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抽血新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7585339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3.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静脉抽血新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静脉抽血新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静脉抽血新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静脉抽血新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静脉抽血新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静脉抽血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脉抽血新(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静脉采血 主讲人:李晓红,静脉抽血:自静脉抽取血标本的技术。 目的:作诊断性检查。,静脉采血前准备,饮食 体位 运动,医嘱核对 病历评估 病人评估,患者准备,护士准备,1.核对医嘱: 核对的内容有:病历医嘱单、化验单、条码上的姓名、检验的项目是否一致;两人核对。 2.评估病历:患者的床号、姓名、年龄、性别、诊断及既往史、现病史、异常化验单。 3.病人评估:确定病人身份,稳定病人情绪,自我介绍、对患者进行反核对,并解释静脉抽血的目的;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自理能力、合作程度,并询问是否进食(禁食宣教);评估患者采血局部皮肤组织情况和血管情况。,血器具,正确粘贴标签:将条形码贴到相应的试管上。露出

2、采血管上面的刻度。,静脉采血操作步骤,准备用物,床旁核对,解释说明,准备体位,选好血管,消毒待干,再次核对,穿刺抽血,拔针,嘱咐,整理,核对,送检,操作流程,1.整理采血管及化验单,检查有无错误 2.物品准备:治疗车、真空采血管及化验单、 治疗盘、注射器或持针器、 垫巾止血带、消毒洗手液 3.护士准备:洗手,戴口罩,帽子,手套 4.床旁核对:备齐用物,携至床旁,三查七对,检查项目及试管、标签,检查一次性物品的有效期及外包装。在未确定病人身份之前,不要开始采集标本;检查一次性穿刺针头是否平滑,试管皮塞是否有松动、裂缝。 5.做好解释,说明目的,询问是否符合采血要求(空腹)。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注

3、意保暖。,6.选血管,消毒:选取合适的穿刺部位,置小枕,在距离消毒部位上方6公分处绑上止血带,末端向上,充分暴露消毒部位静脉用棉棒以穿刺点为中心由内向外消毒静脉穿刺部位,消毒范围直径至少为 5 公分,嘱患者握拳。等待消毒液完全挥发。 仔细选择受检者血管:通常采用肘部静脉。常用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肘窝部贵要静脉及前臂内侧静脉,静脉穿刺的不当部位 水肿部位 血肿 有疤痕部位 手臂上有导管、瘘管或血管移植 超出任何种类静脉输液线的部位(下游),左手拇指绷紧穿刺静脉皮肤 右手持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以与患者肘部平面呈15-30角进针,沿血管走行进行穿刺。 感觉静脉穿刺成功的突破落空感。 同时观察针头与

4、针栓连接处是否有回血 见回血后推进少许 固定,8、拔针,7、进针穿刺,待抽血量达到需要后 及时松开止血带 嘱患者松拳 用无菌棉棒按压穿刺点及上方皮肤 迅速拔针 嘱患者按压穿刺部位,静脉采血操作-进针穿刺,9、操作后,取舒适体位 再次查对床号、姓名、检验单、条码 交待注意事项 整理用物,妥善处理针头(利器盒) 及时送检标本,废弃物的处理,注射器和针头丢进利器盒 帽子、口罩、手套丢进专用医疗垃圾桶 止血带放入消毒红筒内浸泡,抽血的常见问题,(1)发生溶血,(2)漏血,(3)血流不畅,(4)采血量不足,(5)穿刺针头脱出,(6)采血的顺序影响检验结果,(1)发生溶血: 原因:有些病人的红细胞脆性增加

5、,而真空管的负压相对较大;血液流入管底速度快,红细胞相互撞击可致破裂。 措施:采集血标本时,倾斜双向采血针采血管侧针头,使其靠近采血管侧壁,血液沿管壁缓缓流下,避免红细胞直接撞击造成破裂 。,(2)漏血: 原因:双向采血针采血管端乳胶护套松动或针头刺出乳胶护套,至使双向采血针密封不严。静脉穿刺时,血液沿双向采血针采血管端漏出。 措施:采血前检查并紧固乳胶护套,遇有针头刺出则重新套好针头,以保持其密闭性。,(3)血流不畅: 原因:穿刺针头贴于血管壁或采血管内无负压。 措施:在保证静脉穿刺成功的前提下,调节针头方向至血液流入采血管,若无效则更换采血管。,(4)采血量不足: 原因:采血管内负压不足或

