕等。【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唐代的韩愈、明代的

5、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事的作者)都曾任过国子监祭酒。【博士】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司业】学官名。为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副校长,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之职。【学政】学官名。“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促织:“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学使即学政的别称。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指左光斗任京城地区的学政。【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助教】学官名。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

6、官,协助国子祭酒【监生】国子监的学生。或由学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帝特许,后来成为虚名,捐钱就能取得监生资格。祝福中的“四叔”就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则是一个吝啬鬼的典型。【诸生】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送东阳马生序“今诸生学于太学”,则是指在国子监学习的各类监生。_研 究 部 分(独立完成)_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君欧阳氏,讳发,字伯和,庐陵人,太子少师文忠公讳修之长子也。为人纯实不欺内外如一淡薄无嗜好而笃志好礼刻苦于学。胡瑗掌太学,号大儒,以法度检束士,其徒少能从之。是时文忠公已贵,

7、君年十有五,师事瑗,恂恂惟谨,又尽能传授古乐钟律之说。既长,益学问,不治科举文词,独探古始立论议,自书契以来至今,君臣世系,制度文物,旁至天文地理,无所不学。其学不务为抄掠应目前,必刮剖根本见终始,论次使族分部列,考之必得,得之必可用也。呜乎!其志亦大矣。然其与人不苟合,论事是是非非,遇权贵不少屈下,要必申其意,用是亦不肯轻试其所有,而人亦罕能知君者。而君之死也,今眉山苏公子瞻哭之,以为君得文忠之学,汉伯喈、晋茂先之徒也。君为殿中丞时,曹太后崩,诏定皇曾孙服制。礼官陈公襄疑未决,方赴临,召君问其制,君从容为言,襄即奏用之。是时,方下司天监讨论古占书是否同异,折中为天文书,久未就,而襄方总监事,

8、即荐君刊修。君为推考是非,取舍比次,书成,诏藏太史局。君治官无大小,不苟简,所创立,后人不能更。其著书有古今系谱图国朝二府年表年号录,其未成者尚数十篇。夫人吴氏,故丞相正宪公充之女,封寿安县君。男一人,曰宪,滑州韦城县主簿。女七人。元祐四年十一月甲子,葬君郑州新郑县旌贤乡刘村文忠公之兆,而宪来求铭。(选自张耒集,有删节)15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人纯实/不欺内外/如一/淡薄无嗜好/而笃志好礼/刻苦于学。B为人纯实不欺/内外如一/淡薄无嗜好而笃志好礼/刻苦于学。C为人纯实/不欺内外/如一淡薄/无嗜好而笃志好礼/刻苦于学。D为人纯实不欺/内外如一/淡薄无嗜好/而笃志好

9、礼/刻苦于学。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忠是欧阳修的谥号,谥号是对死者生前事迹和品德的概括。B古代女子十五岁称之为及笄,男子十五岁称之为弱冠,表示已成年。C崩本指山倒塌,古时用来比喻帝王或王后的死。D太史局是专管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和祭祀等事的机构。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发学习刻苦,尊师重道。十五岁时拜胡瑗为师,后来又学习了古乐钟律方面的学问。B欧阳发为人诚实,淡薄名利,爱好礼义。他性格刚直,议论事情坚持原则,不随意迎合别人。C曹太后去世后,欧阳发帮助陈襄解决了皇曾孙服制的问题。后经陈襄推荐,欧阳发参与修订完成天文

10、书。D欧阳发道德学问俱佳,不愧是名门之后。他去世后,儿子欧阳宪求张耒写下了这篇墓志铭。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礼官陈公襄疑未决,方赴临,召君问其制,君从容为言,襄即奏用之。(2)君治官无大小,不苟简,所创立,后人不能更。 _应 用 部 分(独立完成、小组合作)_三、小组合作疏通全文。做好批注。_。巩 固 部 分(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批阅)_四、自己出题,小组成员互做、批阅。学 生笔 记 答案15D16B17A18(1)礼官陈襄拿不定主意不能解决,正要上朝,就召见他询问相关制度,他不慌不忙地回答,陈襄就上奏朝廷,采用他的建议。(2)他担任官职无论大小,都不草率简略,创立的东西,后

11、来的人不能更改。【解析】试题分析:15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断句能力。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找虚词、察对话、依总分、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纯实不欺”与“内外如一”指他的品行,应在两句之间断开,排除AC。“而”表示转折,应在其前断开,排除B。考点:理解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16本题考查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养成积累的好习惯。B项“男子十五岁称之为弱冠”错误,应为男子二十岁。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1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

12、章内容和主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阅读一定要沉得住气。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A项“又学习了古乐钟律方面的学问”错误,原文是传授而非学习。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8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

13、注意的关键词有:(1)方、召、用;(2)无、苟简、更。考点: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附:原文翻译老人家姓欧阳,名发,字伯和,庐陵人,是太子少师欧阳修的大儿子。他为人纯真朴实,不欺骗人,表里如一,清静寡欲,没有什么特别爱好,只是专心一意爱好礼义,在学习方面很刻苦。胡瑗掌管太学,号称大儒,用法律制度来检点约束士人,他的学生很少能跟从他。这时候他的父亲欧阳修已经显贵,他年龄已15岁,就拜胡瑗为老师,恭谨温顺,谨小慎微,又完全能够讲解古乐钟律方面的学问。年长以后,学问大有长进,他不钻研科举方面的文词,只研究原始宇宙立“道”方面的原理,自从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君臣世系、制度文物以及天文、地理等方面的学问他没有不研习的。他研究学问不致力于抄袭掠取他人的成果来应付眼前的需要,一定刨根究底,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论定编次,分门别类,对某一问题的考证一定要有所得,获得的结果一定能够得到运用。唉!他的志向太宏大了。然而他与别人不随便合流,论辩事理时肯定对的否定错的,(即使)遇到权贵也不稍微屈从退让,关键之处一定表明自己的想法,因此也不肯轻易尝试显示自己所拥有的看法,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