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2016版高中化学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第2课时)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616139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方案】2016版高中化学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第2课时)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优化方案】2016版高中化学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第2课时)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优化方案】2016版高中化学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第2课时)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优化方案】2016版高中化学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第2课时)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优化方案】2016版高中化学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第2课时)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化方案】2016版高中化学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第2课时)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化方案】2016版高中化学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第2课时)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课时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 学习目标1.了解碱金属、卤素原子在周期表中的位置。2.了解碱金属、卤素原子的结构特点,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3.了解碱金属、卤素性质的相似性与递变性,并能初步运用原子结构理论解释。4.认识结构与性质的因果关系,从而认识事物变化过程中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性,接受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知识点一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与性质自主探究自主学习探究归纳阅读教材P5P7,思考并填空1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及特点(1)原子结构示意图锂(Li) 钠(Na) 钾(K) 铷(Rb) 铯(Cs) (2)结构特点相同点:最外层电子数都是1。递变性:从LiCs,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电子层数

2、依次增多,原子半径依次增大。2碱金属单质的物理性质3碱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1)结构相似,化学性质相似。例如,都能与氧气以及水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锂与氧气反应:4LiO22Li2O。钠与氧气反应:4NaO2=2Na2O;2NaO2Na2O2。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钾与水反应:2K2H2O=2KOHH2。(2)结构不同,化学性质有差异。例如,与氧气反应的产物不同(写出化学式):锂只生成普通的氧化物Li2O;金属钠与氧气反应生成普通的氧化物Na2O或过氧化物Na2O2(条件不同,产物不同)。4碱金属的原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递变关系碱金属元素,随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的电子

3、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自我测评(做一做)1判断正误:(1)碱金属元素(R)的单质与氧气反应的产物是R2O。()分析:碱金属单质与氧气反应时,Li一定生成Li2O;Na生成Na2O或Na2O2;K、Rb、Cs可生成更复杂的氧化物。(2)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分析: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电子层数逐渐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2思考:(1)碱金属单质Li、Na、K应该如何保存?(已知煤油的密度为0.8 gcm3)提示:碱金属均易与氧气、水等发生反应,故应密闭保存;钠、钾的密度比煤油的密度大,且不与煤油发生反应,因

4、此可保存于煤油中。但锂的密度比煤油的密度小,不能保存在煤油中,一般保存在石蜡中。(2)根据碱金属元素性质的递变性分析,同主族元素Mg和Ca的活泼性强弱顺序。提示:碱金属元素从上至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活泼性逐渐增强,同样处于同一主族的Mg和Ca的原子半径:CaMg,则活泼性:CaMg。认知总结碱金属元素单质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1相似性2递变性具体情况如下(按从LiCs的顺序):(1)与氧气、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逐渐增大。与O2反应越来越剧烈,产物也更加复杂,Li只生成Li2O,Na能生成Na2O和Na2O2,K则能生成K2O、K2O2、KO2等。与水反应越来越剧烈,K能发

5、生轻微爆炸,Rb、Cs遇水则发生剧烈爆炸。(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增强,即碱性:LiOHNaOHKOHRbOHNa。2关于铯及其化合物的以下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氢氧化铯是一种强碱,比KOH的碱性强B铯与水或酸溶液反应剧烈,都生成氢气CCs的还原性比Na强,故Na的氧化性大于CsDAl的金属性大于Cs的金属性解析:选D。由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金属性NaAl,由同主族元素金属性从上到下逐渐增强,可知金属性:CsNa,故金属性:CsNaAl,D项错误。题组二碱金属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3下列有关碱金属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实验室里,碱金属元素的单质均保存在煤油中B在自然界中碱金

6、属元素均以化合态存在C碱金属元素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物质的化学式均可表示为R2OD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碱金属元素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逐渐减弱解析:选B。A中Li的密度比煤油小,会浮在煤油上,故Li要保存在固体石蜡中,A错误;碱金属元素的金属性都很强,在自然界中均以化合态存在,B正确;Na、K等在空气中燃烧会生成更复杂的产物Na2O2、K2O2、KO2等,C错误;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碱金属元素的单质的还原性增强,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逐渐增强,D错误。知识点二卤素的原子结构与性质自主探究自主学习探究归纳阅读教材P7P9,思考并填空1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及特点(1)原子结构示意图氟 氯 溴 碘 (