6、采血不畅。措施:将注射器针头自采血管胶塞处刺入,抽吸采血管内空气使之形成负压至采足血标本;原有血容量较少时也可直接更换采血管;如果血量不足量较少时也可以直接拔出采血针后让软连接管中的血液缓慢流入真空管中。,(5)穿刺针头脱出: 原因:机械牵拉所致,尤其是在多个采血管采血时。 措施:一次采血使用采血管较多时,注重有效固定。可用右手的小拇指压着针柄固定,左手拿真空采血管,右手食指和大拇指将针头插入采血管胶塞中,更换采血管时,动作幅度要小,以防针头脱出增加病人痛苦。,(6)采血的顺序影响检验结果: 原因:检测项目可能受到采血过程中血液的生理变化、物理变化、抗凝剂等交叉污染 的影响。如组织损伤、血液接

7、触异物均可能影响凝血检验和血小板检验。多次穿刺试管可能造成细菌污染影响细菌培养结果。 措施:如果一次采集多管,应严格按照先采血培养管血凝管 常规管(紫)生化管(红)。,静脉抽血是一种常规的护理操作技术, 静脉抽血后因处理不当所引起的一些不良反应给抽血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诸如皮下淤血、发生瘀斑、局部血肿, 皮下毛细管出血等不良反应。对此我们应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静脉抽血后局部不良反应的护理,一、预防穿刺部位皮下淤血的护理 “两点”按压法较传统按压法能有效预防穿刺部位淤血 , 即以皮肤针眼为起点,示指、中指和无名指并拢按压皮肤针眼及其上方(向心方向) 12.5 cm, 能全部按住两个针眼。达到

8、使皮肤进针点和血管进针点同时受压的目的. 此外, 因血小板凝聚时间为25 min , 故一般末梢静脉按压时间大于5 min , 如选大静脉则按压时间延长10 min , 以达到良好止血作用. 同时告知患者, 在抽血1h 内避免用力握、提、拉、推等剧烈肢体活动.,二、局部血肿的预防及护理 静脉穿刺应选择粗大、充盈饱满、弹性好、不易滑动的静脉, 尽可能做到一针见血; 抽血过程注意观察血流情况及抽 血部位情况, 询问抽血者有无不适, 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抽血完毕指导患者按压穿刺部位; 一旦发生血肿, 立即对局部肿胀部位进行冷敷, 使毛细血管收缩, 减少局部充血和出血; 冷敷48 h 后热敷血肿部位,

9、 促进吸收, 避免发展为静脉炎。,经验交流,1.有关止血带 止血带使用时间应少于1分钟(建议在针头穿刺进入血管后即可放松止血带) 如止血带使用3分钟,Alb、Ca、ALP、AST 、chol、Fe等浓度可分别升高5-10,BUN浓度下降4 2.采血时 避免针头在血管内探来探去,造成静脉血管周围局部血肿和标本溶血。 严格掌握标本采血量,尤其是加有抗凝剂的标本。 血液注入试管时,沿管壁缓缓注入,以防溶血。 如需抗凝的血标本要上下轻柔摇匀8次,及时安全送检。,3.抽血失败的原因及处理 无回血:继续沿静脉进行皮下搜索 针头穿透血管壁(血肿):将针头轻轻退出一些或重新穿刺 针头没有完全进入静脉,造成血液

10、渗透到组织内 静脉塌陷: 松开止血带,重新系上,4. 选择血管: 肥胖患者-皮下脂肪多,血管深而细,看不见、摸不着-穿刺要准确,速度要快,角度要大,见有回血, 随进针角度稳定地固定针头 营养不良性血管患者-血管细而直-进针时要掌握浅、直、平,见到回血后,停止不动,固定采血针头进行采血 瘦弱患者-皮肤松弛,能看得清,摸得着,但较细,较硬,较滑,较浅的血管-左手食指与拇指上下固定好,用另一只手持针在左手食指与拇指之间,先快速穿过皮下,然后对准血管走向缓慢进入血管,5.无痛拔针 拔针时棉签不按压血管,在针尖离开皮肤的瞬间迅 速沿血管方向同时按压皮肤及血管穿刺针眼,使疼痛降低到最低点,我们护理人员应从思想上提高认识,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经常学习无痛抽血及按压方法的相关理论知识. 对抽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积极采取相应护理措施, 尽最大可能减少抽血后局部不良反应的发生机率, 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护理满意度。,Thank You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