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农村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076032 上传时间:2017-05-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指导农村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如何指导农村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如何指导农村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如何指导农村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指导农村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指导农村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如何指导农村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145万字。145 万,对一个农村小学生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因为受办学条件及农村孩子家庭条件的影响,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少,阅读兴趣不高,导致作文能力较低,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如何针对农村的教学实际情况,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我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俗话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课外阅读同样也应激发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会主动地阅读课外读物。我们学校自从开展农村小学课外阅读活动的课题研究后,各班语文老师都在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有的老师

2、采用讲故事、成语接龙的方法;有的老师采用办手抄报、知识竞赛的方法;有的老师采用读书笔记评比、每日一段美文欣赏等方法 以上的好些方法,我都曾用过,其中,我觉得要属“讲故事”最能让学生感兴趣了。故事人人爱听,尤其是小学生,一听教师要讲故事,个个挺直身子,竖起耳朵,两眼闪烁着兴奋的目光,听得津津有味。随着我声情并茂、娓娓动听的演讲,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已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孩子们津津垂听、情感交叠、期待结局之际,我戛然收声告诉孩子:故事情节交错复杂,后面的可更精彩呢,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此时2再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学生的阅读兴趣

3、也就便高了。 二、积极营造氛围,给学生一个乐于读书的环境。 给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能够有效地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我们可以利用教室这个自然的学习空间,张贴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可以让学生写自己的读书箴言以时刻提醒自己;还可以在学习园地上张贴学生的读书体会。当然,教室里最好布置得比较接近自然,让他们的空间更加清新,从而心情舒畅。 三、建立“班级图书角” ,提高图书利用率。 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了,我们便自己动手在班级上建了一个小小的图书角:把电视柜的两层收拾出来,摆放上同学们从家里带来的童话、连环画、作文书,还有从学校图书室借来的少年博览 、昆虫记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 西游记 、 十万

4、个为什么书有了,再推选出一名工作认真的图书管理员,让他来负责图书的保管,登记学生借书还书的时间以及有无损坏情况,对故意损坏图书的要求其造价赔偿。这样可以确保人人有书看、人人都爱书,可以让每本图书的使用价值最大化。 四、教给学生读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 有的学生凭着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则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用到写作上。显然这样的读书方法是收效甚微的。作为读书的指导者,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1.略读法 3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选择自己所

5、需要的部分,用于写科学小论文,培养摘录资料和运用资料的能力,同时也丰富了语言积累,提高了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2.精读法 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书上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地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有的文章语言隽永,引经据典,情节生动。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作品为依据,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3.默读法 默读法就是对所读的课外书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利用默读法,可以

6、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 4.摘抄评价法 这种阅读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 ”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和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积存进自己设立的“词库”中,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丰富的语言积累。同时还可4以对自己订阅的报刊杂志,将其中的好文章剪裁下来,粘贴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 5.写心得体会法 教师要鼓励学生经常写日记或读后感,也就是要求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后,用日记或读后感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想法,并在课外阅读活动课上进行交流。读写听说紧密结合,学生的阅读能力会很快得到提高。 五、注重指导学生形成和保持良好的语文课外阅读习惯。 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我十分注重指导学生形成并保持良好的语文课外阅读习惯。我主要采用的方法有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读书活动,如以组为单位,开展“古诗朗诵会” 、 “课本外的故事比赛” 、 “向你推荐一本好书” 、 “名人的读书格言接力赛” 、 “我的读书方法” ,及出手抄报、展览读书笔记等课外阅读扩展活动,让学生能够持之以恒地去读课外书。 以上是我在平时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过程中的几点尝试。通过努力,我们班已初步形成了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良好的读书习惯,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提高了不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