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气、液传动程序电控系统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556813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PPT 页数:128 大小:9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5章气、液传动程序电控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128页
第15章气、液传动程序电控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128页
第15章气、液传动程序电控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128页
第15章气、液传动程序电控系统_第4页
第4页 / 共128页
第15章气、液传动程序电控系统_第5页
第5页 / 共1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5章气、液传动程序电控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5章气、液传动程序电控系统(1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5章气、液传动程序电控系统 所谓气、 液传动程序电控系统,就是利用各种电气控制回路驱动各种形式的电磁换向阀,使气、液传动系统中的执行元件按照预定的工作流程,协调有序地完成各种顺序动作的一种具有自动控制功能的气、液传动系统。 本章主要对电气控制回路的基本知识和利用 “控制状态时序逻辑图” 设计气、液传动程序电控系统的基本方法予以介绍。,15.1 电气控制回路的基本知识 15.1.1电气控制回路的常用元件及图形符号 组成电气控制回路最常用的电气控制元件有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行程开关和控制按扭等。 (1) 中间继电器 中间继电器是程序控制回路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通用继电器,其外观和工作原理图

2、如图15-1所示,图15-1 中间继电器 (a)外观 (b)工作原理图,在图15-1(b)中, 当线圈得电后,铁芯磁化,吸动衔铁,可使中间触头右边的动断(常闭)触点断开,左边的动合(常开)触点闭合。当线圈失电后,铁芯磁力消失,在弹簧力的作用下,衔铁复位,于是,被吸合的动合(常开)触点重新松开,被断开的动断(常闭)触点重新闭合,恢复到原始状态。 中间继电器的动合(常开)、动断(常闭)触点有一对、两对、四对等多种形式。当继电器的电磁线圈得电后,同一个继电器所有的动断触点将同时断开,所有的动合触点将同时闭合;当继电器的电磁线圈失电后,所有的动合和动断触点又会同时恢复到原始状态。所以,一个有多对触点的

3、继电器,其动合、动断触点可同时控制多条线路的接通和关断。如果触点不够,还可以采用继电器并联的方法加以实现。,中间继电器线圈及触点的图形符号如图15-2所示。,(a) (b) (c) 图15-2中间继电器线圈及触点的图形符号 (a)线圈, (b)动合(常开)触点, (c)的动断(常闭)触点,(2) 时间继电器 时间继电器和中间继电器一样,也都有动合(常开)和动断(常闭)触点。但是时间继电器经过一些机械手段或电子元器件处理之后,可以延长动合(常开)和动断(常闭)触点的的吸合和断开时间,而且延时时间可调,精度也很高。 时间继电器有两种:一种是得电延时继电器,一种是失电延时继电器。,1) 得电延时继电

4、器 所谓得电延间继电器,就是继电器线圈得电后,动合(常开)触点延时闭合,动断(常闭)触点延时断开;当继电器线圈失电后,继电器没有延时作用,就如同普通的中间继电器一样,正常回复原位。 人们常说,“得电延时继电器:得电时延时,失电时正常工作”,就是这个意思。 得电延时继电器线圈和触点的图形符号如图15-3所示。在图15-3(b)、(c)中,半圆的凹面就是延时动作的方向。,图15-3 得电延时时间继电器线圈和触点的图形符号 (a)线圈、(b)得电延时动合触点、(c)得电延时动断触点,2) 失电延时继电器 失电延时继电器与得电延时继电器的工作状态正好相反:当继电器线圈得电时,如同普通的中间继电器一样,

5、没有延时作用;当继电器线圈失电后,动合(常开)触点延时断开,动断(常闭)触点延时闭合。也即人们常说的:“失电延时继电器:失电时延时,得电时正常工作”。 失电延时继电器线圈和触点的图形符号如图15-4所示。在图15-4(b)、(c)中,半圆的凹面也是延时动作的方向。,图15-4 失电延时时间继电器线圈和触点的图形符号 (a)线圈、(b)失电延时动合触点、(c)失电延时动断触点,(3) 常用的控制按钮 控制按钮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人工发信元件,在各种控制电路中,常利用手动控制按钮来启动或关断控制电路 控制按钮的种类非常多,然而在动作形式上主要表现为两种:一种是不闭锁,松开控制动作后能自动复位的手动

