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版2019_2020学年高中化学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第3课时蒸馏萃取和分液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20190807192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679972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版2019_2020学年高中化学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第3课时蒸馏萃取和分液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20190807192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新课标版2019_2020学年高中化学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第3课时蒸馏萃取和分液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20190807192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新课标版2019_2020学年高中化学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第3课时蒸馏萃取和分液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20190807192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新课标版2019_2020学年高中化学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第3课时蒸馏萃取和分液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20190807192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新课标版2019_2020学年高中化学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第3课时蒸馏萃取和分液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20190807192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版2019_2020学年高中化学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第3课时蒸馏萃取和分液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2019080719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版2019_2020学年高中化学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第3课时蒸馏萃取和分液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20190807192(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课时蒸馏、萃取和分液核心素养发展目标1.通过蒸馏水的制备、碘水中碘的萃取的学习,建立根据混合物组分的特征采取合适分离操作的思维模型,通过Cl检验的学习,初步理解干扰离子排除的方法。2.初步学会蒸馏、萃取、分液操作的实验技能,能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一、蒸馏1蒸馏实验原理蒸馏是指把液体加热至沸腾,使液体变为蒸气,再重新冷凝成液体的过程。根据混合物各组分的沸点不同,利用蒸馏可以除去易挥发、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2实验室制取蒸馏水(1)下图为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图,请指出图中序号所示各仪器的名称:(2)实验注意事项蒸馏装置的连接顺序是由下到上、由左到右。

2、圆底烧瓶中所盛液体体积一般应介于其容积的之间,不可将溶液蒸干。蒸馏时在蒸馏烧瓶中加入少量碎瓷片或沸石是为了防止液体暴沸。冷凝管中的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圆底烧瓶加热时要垫上石棉网。(3)蒸馏水中Cl的检验3实验装置的改进(1)已知C3H6O2的熔点为98,沸点为57.5;C4H8O2的熔点为84,沸点为77,二者都可溶于水,则分离二者的互溶混合物,可采用蒸馏的方法,但需要增加温度计。(填仪器名称)(2)当用蒸馏的方法分别获取几种沸点不同的液体时,其实验装置改进如下:温度计的作用是控制收集沸点不同的馏分。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是与蒸馏烧瓶支管口的下缘相平。制取蒸馏水不使用温度计是因为水的沸点是1

3、00_,加热至沸腾即可。蒸馏操作简记口诀隔网加热冷管倾,上缘下缘两相平。需加碎瓷防暴沸,热气冷水逆向行。例1如图为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A仪器的名称是_,B仪器的名称是_。(2)实验时A中除加入少量自来水外,还需加入少量_,其作用是_。(3)指出图中两处明显的错误:_;_。(4)收集完蒸馏水后,是先撤酒精灯还是先停冷凝水?_。答案(1)蒸馏烧瓶冷凝管(2)沸石(或碎瓷片)防止加热时液体暴沸(3)温度计水银球没有放置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冷却水进出口位置反了(4)先撤酒精灯解析对于蒸馏的实验装置,最重要的问题有以下几点:仪器的连接顺序;温度计的位置;冷却水的流向

4、(进出口位置);防暴沸的措施。【考点】蒸馏【题点】蒸馏实验的综合例2工业酒精是含水约4%的液态乙醇,向工业酒精中加入生石灰,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且生成物不溶于乙醇:CaOH2O=Ca(OH)2。要在实验室中将工业酒精转化为无水酒精。请回答下列问题:(1)加入过量的生石灰后,可采取的分离操作是_。(2)在你选择需要加热的实验方法中,需要的玻璃仪器除酒精灯外,还有_。(3)在该方法的实验步骤里,紧挨加热之前的操作是_,并且对此要注意的问题是_。答案(1)蒸馏(2)蒸馏烧瓶、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温度计(3)接通冷凝管中的水水从下口进,上口出【考点】蒸馏【题点】蒸馏实验的综合思维启迪蒸馏操作在化学实

5、验中的应用(1)分离液体混合物,当液体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沸点有较大的差别时才能达到较有效的分离。(2)测定纯物质的沸点。(3)提纯,通过蒸馏含有少量杂质的物质,提高其纯度。(4)回收溶剂,或蒸出部分溶剂以浓缩溶液。相关链接同课异构实验室制取蒸馏水(1)实验装置(2)实验步骤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在试管中加入少量自来水,滴入几滴稀硝酸和AgNO3(硝酸银)溶液在试管中产生白色沉淀在100mL烧瓶中加入约体积的自来水,再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按图所示连接好装置,向冷凝管中通入冷却水,加热烧瓶,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液体,用锥形瓶收集约10mL液体,停止加热锥形瓶中得到无色液体取少量蒸馏出的液体加入试管中,

6、然后加入几滴稀硝酸和几滴AgNO3溶液没有明显现象(3)实验结论:自来水中含有Cl,蒸馏水中不含有Cl。思维拓展(1)思考在制取蒸馏水的实验中,冷却水的流向为什么是下口进上口出?(2)蒸馏与蒸发有何区别?答案(1)冷却水的流向若是上进下出,可能会使冷水充不满冷凝管,下进上出时,能使冷凝管中的冷水充满且冷水的流向与气流方向相反,气流由上至下所处温度越来越低,冷凝效果好。(2)蒸馏的目的是使液体中的某些组分挥发再冷凝收集,而蒸发的目的一般是提取溶液中的溶质,通常不再回收挥发出来的组分。二、萃取和分液1萃取和分液的原理(1)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

