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2019091601134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648508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2019091601134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四川省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2019091601134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四川省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2019091601134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四川省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2019091601134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四川省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2019091601134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201909160113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201909160113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阆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总分:100分 时间:5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它选出来,并把它前面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每小题4分,共48分)1魏晋时期我国粮食平均亩产大约为2576市斤,唐时变为334市斤。促进这一变化的动力因素是A南方经济发展B北方农民的大量南迁C耕作技术进步D唐朝均田制普遍实施2明初打击“巨姓”豪富,强迫他们迁出本地。先将14万户富豪迁徙风阳,又将富户5300户赶至南京,拥有200亩土地的地主也数目不多。这些举措A有助于自耕农经济发展B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C得益于经

2、济重心的南移D使土地兼并现象消失3宋太宗下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税”。宋仁宗景祐年间,对屡禁不止的“侵街”现象让步,允许沿街开设商店。这反映出宋代A市坊制度依然存在B抑商政策有所松弛C不抑土地兼并政策D工商业市镇的兴起419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派兴办了批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甲午战争后短短的几年间,洋务派不但扩充和增新战前已有的洋务厂矿、铁路轮船运输等企事业,而且全然新建了为数可观的各类企事业。这些史实说明甲午战争后A工业化的进程加速B放宽民间设厂限制C封建体制完全打破D洋务运动已经破产5清政府在1904年颁布商会简明章程,1908年,全国已有58个总商会(其中9个

3、建于海外)和223个分会。这客观上有利于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抵御外国军事侵略C政府政治现代化转型D实业救国思潮普及6 新中国“一五”计划指出:“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它的勘探进度,资源供应的保证程度,是合理地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正确地规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这反映了当时我国A三大改造开始B实行公私合营C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进行D大规模经济建设正在展开7有人把中国的改革开放称作苏联新经济政策的翻版,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的改革开放A利用商品货币关系B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C开展“大跃进”运动D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8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于1804年引入美国。玉米、马铃薯于明代引入中

4、国。这主要是得益于A黑奴贸易B世界市场的出现C价格革命D资本的原始积累9近代早期,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基础上,制造山怀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钟表价格昂贵,属于奢侈品。1850年前后,英国社会各个阶层都拥有了钟表。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革命B英国成为殖民帝国C福利政策D对外推行炮舰政策101913年,英、美、法、德四国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比重为72%。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垄断组织的瓦解B第二次工业革命C经济结构的变化D电力的广泛使用111960年初,苏联耕地与谷物的播种和收获已实现全面机械化。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有较大的提高。上述结果的取得主要因为A结束了斯大林模式B苏联农业政策调整C

5、玉米种植面积扩大D苏共“二十大”召开1219531973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美国为35%,英国30%,法国52%,联邦德国5%,日本98%。这些国家经济增长除科技内素之外主要是基于A国家干预经济B实行工业国有化C计划经济体制D美国马歇尔计划第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三个小题,第13题24分,第14题12分,第15题16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材料一 棉花种植,最早出现在公元前54千年的印度河流城文明中。在棉花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只有可供充填枕糅的木棉,没有可以织布的棉花。一般认为棉花是从南北两路向中原传播的。南路最早出現棉花的

6、地区是海南和澜沧江流域,之后传到闽、粤、川等地区;北路始于西北地区。宋元之际,棉花从南北两路传播到长江和黄河流城广大地区。元代黄道婆改善弹棉纺纱工具,棉品加工更上楼阶。明政府规定有地5亩以上的至少植棉半亩,“十亩以上倍之”,棉花已超过丝、麻、毛,成为主要的纺织原料,棉布逐步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摘编自于峻极棉花加工工业发展历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棉花的特点。(8分)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资本家和统治者通过殖民扩张,逐步支配全球范围内的棉花贸易。18世紀初期起,伴随着葡、荷、英等西洋商人从海路纷至沓来,中国的棉花经济体系,已不单纯是一个局限于中国境内的国

7、内经济体系,而开始受到远离国境的异城影响。输华的棉花和由华输出的棉布成为西商的大宗贸易货物。“南京布”在欧洲成为时髦人的衣料,18世纪英国绅士的流行时装中就有使用中国紫花布裁制的裤子。19世纪20年代后,中国土布出口逐步下落。19世纪中期,英国工厂在全球寻找新的原棉进口供应地,加快了棉花的全球化历程,也进一步巩固了英国在全球棉花贸易体系中的中心地位。摘编自郭卫东丝绸、茶叶、棉花:中国外贸商品的历史性易代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8至19世纪初期中国棉纺织业对西方商业 贸易的影响,并分析英国在全球棉花贸易体系中的中心地位的原因。(12分)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从

