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新教材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4课 喜看稻菽千重浪 心有一团火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上册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612502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新教材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4课 喜看稻菽千重浪 心有一团火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20版新教材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4课 喜看稻菽千重浪 心有一团火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20版新教材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4课 喜看稻菽千重浪 心有一团火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20版新教材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4课 喜看稻菽千重浪 心有一团火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上册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20版新教材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4课 喜看稻菽千重浪 心有一团火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上册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新教材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4课 喜看稻菽千重浪 心有一团火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新教材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4课 喜看稻菽千重浪 心有一团火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上册(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课 喜看稻菽千重浪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探界者”钟扬素养目标1.思维目标:把握文章内容,梳理人物事迹,体会人物精神,认识人物形象在当代的意义。2审美目标:赏析文章语言,分析人物通讯的行文表达特色。任务情境:(1)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甘心做一介农夫。已过古稀之年,却对大自然的探秘无休无止,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他,就是袁隆平。(2)他是一名普通的售货员,他的塑像却矗立在北京百货大楼前。他以“为人民服务”的热忱,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练就了令人称奇的技艺和“一团火”的服务精神。他,就是被誉为“燕京第九景”的张秉贵。(3)他用一生的时间做了一件事,像守护生命一样

2、守护祖国植物基因库;他有一个矢志不渝的目标,为每个少数民族至少培养一位植物学博士;他留给父母、妻子以及双胞胎儿子的时间,远不及他留给学生和大山的时间长他,就是植物学家钟扬。喜看稻菽千重浪任务活动一阅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写了哪几件事?这些事分别体现了袁隆平哪些方面的精神品质?按时间顺序找出事例,以事例中叙议结合的句子中的某些关键词语作为归纳“精神品质”的提示和依据。具体事件精神品质答案具体事件精神品质2001年春节刚过,袁隆平领奖前仍在稻田里工作。勇于实践,敢于探索1961年,袁隆平敏锐地发现了“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热爱并献身于农科研事业1964年,袁隆平终于找到了水稻雄性不育植株。解放思

3、想,破除迷信,敢于创新1992年,袁隆平发表文章批判“贬斥杂交稻的文章”。坚持真理,实事求是1986年以来,袁隆平提出并实现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思想,为我国粮食大幅度增产做出了突出贡献。具有战略眼光,矢志为中国和世界人民做贡献任务活动二深入品读,感悟赏析(一)把握文章内容,感知人物形象1第二部分中,袁隆平在研究杂交水稻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怎样解决的?答:_答案权威论断的否定:杂交无优势。有些人的嘲笑:对遗传学的无知。有些学者认为:杂交制种无法应用于生产。以上三点都是袁隆平在研究中遇到的困难,但他并不迷信权威,而是认真分析,勇于创新,大胆试验,用事实证明他的培育杂交水稻的理论设想是科学的

4、,是切实可行的。2第三部分中,“事实是科学家的空气”主要是围绕什么来写的?这部分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答:_答案这部分说明袁隆平是“真理的侍者,是事实的追随者”。主要围绕“三不稻”这个情节来写。这部分在选材上的特点有两个:一是有个性,突出了袁隆平对于杂交水稻的认知与众不同;二是选材精,不庞杂。3作者为什么以“喜看稻菽千重浪”为题?请结合四个小标题进行简要分析。答:_答案借用诗句,生动形象,富有神韵和文采。题目重在描述研究的结果(“喜看”),四个小标题重在揭示“喜看”的原因。题目中的“喜看”含义丰富:既写出了袁隆平获得最高科技奖的心情,也写出了作者及人们看到袁隆平做出巨大贡献的喜悦和激动。题目中的

5、“稻菽”点明了袁隆平的研究对象。“千重浪”形象地描绘了水稻研究的广阔远景,鼓舞和振奋人心。(二)精彩细节,咀嚼品味作者在文中为了使袁隆平的形象鲜活地“立”在我们面前,采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细腻地再现了袁隆平在研究杂交水稻过程中的艰辛以及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说说下列细节描写具有怎样的作用。4“袁隆平眯起双眼,出神地打量着这片几百亩大的试验田,然后跨过水渠,迈步走进田间。他蹲下身子翻看着土壤。”分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答:_答案一系列的动词突出了袁隆平工作之认真、细心以及他对科学的严谨和一丝不苟。这段文字描写了一位平凡的“农民”形象,正是这平凡的外貌与伟大的贡献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更突出了袁隆平的不平

6、凡深入实践。5“突然,他那敏锐的目光停留在一蔸形态特异、鹤立鸡群的水稻植株上。他屏气静神地伸出双手,欣喜地抚摸着那可爱的稻穗,激动得几乎要喊出声来!”分析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答:_答案动作、神情与心理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袁隆平发现高产稻穗的惊喜之情。6“他头顶烈日脚踩淤泥弯腰驼背去寻找这种天然雄性不育株,已是第14天了。突然他的目光停留在一株雄花不开裂、性状奇特的植株上,这正是退化了的雄蕊。他马上把这株洞庭早籼天然雄性不育株用布条标记。袁隆平欣喜异常,水稻雄性不育植株,终于找到了。”分析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答:_答案动作细节充分表现了袁隆平寻找新品种的艰辛和发现新品种的欣喜。附:资源与积累1作者简