7、2)结构特点卤族元素位于周期表第A族;相同点:最外层上都有7个电子;递变性:从FI,核电荷数逐渐增多,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2卤素单质的主要物理性质及递变规律(1)颜色、状态F2:淡黄绿色气体;Cl2:黄绿色气体;Br2:深红棕色液体;I2:紫黑色固体。(2)递变规律从F2到I2:颜色逐渐加深,密度逐渐增大,熔、沸点逐渐升高。3化学性质(1)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与H2反应生成相应的氢化物:X2H2=2HX;规律:与H2反应剧烈程度:依次减弱,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2)单质之间的置换反应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静置后,液体分层,上层接近无色,下层呈橙红色2NaBrCl2

8、=2NaClBr2静置后,液体分层,上层接近无色,下层呈紫红色2KICl2=2KClI2静置后,液体分层,上层接近无色,下层呈紫红色2KIBr2=2KBrI2结论:4.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递变关系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卤素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卤族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自我测评(做一做)1判断正误:(1)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碱金属单质和卤素单质的熔、沸点都逐渐升高。()分析: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碱金属单质的熔、沸点逐渐降低,卤素单质的熔、沸点逐渐升高。(2)第A族元素从上到下,其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分析:第A族元素从上到下,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其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2下列

9、有关氟、氯、溴、碘四种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单质的颜色逐渐加深B单质的熔点和沸点依次升高CCl2可以从KI溶液中置换出I2DBr2可以从NaCl溶液中置换出Cl2解析:选D。Cl的非金属性强于Br,故Br2不能从NaCl溶液中置换出Cl2。3思考:根据卤族元素的性质分析,将F2通入NaCl溶液中得到什么气体?提示:F2的氧化性大于Cl2,但由于F2与水发生反应:2F22H2O=4HFO2,F2不与溶液中的Cl反应,故F2通入NaCl溶液中得到的是O2而不是Cl2。认知总结卤族元素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1相似性2递变性具体情况如下:物质性质递变规律(F2I2)单质与氢气反应反应

10、越来越难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减弱还原性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氟除外)酸性逐渐减弱讲练互动典例剖析题组训练典例剖析(2015四川巴中高一月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HBr比HCl的还原性强B卤素是较强的非金属元素,故其单质只有氧化性C碘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D碘单质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解析同主族自上而下元素非金属性减弱,氢化物的还原性增强,A正确;卤素单质能够被氧化成正价化合物,如I2可被氧化成HIO3,所以卤素单质除F2外,其他的也有还原性,B错误;碘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可使淀粉变蓝,C、D正确。答案B易误警示卤素单质性质的认识误区卤族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有1、0、1、3

11、、5、7(F除外),可知卤族元素的单质不仅只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能被其他氧化剂氧化成高价氧化物或自身发生歧化反应,如Cl22NaBr=2NaClBr2、Cl2H2O=HClHClO。题组训练题组一卤族元素的性质1将氯水注入KI溶液中,用力振荡,再注入四氯化碳,振荡后静置,看到的现象是()A液体呈紫红色B液体为无色C液体分两层,上层为紫色、下层接近无色D液体分两层,上层接近无色、下层显紫红色解析:选D。氯水注入KI溶液中,发生反应:Cl22KI=2KClI2,再注入CCl4,振荡、静置,由于CCl4和水互不相溶,故静置后的液体分为两层,CCl4位于下层;由于I2在CCl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得多,故I2被CCl4从水中萃取出来。这个实验是检验I存在的方法之一。2(1)向NaBr和KI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l2后,将溶液蒸干并灼烧,最后蒸发皿中剩余的物质是_,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向KI溶液中滴入淀粉溶液,现象是_,再滴入氯水,现象是_,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解析:(1)足量Cl2将Br、I完全置换出来,溶液蒸干并灼烧后只剩下Na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