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课时作业20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含解析湘教版必修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585616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课时作业20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含解析湘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课时作业20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含解析湘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课时作业20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含解析湘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课时作业20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含解析湘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课时作业20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含解析湘教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课时作业20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含解析湘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课时作业20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含解析湘教版必修(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作业 20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一、选择题读我国旱涝灾害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1P地和Q地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A夏季风的进退 B海陆位置不同C台风影响先后 D用水季节变化2旱涝灾害都严重的地区多()A人口稀少 B经济落后C平原地形 D高原和盆地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P地位于我国北方地区,Q地位于南方地区;由于夏季风强弱和进退的影响,会出现南旱北涝和南涝北旱的现象。第2题,据图可知,我国东部平原地区旱涝最为严重。答案:1.A2.C读图,完成34题。3图示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是()地势低洼,曲流多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无天然入海河道,泄流不畅众多支流汇聚,洪峰叠加A BC D4该地采

2、取的防洪工程措施是()A深挖河道 B修筑大堤C植树造林 D退耕还湖解析:第3题,由图中相关信息可知图示为我国长江荆江河段,对该河段而言,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是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河道弯曲,地势低洼等原因。第4题,采取的防洪措施是修筑大堤。支流众多、洪峰叠加是长江中下游易发生洪水的原因之一,而植树造林,退耕还湖也是针对中下游多洪水灾害而采取的措施。答案:3.A4.B2018年1月初“霸王级”寒潮横扫中国近一周,全国各地纷纷经历了2017年冬季以来的“最冷周”。据此回答56题。5图中表示寒潮路径的是()A甲 B乙C丙 D丁6台风和寒潮共同的天气特征是()A沙暴 B大风C干旱 D强烈降温解析:第5题

3、,寒潮是来自北方的强冷空气迅速南下导致明显降温的现象,甲表示寒潮路径,故选A。第6题,台风会带来大风、暴雨和风暴潮等天气现象,寒潮会带来大风、降温、雨雪天气,所以两者共同的天气特征是大风。答案:5.A6.B流凌是指河流冰封或解冻后冰块顺流而下的现象。如图示意我国黄河兰州段沿岸流凌发生后的河床景观。读图,完成78题。7该景观最可能出现在()A1月下旬 B5月下旬C7月中旬 D11月中旬8下列措施可有效防治黄河流凌危害的是()修建水库冰凌爆破植树造林加深河床A BC D解析:第7题,本题考查流凌出现的时间。由材料可知,流凌是指河流冰封或解冻后冰块顺流而下的现象。因此判断流凌现象出现在河流封冻前或解

4、冻后。1月下旬时气温低,黄河流域还没解冻,不可能出现流凌现象,A错误;5月下旬,黄河流域已经进入春夏交接的时间段,河水中的流凌已经全部融化,B错误;7月中旬,黄河流域为夏季,不可能出现流凌现象,C错误;11月中旬,黄河流域处于秋末冬初,冷空气活动频繁,受寒潮天气的影响气温骤降,河水易凝结成冰花,形成流凌现象,D正确。故答案为D。第8题,当黄河产生流凌现象时,黄河下游河道狭窄弯曲,河床较高,易形成冰塞、冰坝,造成凌汛现象。修建水库能够调节水量,有效控制黄河下游河水的流量,减轻黄河下游的凌汛威胁,正确;冰凌爆破能够扩大冰层的断面,增加河道排冰能力,减少冰凌堵塞,从而减轻危害,正确;植树造林可以减轻

5、水土流失,减小河流的含沙量,对流凌的防治作用不明显,错误;加宽河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流凌的通过能力,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答案:7.D8.B如图为影响我国的某台风海面风力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9该台风()带来丰沛雨水缓解酷暑旱情气压值最低处风速最大小于6级风的范围降水最强西北侧的风向为偏北风A BC D10台风破坏力的引起因素主要是()强风暴雨高温风暴潮A BC D解析:第9题,台风是气旋,北半球气旋气流运动方向是逆时针辐合,台风西北侧的风向是偏北风,对;台风会带来强降水,带来的丰沛雨水能够缓解酷暑,对;台风中心为低压中心,气压最低,以气流的垂直运动为主,风平浪静,天气晴朗,错误

6、;台风眼附近为漩涡风雨区,风大雨大,错。故选C项。第10题,台风的巨大破坏力,主要是由狂风、特大暴雨、风暴潮引起的,因此正确,故选B项。答案:9.C10.B倒春寒是指春季回暖过程中由冷空气活动造成的气温持续低于同时期气温平均值,并对农业生产等造成影响的气象灾害。由于倒春寒影响,2012年年初我国某地茶园遭受重创。结合该地此次倒春寒前后时段逐日平均气温示意图,回答1113题。11该地受这次倒春寒影响的时间是图中的()A时段 B时段C时段 D时段12为防护茶园春季冻害威胁,茶农经常采取的措施是()A施肥 B通风C熏烟 D滴灌13关于寒潮危害的叙述,错误的是()A低温会造成农作物冻伤、冻死B农田病虫