7、介沈英甲,1983年至2003年先后在外交部世界知识杂志和世界博览杂志、科技日报任记者,期间曾担任多年机动记者,在科技日报曾先后任副刊部主任、机动记者部主任,现为高级记者。代表作品有走进神农架采访死亡手记生存方式前尘等。2背景展示联合国粮农组织日前公布的一份报告称,世界上36个国家和地区由于内战或气候恶劣等原因,面临严重的粮食短缺问题。在发展中国家,有1/5的人无法获得足够的粮食,全世界每年有600万学龄前儿童因饥饿而夭折。在解决粮食紧缺问题的过程中,科技进步无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我国率先培育成功的增产20%的超级水稻必将造福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也因此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和尊敬。3走近袁

8、隆平(1)袁隆平简介袁隆平,汉族。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被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任教。1964年开始杂交水稻研究。1971年调入湖南省农业科学院。1978年晋升为研究员,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的籼型杂交水稻研究获我国迄今唯一特等发明奖;湖南省委、省政府授予袁隆平“功勋科学家”称号;我国发现的国际编号为8117的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袁隆平先后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荣誉奖”等8项国际奖励。2001年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袁隆平是个神话。“袁隆平”品牌被评估为1000亿元人民币

9、。1976至1987年间,袁隆平让中国多长出1000亿公斤的水稻,而他正在研究的“超级稻”将能够让中国每年多养活几亿人口。袁隆平获得国际“拯救饥饿奖”,他的杂交水稻也将向全球推广,解决21世纪人类吃饱肚子这件头等大事。(2)对袁隆平的评价新华网评:袁隆平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已经半个世纪了,不畏艰难,甘于奉献,呕心沥血,苦苦追求,为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先生的杰出成就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影响世界。新浪网评:袁隆平院士是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是当代神农。50多年来,他始终在农业科研第一线辛勤耕耘、不懈探索,运用科技手段为人类战胜饥饿带来绿色的希望和金色的收获。他的卓越成就,不仅为解决中

10、国人民的温饱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更为世界和平和社会进步树立了丰碑。贾庆林评:袁隆平热爱祖国、一心为民、造福人类的崇高品德,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同心同德的思想风范,与时俱进、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不畏艰险、执着追求的坚强意志,严以律己、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是当代中国人学习的楷模,更是新世纪呼唤的时代精神。“感动中国2004年度人物”袁隆平颁奖词:“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4课文标题

11、出处七律到韶山毛泽东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赏析这首诗写得大喜大悲,气势宏大豪放。全诗以人民英雄为主角,肯定了人民创造历史的真理。在内容上可谓博大精深,在艺术上也独具匠心。它融记叙、抒情和议论于一体,同时运用了多种对比的艺术手法,如时间上昔与今的对比,色彩上红与黑的对比,感情上咒与喜的对比,等等,通过对比,在总体格调上形成了从灰暗凝重到明朗欢快的旋律,使诗的境界大为开阔。5文体知识(1)新闻与通讯的区别新闻中的事实一般是概括性的,通讯则要求通过具体的人物和事件反映现实生活。新闻的时效性比通讯

12、更强。新闻叙述更简洁、明快,篇幅短小;通讯则要详细叙述,一般篇幅比较长。新闻主要以记叙为主,可以适当增加议论;通讯则可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2)人物通讯人物通讯是报刊、广播、电视上最为常见的通讯形式之一,是一种重要的应用文体,也是实用文写作学科研究的重要文体之一。它以人物的新近行动为新闻,重在表现人物的品质、性格和精神面貌,通过个别显示一般,通过平凡突出伟大,达到揭示时代特征、感染并且教育读者的目的。写人之所以重要,就因为人是有思想的。采写人物通讯就是为了通过人的思想、人的精神面貌去教育人、感染人。光写事迹,不写思想,人物是平面的;写了思想,人物才有了灵魂、生命,才能有感

13、染他人的力量。人物通讯有两个方面,可以称为“两条线”,一条是“过程线”,一条是“思想线”。“过程线”是人物生活的经历或事件发展的过程,它是事物的表面现象;“思想线”则是作者根据人物事迹所提炼出的主题,它贯穿于人物的典型事迹中,反映着事物的本质意义。有的记者在采写人物的先进事迹时,常常被事情的过程牵着鼻子走,摆脱不了“过程线”的圈绕,多半是将好思想、好品德、好人好事平铺直叙地照实写出来,没有把这些材料提高一步来认识,只是罗列现象、堆砌材料、就事论事,这就很难表现出人物的精神世界来。著名记者郭梅尼说得好:“中国有句古话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报道先进人物,借用这句话来说事例不在多,

14、有神则灵。这里说的神是指先进人物的精神面貌、先进思想和人物行为。”根据基本结构形态的不同,人物通讯有三种类型:传记式:特征是较完整地写出人物一生的主要事迹,篇幅较长,内容丰富。特写式:侧重于写人物的一时一事或某一侧面。虽然比一般的特写涉及的范围大得多,但属于集中于一事、一个侧面的写法。真正写一时一事的人物通讯,也很常见。群像式:特点是报道对象不止一个,而是一个集体中的若干人,或是同一时空范围内的几个同类人。字词知识1读准字音词语读音稻菽sh颁发bn掖着y一蔸du屏气bn淤泥y阐明chn籼稻xin2.解释词语词语释义饥馑(jn)因粮食歉收等引起的食物严重缺乏的状况。刻骨铭心刻在骨头上或心上,形容感念很深,永远不忘。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