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第七章人际交往剖析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618776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5.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心理健康第七章人际交往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第七章人际交往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第七章人际交往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第七章人际交往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第七章人际交往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心理健康第七章人际交往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心理健康第七章人际交往剖析(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人际交往,2019/10/20,2,学习目标:了解人际交往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熟悉人际交往的作用,掌握人际吸引、人际冲突的内容,掌握管理人际冲突的方法,并能够结合实际应用。,教学重点: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及其提升方法,人际冲突的内涵及管理策略。,教学难点:人际交往中各种关系状态的理解,人际冲突管理策略。,2019/10/20,3,主要内容,一、人际交往概述 二、提升交往能力人际吸引 三、处理交往问题人际冲突及应对,2019/10/20,4,1、人际交往的内涵 人际交往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社会现象,是人与人之间在共同活动中通过 等彼此影响对方,同时也受对方影响的 的信息交流过程。,一、人际交往

2、的概述,语言,思想,感情,双向,2、人际交往的心理结构 1)认知 2)动机 3)情感 4)行为,2019/10/20,5,2019/10/20,6,3、人际交往的功能 1)维护人身心健康的需要 2)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3)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手段 4)集体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提升交往能力人际吸引,怎样提升我们的个人魅力呢?,人际吸引,也叫人际魅力,是指交往双方在情感方面相互亲近的现象,是人际关系的一种特殊形式。人际吸引程度越大,人际关系就越密切。,根据人际吸引的程度,人际吸引可分成三个不同的层次:合群、喜欢和爱情。友谊和爱情,是人际吸引的两种典型状态。人际吸引的形成和发展一般要经

3、历四个阶段: 注意、认同、兼容、深度交往。,人际吸引,1、人际吸引形成过程,2、人际吸引形成的心理机制认知平衡理论,由弗里茨.海德和西奥多.纽科姆等人提出,它的基本思想是人们都倾向于选择一致性。他们把人际认知结构分为平衡的、不平衡的、无平衡的三种,并决定人际吸引。例如,当一个人P对另一个人O有肯定评价,并且双方对对某人或某事X意见一直是,就是平衡关系;不一致就是不平衡;当P和O相互不喜欢时,就是无平衡关系。,海德平衡理论模型,平衡状态,不平衡状态,海德平衡理论模型,无平衡状态,2019/10/20,12,相似性吸引,接近性吸引,个性吸引,仪表性吸引,人际吸引,表层性因素,深层次因素,3、产生人

4、际吸引的动力,2019/10/20,13,仪表性吸引 外貌是人际交往中最先出现的因素。爱美是人的天性。人际吸引很大程度上就是喜欢与不喜欢的问题,而大多数人是希望得到别人喜欢的,因此,无论在哪一种文化背景下,美貌都是一种财富。而容貌的作用也就是成为心理学研究中不能忽视的一个问题。,一见钟情,2019/10/20,14,“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 刘备面对两位大贤,又是如何表现的?,首因效应,是指交往双方初次交往接触时各自对交往对象的直觉观察和归因判断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对今后交往的影响,亦称第一印象。,

5、仪表性吸引产生首因效应的原因,如何正确看待首因效应? 1、一方面我们应看看到,这是一种广泛存在的普遍的心理现象。必须正视并适当加以利用。 2、要防止这种心理现象可能导致的对人的认知偏差。,2019/10/20,16,接近性吸引: 易得性: 对交往的期待就可以引发喜欢:预期的喜欢期望某人是令人喜爱和容易相处的能增加与之建立互惠关系的机会,这种现象具有适应性的意义,我们因为什么而相互吸引?,近水楼台先得月,产生影响力的主要因素包括时间条件、空间条件、环境氛围、面临共同挑战。,接近性吸引发挥作用的条件,时间条件:这不仅关乎交往的次数和频率,还有交往的时机。,空间条件:人们往往把喜欢的情感投向周围与自