8、古代到近代棉花利用的作用。(4分)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古代日晷被称为“最早的钟表”,是古代比较普遍使用的计时工具。中世纪末期机械钟在西欧流行,最初的机械钟只有时和刻。近代早期在伽利略等人研究的基础上,发明了游丝,钟的精确度提高,制造出怀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钟表价格昂贵,属于奢侈品。1850年前后英国社会各个阶层都拥有了钟表。20世纪初原为女性装饰品的手表逐渐为男性所接受,在户外运动、驾驶汽车时都可佩戴。20世纪50年代根据原子物理学原理制造出原子钟,精度可以达到每100万年误差1秒。21世纪初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计时、信息处理、导航、监测等多种功能的智能手表出现。 从

9、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5、根据要求写出内容(16分):1)按时间顺序写出中国古代朝代名称 (7分):夏(公元前21世纪)、 三国、两晋、南北朝、 五代十国、 清(1840年止)2)暑假所读历史书的名字(2分): 内容概述(3分): 3)把下面的历史概念(或事件)按时序先后整理出来(4分): 1.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2.希腊民主制度的繁荣 3.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4.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 5.瓦特改良蒸汽机 6.万民法 7.法国第三共和国的建立 8.整体世界形成 9.郑和下西洋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第卷

10、(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它选出来,并把它前面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每小题2分,共48分)题目123456答案CABAAD题目789101112答案ABABBA第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材料解析题(25题24分,26题28分,共52分。)13(24分)(1)特点:由国外传入;种植范围从边疆推广到内地;政府积极推动;地位逐渐上升;纺织技术先进。(8分,任答4点即可)(2)影响:棉花棉布成为东西方贸易的大宗货物;影响了西方人的日常生活和审美观念;推动东西方海上贸易发展;有利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每点2分,答出3点得6分)原因:

11、拥有广阔的殖民地和海外市场;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实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国内政局稳定,代议制的建立。(每点2分,答出3点得6分)(3)作用:改变社会生活;促进经济发展;推动世界文明交流。(4分)14、【解析】本题以钟表的时代变化为切入点,考查科技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要注意严格按照题目能力要求回答。首先,提取信息;第二,拟定论题;第三,进行阐述。拟定论题:字数一般不超过 15 个字,以 10 个字左右为佳;建议采用陈述句;言简意赅,主题突出者为上。【答案】示例 1 论题:科技进步推动钟表精度高阐述:古代生产力不发达,科技落后,日晷是当时比较普遍使用的计时工具。中世纪时机械钟在西欧流行,只有时和刻,但不

12、精确。近代科技的产生,实验与数学相结合,在伽利略研究的基础上,制造出怀表,其精确度提高。科技革命的推动,工业化、城市化加快,人们时间观念增强,特别是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根据原子物理学制造出原子钟,其精度更高。21 世纪初,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计时、信息处理、导航、监测等多种功能的智能手表出现。总之,科技的进步推动钟表精度不继提高,钟表精度提高也反映了不同时代科技的进步。示例 2 论题:科技进步推动钟表的普及使用阐述:古代生产力落后,科技不发达,日晷是当时比较普遍使用的计时工具,但日晷计时一般由政府控制。近代科技的产生,在伽利略研究的基础上,制造出怀表,但当时

13、钟表价格昂贵,属于奢侈品,钟表还不能普及使用。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时间观念的增强,1850 年前后,英国社会各个阶层都拥有了钟表,钟表得到了普及。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社会经济的进步,20 世纪初,原为女性装饰品的手表逐渐为男性所接受,随时都可佩戴。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下,21世纪初,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种功能的智能手表出现。总之,科技进步推动钟表的普及使用,而钟表的普及使用反映了不同时代科技的进步。示例 3 论题:科技的发展推动钟表功能的多样化。阐述:钟表最早的功能就是计时,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需要,钟表的功能逐渐多样化。从伽利略时代力学物理学取得的成就,到原子物理学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均推动了钟表功能的多样。从简单的计时到成为装饰品,一直到具有计时、信息处理、导航、监测等多种功能,反映了在科技影响下钟表功能的变化。综上所述:钟表的演变是科学技术发展推动的结果,科技的发展推动钟表功能的多样化。15、1)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两汉(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2)略 3)2.希腊民主制度的繁荣 6.万民法 9.郑和下西洋 1.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4.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 5.瓦特改良蒸汽机 7.法国第三共和国的建立 8.整体世界形成 3.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