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经济学——不对称信息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7610207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709.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经济学——不对称信息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信息经济学——不对称信息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信息经济学——不对称信息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信息经济学——不对称信息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信息经济学——不对称信息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经济学——不对称信息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经济学——不对称信息资料(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网购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信息经济学论文 姓姓 名名 王子文王子文 学学 号号 1163710225 1163710225 班班 级级 管信(管信(2 2)班)班 指导老师指导老师 刘高峰刘高峰 2013 年 12 月 30 日星期一 II 摘摘 要要 1 ABSTRACT 1 1.1.网络购物网络购物 1 1.11.1 网购的优势网购的优势 2 1.21.2 网购的前景网购的前景 2 1.31.3 网购存在的问题网购存在的问题 2 2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 3 2.1 2.1 信息不对称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 3 3 2.2 2.2 信息分配信息分配 4 4 3.3.网购中信息不对称网购中信息不对

2、称 5 3.13.1 卖家信息不对称卖家信息不对称 5 3.23.2 商品信息不对称商品信息不对称 5 3.33.3 买家信息不对称买家信息不对称 6 4.4.信息不对称对网购的影响信息不对称对网购的影响 6 4.14.1 利益缺失利益缺失逆向选择逆向选择 6 4.24.2 信任欺骗信任欺骗道德风险道德风险 6 4.34.3 市场变质市场变质“柠檬”问题“柠檬”问题 6 5.5.网购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分析研究网购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分析研究 7 6.6.解决途径解决途径 8 7.7.结论结论 8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8 1 摘 要 网购市场是一个新型的虚拟市场,它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显著提高

3、了市场效 率,大大减少了交易成本。网上购物模式是对传统购物模式的创新和革命。但是,网购作 为新兴产业,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等诸多问题,阻碍网购的发展。本文从网上购物的信息不 对称角度出发,介绍了网络购物的优势、前景、网购人群和主要问题,分析了信息不对称 对网上购物产生的表现及影响,简单的概述了一些解决信息不对称在网购市场中所引发的 主要问题的方法途径。 关键词关键词:网络购物;信息不对称; ABSTRACT Online trading market looks as a new type of virtual market. It breaks through the limit of time

4、 and space,remarkably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the market;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purchase model,there are some innovations and revolutions in the net shopping model. Whereas,as a new trade,there are still many defects, of which the information asymmetry, plays as a encumbrance in the deve

5、lopment of the online trad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on asymmetry,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concepts of online trading, analyses the causes and the impacts of the online trading and summarized some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about it simply KEY WORDS: online trading ; information asymmetr

6、y; 1.网络购物 网上购物,就是借助网络实现商品或服务从商家/卖家转移到个人用户(消费者)的过程, 在整个过程中的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有网络的参与。 其大致的过 程就是通过互联网检索商品信息,并通过电子订购单发出购物请求,然后填上私人支票帐 号或信用卡的号码,厂商通过邮购的方式发货,或是通过快递公司送货上门。自 1998 年 我国的第一笔网络交易开始,电子商务经过 10 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商业领域的一支生力军。 随着购物网站的兴起、物流行业的发展、支付平台的对接,网购日渐普及。 2 1.1 网购的优势 对于买家,通过网络可以足不出户的购买必需品、稀缺品,不仅价格较实体店便宜

7、, 而且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省时、省力、省钱;对于卖家而言,省去店面的租金或其他 人力物力成本,行业计入门槛较实体店低,通过互联网对市场信息的及时反馈,适时调整 经营战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从整个经济市场而言,这种新型的网上购物形 式更好的展示了对资源的合理配置。显然的说,网购无疑成为新经济时期达到“多赢”效 果的理想模式。 1.2 网购的前景 目前,我国网络购物市场发展总体状况良好,网购网民规模持续增大,网购渗透率不 断走高,提升潜力较大。同时,由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我国网络购物 市场发展的地区差异较为明显。截至 2010 年 6 月 30 日 1,网络购物、网上

8、支付和网上银 行的使用率虽然分别仅为 33.8%、 30.5%和 29.1%, 但半年用户规模增长率却分别为 31.4%、 36.2%和 29.9%, 增速在各类应用中排名前三。 目前中国网民中的网购渗透率为 33.8%。 CNNIC 分析师李长江认为,互联网由娱乐属性主导,逐渐转变成为媒体属性,再到经济属性的演 变历程已经日趋明显。 根据 CNNIC 的测算,预计到 2010 年 7 月 31 日,我国网民数达到 4.26 亿人,互联网 普及率达 31.9%。 与此同时, 随着网购的日益壮大, 国家也出台各系列政策支持网购行业, 修订的消法增加了“对通过电话销售、邮售、上门销售等非固定场所的