6、按钮;一种是可闭锁,松开控制动作后不能自动复位的手动按钮其图形符号如图15-5所示,图15-5手动按钮的图形符号 (a)能自动复位(不可闭锁)的动合(常开)按钮 (b)能自动复位(不可闭锁)的动断(常闭)按钮 (c)不能自动复位(可闭锁)的手动按钮,(4) 行程开关 行程开关又称为限位开关或位置开关,是电气程序控制系统中最重要的位置发信元件。 行程开关的种类也非常多,从基本的接线端子看,最常用的有两种:一种是有中间触头的三接线端行程开关;一种是没有中间触头,动合触点和动断触点被分开的四接线端行程开关。其结构原理图如图15-6所示。行程开关触点的图形符号如图15-7所示,图15-6行程开关结构原

7、理图 图15-7行程开关触点的图形符号 (a)三接线端行程开关 (a) 动合(常开)触点 (b)四接线端行程开关 (b) 动断(常闭)触点,5.1.2电气回路的基本绘图原则 电气回路的基本绘图原则如下: (1) 电源线。 电源线是电气回路图中的两条主线,也称为母线。 两条电源线可以水平绘制,也可以垂直绘制。水平绘制时上 “+” 下 “-” ,垂直绘制时左 “+” 右 “-”。所有电气元件的图形符号绘制在两条电源线之间,组成一个完整的电气回路图。 (2) 电气元件布局 电源线水平绘制时,布局顺序应在两条电源线之间从左到右,常称为水平布局。电源线垂直绘制时,布局顺序应在两条电源线之间从上到下,常称

8、为垂直布局。 (3) 触点的状态 电气元件的全部触点都必须按“非激励”状态(即在非触发状态下)绘制。,(4) 触点的排放 电气元件触点的图形符号要依据 “左开右闭和下开上闭”的原则绘制,且开、闭口朝向为”+”电源线方向。 “左开右闭和下开上闭”就是触点符号垂直绘制时,导线左侧为动合 (常开) 触点,右侧为动断 (常闭) 触点;触点符号水平绘制时,导线下方为动合 (常开) 触点,上方为动断 (常闭) 触点。 (5) 连接线 所有连接线应尽可能用直线两线若“十”字交叉,而且两线相连,则必须在连接点绘上实芯小圆点“”。 (6) 负载 各种负载(如继电器线圈、电磁换向阀线圈、指示灯等)是输出元件,要绘

9、制在在水平布局电路的下侧(或垂直布局电路的右侧)。 (7) 标注 图形符号旁都要标注相应的字母;在“+”电源线外侧要按布局顺序标注线号 。,5.1.3电气控制的基本电气回路 (1) 是门电路(YES) 是门电路就是一种输出与输入完全同步的最为简单的开关通、断电路。 是门电路如图15-8所示。负载较小时可由按扭直接驱动,如图15-8(a)所示;负载较大时可通过继电器间接驱动,如图15-8(b)所示。,图15-8是门电路,(a) (b),图15-8是门电路的辑表达式为: (a)HL = SB1 (b)HL = K = SB1 反映是门电路逻辑状态的真值表如图15-9所示.。是门电路的“控制状态时序

10、逻辑图”如图15-10所示。 如果有了是门电路的“控制状态时序逻辑图”,反过来,也很容易复制出是门电路图。,图15-9 是门电路真值表 图15-10是门电路的“控制状态时序逻辑图”,(2) .或门电路(OR) 或门电路通常是由多个动合(常开)手动按扭组成的并联电路,只要多个动合(常开)手动按扭中一个有输入信号,就会有输出信号,其控制电路如图15-11所示。 图15-11的或门电路逻辑表达式为: HL = K = SB1+SB2+SB3 反映图15-11或门电路逻辑状态的真值表如图15-12所示。,图15-11 或门电路 图15-12 或门电路真值表,(3) 与门电路(AND) 与门电路通常是由

11、多个动合(常开)手动按扭组成的串联电路,只有当多个动合(常开)手动按扭中的所有按扭同时有输入信号,才会有输出信号,其控制电路如图15-13所示。 图15-13与门电路的逻辑表达式为: HL = K = SB1SB2SB3 反映图15-13与门电路逻辑状态的真值表如图15-14所示。,图15-13与门电路图 15-14与门电路真值表,(4) 继电器自保持电路 常见的继电器自保持电路如图15-15所示。,图15-15继电器自保持电路 图15-16继电器自保持电路的 “控制状态时序逻辑图”,在图15-15中,按下SB1,继电器K的电磁线圈得电,同时,与SB1并联的继电器动合(常开)辅助触点K被吸合。

