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考复习《伤仲永》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107660023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3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中考复习《伤仲永》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7中考复习《伤仲永》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7中考复习《伤仲永》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17中考复习《伤仲永》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17中考复习《伤仲永》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中考复习《伤仲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中考复习《伤仲永》(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伤仲永,(借事说理 先叙后议 新增 未考) 王安石,中考课内文言文专题复习之,一 熟读课文、注解和译文,1.课文读2遍 2.注解读2遍 3.译文读2遍,复习课前反复朗读课文、注解、译文是唤醒记忆的最好方式!,6特殊句式认知 (1)倒装句式 “还自扬州”即“自扬州还”。 (2)省略句式 “不使学”即“不使(之)学”。,二、 背诵默写以下名句,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3、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4、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三、重点字词,自: 并自为其名( )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

2、曦月. ( ) 闻: 余闻之也久( ) 不能称前时之闻( ) 闻寡人之耳者( ),介词,从,如果,动词,听说,名词,名声,使-听到,名词,自己,宾客: 稍稍宾客其父( )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受 受之天也( )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 然: 父利其然也( ) 泯然众人矣( ),动词,以宾客之礼相待,名词,客人,承受,接受,代词,这样,的样子,材 贤于材人远矣 ( ) 食之不能尽其材 ( ) 得 得为众人而已耶( ) 得无异乎( ),才能,才能,能够,难道,1.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3、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

3、之。 4、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5、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6、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四、重点句翻译,1.他的父亲对此感到诧异,借邻居的书写工具给他,仲永立刻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 2.从此,只要有人指定事物(让他)写诗,仲永立刻完成,他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观赏的地方。 3.同县的人感到惊奇,渐渐的以宾客之礼对待他的父亲,有的人用钱求取仲永的诗。 4.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的,每天强拉着仲永到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5.(仲永)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6.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

4、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能够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比普通人还不如),五、要点梳理 文章主旨: 方仲永因为父亲“不使学”,由神童变成普通人,说明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主体思路: 借事说理,作者借仲永这个幼小天资聪明的神童因后天的教育没有达到要求,以致成年后成为普通人的事而表示哀伤叹息,表达了要重视后天教育的观点。,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标题中“伤”字的理解。 点拨:“伤”,是哀伤、叹惜的意思。“伤”有三层意思: 一是为仲永这样一个天才最终沦为一个普通人而感到惋 惜; 二是为像仲永的父亲这样不重视后天教育,思想落 后的人而感到可悲; 三是为那些天资不及仲永,又不接受后天教育,最终连普通人都不如,重

5、蹈仲永的覆辙的 人哀伤。,仲永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童年)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第二阶段(少年) “不能称前时之闻” 第三阶段 (青年) “泯然众人矣 ”,文章主旨概括 本文通过叙写方仲永从幼年时天资过人到长大后“泯然众人”的变化过程,点明他才能衰退的原因是“不使学”。 说明人的知识才能绝不可单靠天赋,必须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强调了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对发展才能的重要作用。,3.文意理解,文章叙事部分写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却因其父“”而最终“”;议论部分指出仲永才能衰退是由“”,强调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用原文语句回答) 不使学 泯然众人 受于人者不至,仲永才能发展,童年才思敏捷,

6、天赋极高,青年才思平庸,与众无异,少年才思衰退,大不如前,作者阐明观点,受于人者不至,议论,对比,详写,略写,略写,伤,叙事,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父异焉,借旁近与之/渔人甚异之 B. 或以钱币乞之/或王命急宣 C. 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固若金汤 D.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宾客意少舒 ( A ) A对感到诧异,意动用法 B.有的人/有时; C.本来/坚固; D.主旨/心情,六、 堂上练习,2、翻译,(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同县的人感到惊奇,渐渐的以宾客之礼对待他的父亲,有的人用钱求取仲永的诗。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的,每天强拉着仲永到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3、问答题,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答: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从道理上来说,方仲永“卒之为众人”,是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