9、销售方式购买 的商品,消费者有权在收到商品后 30 天内退回商品,并不承担任何费用,但影响商品再 次销售的除外”。 此外,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也指出,将引 导互联网从“可用”走向“可信”,解决阻碍电子商务深层次发展的网络安全和信任问题。 上述的两个方面都为网购提供了积极有利的环境,网购这一购物方式在未来可预见的 一段时间仍将“大行其道” 。 1.3 网购存在的问题 由于网上销售进入门槛低,良莠不齐的商家都紧紧的咬着网络这块大蛋糕不放,相互 之间的信任问题成为最主要的阻碍,消费者将面临从热情到绝望到理智的心态及越来越大 的价格竞争、 质量竞争和服务竞争。 商家想借此形成大规模和

10、高回报还是存在一定难度的, 消费者想从这商海里购买诚心如意的商品也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成本。消费者处于消费保 护“盲区” ,购物网站缺乏明确的消费保护引导和消费保护制度。消费者普遍对购物网站 的信息表述理解不清,在网购中的购物依据无法保存,购物发票、电子交易凭证仍旧无法 有效获得。购物网站产品宣布不实,鱼目混杂,后期服务跟不上。普通消费者无法识别销 售平台的手续是否合法、资质是否完善。此外,第三方支撑体系尚不完善,消费者在购物 过程中不能自由选择物流体系和支付系统, 支付款项流转不清、 虚拟财产缺乏保护措施等。 2.信息不对称 3 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asymmetric inf

11、ormation)指交易中的各人拥有的信息不同。在社会政治、经 济等活动中,一些成员拥有其他成员无法拥有的信息,由此造成信息的不对称。在市场经 济活动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 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不对称信息可能导致逆向 选择(Adverse Selection)。一般而言,卖家比买家拥有更多关于交易物品的信息,但反例也 可能存在。 市场经济发展了几百年,都是处于不对称信息的情况之下,当人们没有发现信息不对 称理论 的时候,比如亚当斯密的时代,市场并没有显示出多么的缺陷,斯密甚至把“看不见的 手”推崇备至,自由的

12、市场经济理论学者都宣扬市场的自由调节,反对对市场的干预。 今天,信息经济学逐渐成为新的市场经济理论的主流,人们打破了自由市场在完全信 息情况下的假设,才终于发现信息不对称的严重性,一夜之间,到处都是“柠檬” ,研究 信息经济学的学者因而获得了 1996 年和 2001 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1996 年詹姆士莫里 斯和威廉姆 维克瑞, 2001 年乔治 阿克尔洛夫, 迈克尔 斯宾塞和约瑟夫 斯蒂格利茨, 他们都因为对信息经济学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信息经济学认为,信息不对称造成了市场交易双方的利益失衡,影响社会的公平、公 正的原则以及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并且提出了种种解决的办法。但是,可

13、以看出,信息 经济学是基于对现有经济现象的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对于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还处于尝试 性的研究之中。例如,买者对所购商品的信息的了解总是不如卖商品的人,因此,卖方总 是可以凭信息优势获得商品价值以外的报酬。交易关系因为信息不对称变成了委托代 理关系,交易中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为代理人,不具信息优势的一方是委托人,交易双方 实际上是在进行无休止的信息博弈。占有信息的人在交易中获得优势,这实际上是一种信 息租金,实际上信息租金是每一个交易环节相互联系的纽带。每一个行业都是特殊信息的 汇总,生产一种产品要工程师的专业信息和技术人员的技术信息以及销售人员的市场信息, 把产品变成商品进行交换,需要

14、商人的专业渠道信息和价格信息。俗话说,隔行如隔山, 这座山其实就是信息不对称,而要获得这些信息是要付出成本(代价)的。不对称信息实 际上可以被看作对信息成本的投入差异,消费者往往没有对商品的诸如生产信息等信息进 行投入成本,这必然与生产者之间产生信息投入成本差异,生产者利用信息投入差异获取 利润正是为了补偿先前付出的信息成本。其实质仍然是资本的获利性在另一种层面上的体 现,只不过我们剥离了资本,换了一种观察的角度而已。 信息经济学的价值不在于揭示了信息不对称,而在于说明了信息和资本、土地一样, 是一种需要进行经济核算的生产要素。在商品经济中,信息主要反映在价格上,价格信息 是经济信息的中心,其

15、他信息都是为价格信息服务的。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用价格信号对社 会资源进行配置,社会资源的分配和再分配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围绕价格进行资源博弈的过 4 程,对任何一种资源的优先占有都可以在博弈中获得相关的利益,信息也是这样。在现实 经济中,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如此普遍,其影响如此之大,以至于影响了市场机制配置资源 的效率,造成占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在交易中获取太多的剩余,出现因信息力量对比过于悬 殊导致利益分配结构严重失衡的情况。因此,纠正以上问题,减少信息暴利及维护资源分 配的效率及相对公平应该成为信息经济学的主要任务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 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由三位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乔治阿克尔洛夫和迈 克尔斯彭斯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市场中卖方比买方更了解有关商品的各种信息;掌握更 多信息的一方可以通过向信息贫乏的一方传递可靠信息而在市场中获益;买卖双方中拥有 信息较少的一方会努力从另一方获取信息;市场信号显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信息不对 称的问题;信息不对称是市场经济的弊病,要想减少信息不对称对经济产生的危害,政府应在 市场体系中发挥强有力的作用。这一理论为很多市场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