12、于是,继电器K的电磁线圈可经两条线路同时得电:一条经按扭SB1,一条经与SB1并联的继电器辅助触点K 。 松开手动,虽然按扭SB1被断开,但是,继电器的电磁线圈仍可通过自身的辅助触点K继续保持得电状态,所以称为自保持电路。 按下SB2,继电器K的电磁线圈失电,继电器的动合(常开)辅助触点K随之断开,自保持电路的自保持状态消失。 在继电器自保持电路中,SB1为启动触点;与启动触点并联的继电器动合(常开)辅助触点K为自保或自锁触点;SB2为关断触点。,图15-15继电器自保持电路的逻辑表达式为: HL = K = (SB1+ K)SB2 图15-15继电器自保持电路的“控制状态时序逻辑图”如图15

13、-16所示。 如果有了继电器自保持电路图的“控制状态时序逻辑图”,反过来,也很容易复制出继电器的自保持电路图。 自保持电路可以通过短启动信号,保持长期通电,对启动信号具有“记忆”功能;当关断信号出现,自保持状态消失,自保持电路也不会自启动。自保持电路的这种特性使其在各种起、停和需要“记忆” 的控制电路里被广泛的使用。,(5) 继电器互锁电路 继电器互锁电路如图15-17所示,图15-17 继电器互锁电路,在图15-17中,按下SB1,继电器K1的线圈得电,处工作状态。同时,继电器K1的互锁触点被关断,继电器K2被锁住,完全不能启动。只有继电器K1的关断按扭SB3发出关断信号,使继电器K1的互锁

14、触点重新接通后,继电器K2才能启动。 图15-17继电器互锁电路的逻辑表达式为: K2 = (SB2+K2) SB4 K1 = (SB2+K2) SB4 (SB1+K1) SB3 在机械设备的程序动作过程中,有的动作步骤需要相互制约,通常都会用到继电器互锁电路。,(6) 延时电路 很多机械设备的工作流程较为复杂,各工序之间需要按一定的时间相互配合,这样的工作状态通常都需要利用延时电路来实现。 延时电路的延时触点有四种控制状态,即:一,得电延时继电器的动合(常开)触点延时闭合;二,得电延时继电器的动断(常闭)触点延时断开;三,失电延时继电器的动合(常开)触点闭延时断开;四,失电延时继电器的动断(

15、常闭)触点延时闭合。 得电延时继电器触点延时闭合和延时断开的控制电路和“控制状态时序逻辑图”如图15-18和15-19所示。 失电延时继电器触点延时断开和延时闭合的控制电路和“控制状态时序逻辑图”如图15-20和15-21所示。 延时继电器线圈和触点的动作状态完全不同,在绘制延时电路的 “控制状态时序逻辑图”时要予以注意。,15-18得电延时电路图 图15-19得电延时电路的 “控制状态时序逻辑图”,图15-20失电延时电路图图 15-21失电延时电路的 “控制状态时序逻辑图”,5.2 电气控制状态时序逻辑图 在气、液传动程序电控系统中,程序动作的全过程是一个逻辑动作过程。逻辑过程可以用逻辑代数式、真值表、卡诺图、时序逻辑图、语句等多种方式描述。本章均采用“电气控制状态时序逻辑图”来描述整个程序动作的逻辑过程,并根据“电气控制状态时序逻辑图”逐步复制出系统的“电气控制回路图”。 和气动程序气控系统一样,气、液传动程序电控系统主要也是由气、液动力回路和电气控制回路组成的,其中,气、液动力回路的主控元件是电磁换向阀(常称为主控电磁换向阀),主控电磁换向阀的的电磁线圈(常称为主控线圈)的每一次得电都直接驱动着气、液传动程序电控系统中的每一个动作步骤。所以,将各主控线圈的“电气控制状态时序逻辑图”及“控制电路”按照系统的动作顺序联接起来的,即是全系统整个程序动作过程的基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