7、害减少C可以使电力设施毁坏D沿海大风会掀翻船只解析:第11题,据材料可知,倒春寒是指春季回暖过程中由冷空气活动造成的气温持续低于同时期气温平均值,并对农业生产等造成影响的气象灾害。据图可知时段气温持续低于同时期气温平均值,故C项正确。第12题,熏烟可以增强大气的逆辐射,晚间可以起到保温的作用,故C项正确;施肥可以增加产量,但不能保温,故A项错误;滴灌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通风会加重冻害,故B、D项错误。第13题,寒潮是一种气象灾害,寒潮袭来时会造成气温急剧下降,并伴有大风和雨雪天气,对工农业生产、群众生活和人体健康等都有较为严重的影响;寒潮会使农田病虫害减少,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的品质,有利于农

8、业生产,这不是寒潮的危害,故B项符合题意。答案:11.C12.C13.B二、非选择题14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是世界上泥石流灾情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如图为我国泥石流分布图。材料二下表示意我国泥石流成因的地域差异。区域成因类型特点青藏高原东南部山地冰川泥石流规模巨大,频繁而猛烈川滇山地降雨泥石流较频繁,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黄土高原暴雨激发的黄土泥石流频率、规模、强度均不及山区泥石流华北和东北山地暴雨引发的泥石流频率低,但规模大且来势凶猛(1)分析黄土高原泥石流形成的主要原因。(2)图中乙地区泥石流较甲地区少,试分析其原因。(3)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也可直

9、接或间接地诱发泥石流。诱发泥石流的主要人类活动有哪些?解析:第(1)题,读表可知,黄土高原泥石流属于暴雨激发的黄土泥石流,其原因可结合黄土高原地区的地表特点、气候、植被分析。第(2)题,乙地区位于大陆内部,降水稀少,地表径流少,缺少泥石流的触发机制。第(3)题,人类破坏植被,会使地表径流的水量和流速加大,是泥石流日益频繁的重要原因。另外工程建设也会增加泥石流的发生频率。答案:(1)千沟万壑的地表;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黄土广布,垂直节理发育,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较低。(2)乙地区地处内陆,气候干燥,降水稀少;甲地区地处西南山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同时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3)破坏地表植被

10、;大规模的工程活动。15我国是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每年的自然灾害都会导致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读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各种气象灾害中分布最为广泛的是_。(2)我国华南地区虽然纬度较低但有时也会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其原因是_。(3)干旱是一个突出的世界性问题。我国华北地区的旱情以_季最为突出,其主要原因是_。(4)台风是我国夏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但它在给人类带来灾害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有益的影响,其主要表现有_。(5)为减轻上述各种气象灾害可能带来的损失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多选)()A修建水库和分洪工程 B禁止在灾害多发区居住C建立灾情监测预报系统 D建立健全保险救灾体

11、系解析:本题是对我国各地区多发的自然灾害进行综合考查,考查学生对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特点和原因进行综合的分析和掌握。第(1)题,主要考查学生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六大地区都有暴雨灾害。第(2)题,我国华南地区由于位于我国南部沿海地区,农事安排较早,而一旦北方冷空气较强,也会使得我国华南地区的农作物受到影响。第(3)题,干旱在我国的影响也较大,但各地出现的时间不同,在华北主要出现在春季,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出现在夏季(伏旱)的7、8月。华北地区春旱应从降水、蒸发和农业生产需水量等方面来分析。第(4)题,在夏秋季节,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由于经常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容易形

12、成高温少雨的天气,造成高温和干旱。而台风可以带来丰沛的降水,同时又可以降低温度,消除夏季东南沿海地区的高温天气。因此台风不仅给我国带来灾害,同时还可以带来一些有利的影响。第(5)题,对于防御气象灾害所采取的措施,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干旱,修建水利工程极为重要;对于台风所带来的暴雨洪涝,加固大堤、修建分洪工程、修建水库等很重要;对于台风造成的风暴潮等,可以采取加固沿海大堤的措施等。答案:(1)暴雨(2)冷空气势力强(或春季阴雨天多) ;农事活动早(3)春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强,而降水少;春季是农作物播种和生长时期,需水量大(4)带来丰沛降水,缓解旱情;有助于降温解暑(5)ACD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