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活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076420 上传时间:2017-05-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激活初中语文课堂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如何激活初中语文课堂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如何激活初中语文课堂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如何激活初中语文课堂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激活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激活初中语文课堂教学(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如何激活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教学一半是教学,一半是艺术。这话确实道出了语文教学的奥妙。所谓“教学艺术” ,对教师而言,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去领悟、去发现、去创造的“导演”艺术。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感触: 一、精心设计,努力优化教学思想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思路,力求拿出个人在处理教材和安排教学步骤上的最佳思路。 1、重视课堂导语、结束语的设计 如果把教学比作一首乐章,我们追求“起调”扣人心弦、 “主弦律”引人入胜和“终曲”余味无穷。一堂课开头数分钟导语的作用不容忽视,如介绍一个故事、一副对联、欣赏一幅插图、设置一个悬念、演

2、示一个实验好的导语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认真求知,课堂引入就会掀起一个小高潮,起如爆竹,结如鸣钟。教师可以尝试以点评课文、课文续写、排演课本剧等方法结课。比如点评课文,就是指导学生在充分品读作品的基础上,以片言只语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可以只谈文中的某个细节、某件道具,但要从较新的角度切入,用语简洁悠美。这一训练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可带动学生深入研读课文,提高鉴赏能力,从而获得兴味盎然的学习效果。 2、选好突破口,教出新意 设计有新意的教学思路,需要教师以自己的发现、感悟为契机,2从课文中选取关键性的语句或问题作为切入口,奇峰突起,优化课堂组织过程。例如教学捕蛇者说一文,可在学生熟读后,抓住结尾这一

3、文章的凝结点来追本溯源,指导学生找出主旨句。如果学生答成“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教师借机区分主旨句与写作目的句,再提出:“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作者写到了几种毒?哪种厉害?何以见得?这样一下抓住了要害,增强了教学的有效性,又有助于学生体会对比、反衬手法的妙用。 二、启思导学,积极改进教学方法 运用教学方法,应使教法建立在学法的基础上,强调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和实践,教师主要起激励、组织、点拨、引导的作用,用叶圣陶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帮着学生学习” 。 1、设思维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心理需求创设一些具有启发性和开拓性的问题,并不失时机地提出来以触及学生的兴奋点,

4、激发其求知欲,拨动他们思考的琴弦。例如教学背影一课,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教师可创设如下问题:文章为什么不刻画父亲的正面形象而写“背影”呢?作者是如何刻画父亲“背影”的呢?作者为什么要详写“过铁道买桔子”时的细节呢?课文几处写了父亲的“背影”?“背影”在行文中起了什么作用?如果让你写父亲的“背影” ,你将如何构思呢?这样的问题一旦出现,学生的学习情绪就会高涨,思绪也就随之而“活”了起来。 音像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声色兼备、动静结合等多方面的优3点,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以加强感知或帮助学生发挥想象力,加深对事物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上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时,由于学

5、生心态还不成熟,并喜欢追星,因此,我找来香港歌星王菲合乐而唱明月几时有的VCD 碟在教室播放: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学生立刻被王菲悠扬的歌声吸引住了,不停地摇头晃脑,在欣赏中,加深了对这首词内容的理解,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然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译析全词内容,并一起唱起这首明月歌,使学生加深了对这首词的印象,在激趣中促进了理解,悟思中尝到了喜悦。 2、拨学习思路,鼓励学生大胆想像 教师要指导学生突破课文情景,把思维的领域扩展到更加广阔的生活空间,从而提高学生的认识和想像力。如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为我们再现了“百草园”丰富多彩的自然景物,使我们同鲁迅

6、先生一样,体味到了其中无限的乐趣。那么,倘若我们走出“短短的泥墙根”一带,还会有哪些充满情趣的事或物在等着我们呢?我们可以以“百草园趣事续闻”为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启发学生纵情想像和大胆想像,创造出更为奇妙而有趣的情境来。 三、精心设计教学高潮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思想交流、情感交流,以及学生为完成学习任务而进行的各种思维活4动始终不断地进行着,可以说,它是一个动态的流程。既是动态的,就应忌平铺直叙,就应有高潮。从心理调节的角度看,高潮能激发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为了提高吸引力,可更多地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消除疲劳感,有时甚至可以纯粹为了调节情绪与

7、气氛而设计高潮。高潮常见的是课堂气氛炽烈昂奋,创造性思维火花撞击、迸发、跳跃。高质量的高潮设计,就是思维品质的提高。另外,有时学生心领神会、 “此时无声胜有声”的静场,也是教学高潮的一种境界。例如,在教授中国石拱桥一文时,我课前制作了两件教学用具”平桥”和“拱桥” 。上课时,分别在这两座“桥”上加一砝码,让学生来思考这两种“桥”的特征。学生很快回答出:“平桥”外观平凡,承受力弱;而“拱桥”外观优美,承受力强,结构坚固学生讨论热烈,情趣盎然,高潮迭出。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只要我们努力去探究,去求索教学的真谛,定能找到“源头活水” ,摆脱“山穷水尽”的课堂教学困境,展现语文教学的魅力,出现千人千面、一课千面的教学风貌,从而真正地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