6、己有直接交往的对象。个体之间在空间上的邻近性,是有利于人际吸引的一个因素。,环境氛围:良好的环境能增进人际吸引,这是因为环境气氛对人际吸引的增强具有烘托作用。人们都有寻求心境与环境统一的心理,美好的心境要求美好的环境,美好的环境可以改变人们不好的心境。,面临共同的挑战:人们为了对付危害,求得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而感到他人对自己的意义,产生了对他人的需要。当人们面临共同的威胁和挑战,相互间就会加强合作,产生互助的一项、亲和的倾向。,2019/10/20,19,四种个人空间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亲密距离 恋人、夫妻、亲子间的距离,个人距离 朋友等亲密关系所保持的距离,社交距离 社交场合需要保持的距

7、离,公共距离 演讲等公开场合所保持的距离,小于45CM,45CM1.2M,1.2M3.6M,3.6M以上,2019/10/20,20,相似性吸引: 人们在态度、信仰、价值观、年龄、生活背景等等方面的相似,会极大地增进一方对另一方的喜欢。相似导致喜欢,对立则很少能产生吸引。我们更有可能和那些喜欢我们的人建立友谊关系,并且,随着交往的推进,这一因素带来的影响会越来越重要。,志同道合,2019/10/20,21,在为共同理想而奋斗的半个多世纪里,周恩来和邓颖超结成无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爱情。无论是在烽烟滚滚的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他们总是互相扶持,互相勉慰,患难与共,悲喜分担。,革命中成长的爱

8、情,相似会导致人际吸引的原因 1、从海德平衡理论看,相似使人们相互理解,更容易达到“平衡”状态; 2、从强化理论看,人人都有自我评价的倾向,而别人的认同,是对自己最高的酬赏。,相似性吸引的启示 1)寻求同类意识 2)使用同一策略 3)心理换位“共情”,互补相似性吸引的一朵奇葩,互补吸引,即个体有时会对那些同自己有着相反的特点的人产生喜欢,或者说,会喜欢那些能补充自己的人格特点的人。 互补因素对人际吸引而言是更为本质的因素,是人际关系亲密持久的深层原因。互补性吸引一般较多发生在交情较深的朋友、夫妻、恋人之间。,唯有在信念、态度接近的基础上,互补性才能发挥作用,缺乏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一致性,

9、互补性吸引很难发挥作用。,2019/10/20,25,个性吸引 个人比较突出的能力与性格品质是影响人际吸引力的重要因素,这种能力和性格品质本身就有一种吸引力,使他人对之发生敬佩感并欣赏其才能,愿意与之接近。,三顾茅庐如鱼得水,性格品质,性格是人是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这种比较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在类似的或在不完全相同的情境中都会表现出来。 性格在个性吸引中的魅力主要指个人有促使人喜爱、仰慕并渴望接近的个人品质,例如真诚、友善、幽默、开朗、乐于助人、善于交往等。,能力,研究表明,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喜欢有能力

10、、有水平或在某些方面有一定专长的人,但在一个群体中,最有能力、最能出好主意的成员往往不是最受喜欢的人。这是由于虽然人们爱慕在各方面比自己优秀的人,愿意与他们交往,但当他们过于优秀甚至于对自己形成了一定心理压力时,则往往会敬而远之。 原因:学习、降低犯错几率、崇尚智慧与才能,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所以取天下者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高祖刘邦,霸王项羽,错误效应也称为“仰八脚”效应,有才能的人犯一些错误非但不会有损其声誉,反而更增

11、加了其吸引力的现象。,错误效应出错也能吸引人?,操作有风险,使用需谨慎!,以上研究对我们的启示 1、要增强人际吸引,首先要注意提高和增强自己的才能。 2、即使有才华也不要处处表现出一个完人、圣人的样子,对他人的利益前途构成威胁,可能树大招风,造人嫉妒。 3、庸人出丑会被认为是无能。(西子捧心,东施效颦),三、处理交往问题人际冲突及应对,面对冲突,我们应当怎么做才能“化险为夷”呢?,2019/10/20,31,小明有一天陪着女朋友小丽去逛街。小丽看上了一件大衣,非常漂亮,小丽穿着也很合体,就想让小明为自己买下来。小明看了看价格,竟然要800元,几乎是自己一个月的生活费了。然而,看着小丽望向自己热

