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高三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076417 上传时间:2017-05-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激发高三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如何激发高三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如何激发高三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如何激发高三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激发高三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激发高三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如何激发高三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由于应试的原因,在高三的语文教学中,语文的教学内容大多以习题为主,使语文教学简单化,学生学习方式单调化,这进一步加剧了语文课边缘化的趋势,与语文教学的本质渐行渐远。课堂上语文教师教得苦恼,学生学习的情绪不高,精神状态不佳,上课效率低下,这一切都源于高三语文课堂语文味的丧失,而学生学习兴趣是高三语文课堂语文味的重要基础。 一、课前朗读,调动兴趣 高三学生的课业负担较重,时间、精力有限;对于语文学科,也不是很重视,到了上语文课的时间,学生不是趴在桌子上打盹,就是还在做其他学科的作业,不能按时进入上课状态,严重干扰了上课的正常秩序,影响了语文课的教学效果与效率。所以,

2、在大多数情况下,语文课的开头就没开好,在这样的混乱状态中,学生对将要上的语文课的内容没有什么“期待视野” ,也谈不上什么“前理解”。 根据这种现状以及高三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一面是学生对待语文学习漫不经心,一面是语文学习任务还相当重,基础知识还不牢固,尤其是许多该背诵的篇目学生还没有背熟。所以要求学生在上课前 5 分钟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及时进入语文上课状态。在上课前的 5 分钟,要求语文课代表组织全班进行合唱式的齐声朗读的活动。朗读的主要材料就是初、高中语文教材 16 册的古诗文,尤其是2要求背诵的课文名篇。从初中第 1 册开始到高中第 6 册,这样反复循环进行,直到背熟。这个活动一开始需要语

3、文教师的督促,等学生养成习惯以后,交给语文课代表负责组织,学生也会自觉参与,不再需要督促。 二、善用情境,培养兴趣 现在高三的语文课大多是以应试为中心组织教学,而缺少语文味。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情境可以利用,来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找回久违的语文味。 记得有一年带高三,那天恰逢立春,但教室外面依然是大雪纷飞,我在上课的一刹那,想起了毛泽东的词卜算子咏梅 ,就临时改变了原先准备好的上课流程,对学生说,请大家集体朗诵一下毛泽东那首很著名的词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风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从中笑。 ”随着我给学生的提示,学生琅琅的书声

4、飘出了窗外,与外面银白的世界融为一体,久久地回荡在天地之间。他们在朗诵时也是心领神会,面对此时此景,有我对他们的鼓励,也有对他们的祝愿。尽管春天就在眼前,但严寒依旧,他们还需要不懈地坚持,更重要的是,待到春暖花开之时,但愿他们每个人都已胸有成竹,自己也能成为万千灿烂春花之中开得最美的一朵。读着毛泽东的词,学生此时已是情趣盎然,仿佛教室里也有了暖暖的春意。三、交流分享,表现兴趣 高三的语文课堂一定要尽可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要想方设3法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否则一些人思想就会开小差,精神不集中,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其实,高三阶段语文教学中的大多内容,经过学生自己阅读,查阅资料或工具书,或

5、者学生之间讨论、探究,自己就可以搞懂,在此情况之下,让学生最大范围地表现自己,展示自己的才能,充分活动起来,积极参与课堂建设,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课堂效益。在上课过程中,针对某个问题,可以先在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讨论;有了一定的结果,可以在全班同学面前交流、展示,再让其他同学补充。在学生的自我表现过程中,要积极鼓励学生,肯定学生努力的结果,同时也要指出其中的不足,让他们坚持正确的做法,在他们思维的困难与盲点之处给予有效的支援。如判断成语运用的正误以及语病的诊断,可以提问学生进行讲解,其他学生进行补充,这样可以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有针对性地集中予以解决。 四、精讲精练,巩固兴趣 语文教学是需

6、要教师的讲解和对学生进行语文能力方面的训练,但高三的语文课堂教学容易出现的极端现象是:教师满堂灌或学生进行题海战术。这两种教学方式大多相伴而行,都是比较低效而欠科学的,浪费了师生的时间、精力,挫伤了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与积极性,也与新课程改革的精神相违背,体现不出学生自主、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把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对语言掌握的训练简单化为单纯性的、机械性的做题。所以在高三语文课堂上,教师讲和学生练的量要适中,精讲精练不失为一条好的原则。 4以诗歌鉴赏中的语言类题目为例,诗歌鉴赏中语言类考题的基本题型有三种,即“诗眼” (炼字)类、语言特色类、不同版本(说法)的语言比较类。如“诗眼”类的题目,有一年全国的高考语文试题考的是宋祁的玉楼春 (东城渐觉风光好) ,其中有一问题:“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好不好?为什么?”经师生共同讨论、分析,答这类题可以分三步走:(1)解释“闹”的意义;(2)描绘“ 闹”所表现的意境;( 3)说明“闹”表现出的思想感情。其它的诗眼类题都可仿照此题的步骤完成解答。练习可以选用 2003 年全国高考诗歌鉴赏题、2005 年的辽宁高考诗歌鉴赏题、2008 年的全国高考诗歌鉴赏题。这样,练习的题量不是很大,学生很快就可掌握这一类题的解法,也不致于引起学生的厌烦感。在接下来的练习过程中,以学生自己完成为主,教师巡回稍加指导学生的语言表达即可,不必再详细讲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