7、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方法。加入的溶剂称为萃取剂。(2)分液是利用分液漏斗把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分开的操作。分液操作一般与萃取结合使用。2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3萃取分液的操作注意事项(1)振荡时,要不时旋开活塞放气,以防止分液漏斗内压强过大引起危险。(2)分液时,要将漏斗下端管口紧贴烧杯内壁,使液体顺利流下,防止液体飞溅。(3)下层液体要从下口放出,恰好流尽时及时关闭活塞,防止上层液体流出。(4)上层液体要从上口倒出,保证上层液体尽量少地沾附下层液体。萃取操作简记口诀萃取原液互不溶,质溶程度不相同。充分振荡再静置,下放上倒记分明。例3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的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分

8、液漏斗使用前要检验它是否漏水B萃取剂要求不溶于水,且比水更容易使碘溶解C注入碘水和萃取剂,倒转分液漏斗反复用力振荡后立即分液D若用苯作萃取剂,则分层后上层液体呈紫红色答案C解析萃取剂(如四氯化碳、苯等)应不溶于水,且比水更容易使碘溶解;若用苯(密度比水小)作萃取剂,分层后上层液体呈紫红色。为防止漏液,使用前要检查分液漏斗是否漏液;加入碘水和萃取剂振荡后,需静置分层再分液。【考点】萃取与分液【题点】从碘水中萃取碘的实验例4(2019湖北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期末)青蒿素是烃的含氧衍生物,为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丙酮、氯仿和苯中,在甲醇、乙醇、乙醚、石油醚中可溶解,在水中几乎不溶,熔点为156157,热

9、稳定性差,青蒿素是高效的抗疟药。已知:乙醚沸点为35,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的方法之一是以萃取原理为基础的,主要有乙醚浸取法和汽油浸取法。乙醚浸取法的主要工艺如图所示:(1)对青蒿干燥破碎后,加入乙醚的目的是_。(2)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主要有烧杯、_,操作的名称是_。(3)操作的主要过程可能是_(填字母)。A加水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B加95%的乙醇,浓缩、结晶、过滤C加入乙醚进行萃取分液(4)在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操作时,为使液体顺利滴下,应进行的具体操作是_,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拧开,使下层液体慢慢沿烧杯壁流下,分液后漏斗内剩余的液体从分液漏斗的_(填“上口”或“下口”)倒入烧杯。答案(1)

10、溶解青蒿素(2)漏斗、玻璃棒蒸馏(3)B(4)将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上口解析(2)操作是过滤,故需要的仪器还有玻璃棒、漏斗,操作是利用沸点不同分离乙醚和青蒿素,故操作为蒸馏。(3)依据题干信息分析可知,A项青蒿素不溶于水,C项加入乙醚后分液得到的还是混合液,不是精品;B项,根据题中信息可知,青蒿素可溶于乙醇,故粗品中加95%的乙醇溶解后,经浓缩、结晶、过滤可以除去不溶的杂质,得到精品,故选B。(4)在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操作时,为使液体顺利滴下,应平衡内外大气压,故应进行的具体操作是将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分

11、液漏斗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考点】萃取与分液【题点】从碘水中萃取碘的实验思维启迪萃取实验中的三个“三”三种仪器:分液漏斗;烧杯;铁架台(带铁圈)。常用的三种萃取剂:汽油;苯;四氯化碳。萃取剂选择的三原则:萃取剂与水(原溶剂)互不相溶;萃取剂与原溶剂、原溶质不发生反应;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水(原溶剂)中的溶解度。相关链接(1)常用的萃取剂萃取剂并不是唯一的,如萃取碘水中的碘时,苯、CCl4、汽油均可作萃取剂。汽油、苯的密度比水小,萃取I2后显紫色,且位于上层;CCl4的密度比水大,萃取I2后显紫色,且位于下层。由于酒精与水互溶,故酒精一般不作为从水溶液中萃取物质的

12、萃取剂。萃取过程属于物理变化。(2)液液混合物的分离1(2019云南石屏一中月考)我国明代本草纲目中收载药物1892种,其中“烧酒”条目下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这里所用的“法”是指()A萃取B过滤C蒸馏D蒸发答案C解析由信息可知,蒸令气上,则利用互溶混合物的沸点差异分离,则该法为蒸馏。【考点】蒸馏【题点】蒸馏实验方法的选择2已知乙酸乙酯(C4H8O2)是一种无色液体,不溶于水,密度小于1gmL1,沸点约为55。要从水与乙酸乙酯的混合物中将乙酸乙酯分离出来,下列方法中最简便的是()A蒸馏B分液C过滤D蒸发答案B解析乙酸乙酯与水不互溶,用分

13、液的方法分离最简便。【考点】萃取与分液【题点】萃取与分液实验方法的选择3(2018青岛高一检测)下列萃取与分液结合进行的操作(用CCl4为萃取剂,从碘水中萃取碘)中错误的是()A饱和碘水和四氯化碳加入分液漏斗中后,盖好玻璃塞,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B静置,待分液漏斗中液体分层后,先使分液漏斗内外空气相通(准备放出液体)C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全部下层液体沿盛接液体的烧杯内壁慢慢流出D最后继续打开活塞,另用容器盛接并保存上层液体答案D解析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待下层液体恰好流完后,关闭活塞,上层液体应从上口倒入另一容器中。【考点】萃取与分液【题点】分液实验的仪器与操作4为了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溴化钠,常用方法是往溶液中加入少量氯水,发生反应:2NaBrCl2=2NaClBr2,然后加入苯或四氯化碳,经振荡、静置、分液,可得到氯化钠溶液。下列分析判断中不正确的是()A加入苯或四氯化碳的操作叫萃取B苯层在上层或四氯化碳层在下层C可以用酒精代替苯或四氯化碳D氯气单质置换出了溴单质答案C解析由2NaBrCl2=2NaClBr2可知,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氯水,有单质溴生成;用苯或四氯化碳可萃取反应后溶液中的溴,苯的密度比水小,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