12、切的目光,小明陷入左右为难于是,小明对小丽说:,1)这衣服这么贵,你有那么多大衣了,也不缺这 一件,2)买买买!(心中暗想下个月可要靠凉水泡馍度日了好凄惨),3)小丽,我看这件羊毛衫你穿着更漂亮呢,而且也不贵,快来试试,4)我们回去上网看看这件大衣有没有便宜点的,反正最近天气还不太冷,你也不急着穿,好不?,5)小丽我肚子突然好疼,快快我不行了赶紧去那边的洗手间,竞争,顺应,折中,合作,回避,1、人际冲突的定义和表现,冲突是一种对立的状态,表现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关联的主体之间的紧张、不和谐、敌视、甚至争斗的关系。 人际冲突是与人际吸引相反的概念,指人与人之间互不接纳、互不兼容的现象,包括背离

13、、排斥、侵犯等方面。,人际冲突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是隐性的冲突,表现为心理上和情感上的分歧、对立和不相容; 二是显性的冲突,表现为行为上的对抗、侵犯、伤害等。,隐性冲突,显性冲突,2、人际冲突的过程,托马斯的冲突过程模型,认为冲突的历程可分为挫折期,认知期,行为期和结果期。 庞地的五阶段模式:冲突潜伏期、冲突知觉阶段、冲突感受阶段、冲突外显阶段和冲突结果阶段。 罗宾斯提出的冲突五阶段模式:潜在对立、认知介入、冲突意向、冲突行为、冲突结果。,人际冲突,3、冲突的作用,破坏性作用 1)冲突可能使当事人经历伤害、生气、挫折等消极情绪。 2)冲突会给双方的关系带来压力与紧张。 3)冲突所引起的挫败感易

14、使人产生报复的情绪。,建设性作用 1)冲突能激发人的潜能,促进竞争。 2)人际冲突能宣泄愤怒和敌意,避免过度累计负面情绪而导致不可收拾、关系破裂的情况发生。 3)人际冲突能凸显双方的问题症结,促使双发努力寻求可能的解决途径,增进对自我以及他人的了解。 4)人际冲突对个体的成长也具有独特的价值。,37,人际冲突,目标冲突,情感冲突,规则与角色 冲突,行为与个性冲突,4、冲突产生的具体原因,认知冲突,目标冲突 为了实现各自的目标,人与人之间经常会发生竞争,往往会导致冲突。 目标冲突从根本上说还是“利益冲突”。,认知冲突 除需要、利益不同外,人际认知差异也是人际冲突发生的重要原因。 认知冲突包括三方

15、面:价值观、信念差异,态度、意见差异,人际认识偏差。,情感冲突 情感冲突指的是个体之间因情感差异而导致的人际冲突。 主要源于爱情、嫉妒和仇恨。,规则与角色冲突 有些人际冲突是由于互动的一方未能遵守约定的规则或承诺,缺乏互惠,导致另一方认为对方没有尽到应尽的义务,从而引发冲突;同时,由于每个人在社会中的分工不同,扮演的角色不同,不同个体工作性质的不同亦可能导致冲突。,个性与行为冲突 由于个体在兴趣、爱好、价值观、性格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行为上也就会表现出很大不同,由此也会导致冲突。个人性格或个性方面的差异也容易使人际关系产生对立、冲突。,富豪对阵脱口秀,一言不合竟动手,5、人际冲突管理的策略和原

16、则,美国行为学家托马斯的二维模式 托马斯在满足自身利益和他人利益的两个维度上,确定个体究竟用哪一种处理冲突的策略。,2019/10/20,44,回避,重视他人利益,折中,合作,竞争,顺应,重视自己利益,托马斯解决冲突的二维模式,武 断,不武断,不配合,配合,回避,折中,合作,回避策略 这是一种逃避冲突的方式,即选择不作为的策略,对冲突不予处理。,适合的情境有: 1)这个问题很小,或者对你来说不太重要 2)你感觉不可能满足自己的需要 3)情绪非常激动 4)处理冲突的时间很充足,竞争策略 也称强迫策略,即一方在冲突中不惜一切代价寻求自我利益的满足,不考虑他人的需求。,适应的情境 1)有苛刻的时间限制 2)对自己的根本利益有关 3)己方处于绝对优势地位,顺应策略 这是一种向对方让步的作法。牺牲自己的目标适应对方的要求。,适合的情境 1)这个问题对你不太重要 2)对你来说人际关系远比你的目标更重要 3)为了表示你的宽容 4)在这个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