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解析.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556261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1.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第二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第二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第二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第二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解析.(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萨伊定律 “供给自动创造需求” 不会出现生产过剩的现象,生产还能达到最高的水平,达到充分就业状态。,凯恩斯定律 生产和收入水平决定于总需求 1929-1933年经济大萧条,第一节,均衡产出,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假设:,1.企业投资是自发的或外生的,即不随利率和产量而变动。 2.不考虑利息率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3.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制度均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 4.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为零。 5.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不变。 潜在的国民收入:利用社会上一切资源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劳务的最大量值,即实现了充分就业,资源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既无闲置也无浪费时

2、的国民收入。,均衡产出,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出或收入,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两部门经济的均衡产出或收入可表示为:y=E或y=c+i,均衡产出或收入的条件也可表示为:i=s,450,IU0,y,E,AE,B,O,100,IU0,100,第二节,凯恩斯的消费理论,一、家户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1消费函数 凯恩斯认为:在影响消费众多因素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就是收入。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多,且增加幅度越来越小。 消费和收入的这种关系称做消费函数或消费倾向,可用公式表示为:c=f(y),边际消费倾向 MPC=c/y MPC=dc

3、/dy,平均消费倾向 APC=c/y,APC、MPC都是递减的,但APCMPC; 0MPC1,APC有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1。,a常数、自发性消费 b常数、边际消费倾向 by引致消费,线性消费函数: c=a+by,2储蓄函数 假设收入全部用于储蓄和消费,即y=c+s或s=y-c。 储蓄和收入的这种关系就是储蓄函数,可用公式表示为:s=f(y),边际储蓄倾向 MPS=s/y MPS=ds/dy,平均储蓄倾向 APS=s/y,APS、MPS都是递增的,但APSMPS; 0MPS1,APS有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0。,a常数、自发性消费 b常数、边际消费倾向 1-b边际储蓄倾向,线性储蓄函数: s=y

4、-c =y-(a + by) =-a+(1- b)y,3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y=c+s APC、MPC随收入增加而递减,但APCMPC。 APS、MPS随收入增加而递增,但APSMPS。 APC+APS=1且MPC+MPS=1,二、家户消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社会消费函数是家户消费函数的总和,但并不是家户消费函数的简单加总,还要考虑一些限制条件。 1.国民收入的分配。 2.政府税收政策。 3.公司未分配利润在利润中所占比例。,第三节,两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一、国民收入的决定,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法(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 y=c+i c=a+by i为常数 y=(a+i)/(1-b),计划投

5、资等于计划储蓄法(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 i=s s=-a+(1-b)y y=(a+i)/(1-b),二、国民收入的变动,1.消费、储蓄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 储蓄减少,消费增加,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增加;储蓄增加,消费减少,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减少。 “节俭的悖论” 2.投资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 储蓄-漏出 消费、投资-注入,蜜蜂的寓言,过去有一个蜜蜂王国,一度因繁荣昌盛而名震天下。开始,王国的蜜蜂贪图享受,任意挥霍。为了满足一部分蜜蜂无穷无尽的欲望,大批蜜蜂日夜劳作,制造了很多精巧的产品。街上商品琳琅满目,行人摩肩接踵,一片兴旺景象。王国国库充盈,国力强盛,天下无人敢敌。 后来,蜜蜂崇尚节俭

6、,鄙弃奢侈。商人们不再去远方追逐利润,工人们因商品无人购买而告别倒闭的工厂。人们赞美节约,赞美家中的储蓄。街道越来越冷落,经济越来越萧条,王国越来越衰弱。最后,外敌入侵,蜜蜂国破家亡、四处逃遁。,中国高储蓄、低消费的原因,第一,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崇尚节俭的消费传统和观念,这会导致中国消费意愿相对较低。 第二,贫富差距的扩大。收入越来越多地聚集在少数人手中,而富人边际消费倾向比较低,这会促使增加的收入大部分转化为储蓄。 第三,居民对未来生活保障信心不足,当前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小。由于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老百姓在医疗、教育、住房和养老等方面的支出压力重、支出不确定性大,这直接导致居民消费意愿降低

7、,储蓄意愿增强。,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的衰退,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在多年迅速增长和极度繁荣之后经历了长期衰退。由于日本经济的长期增长以及日本企业采用终身雇佣制等因素,日本历史上的失业率是极低的,但这次失业率却从1990年的2%上升到1998年的4%。在1990年以前的20年中,日本的工业生产翻了一番,但1998年和1990年的GDP仍然一样,实际GDP停滞,有时甚至还下降。 造成日本经济衰退的原因之一是消费支出的减少。这部门归因于股票价格的大幅度下降。在日本,1998年的股票价格不到10年前达到的顶尖水平的一半。与股市一样,日本的土地价格在90年代崩溃之前的80年代也是天文数字。当股

8、市和土地价格崩溃后,日本公民眼看着自己的财富都消失了。而财富和收入的减少使得人们减少了消费支出。,造成日本经济衰退的又一原因是投资支出的减少。这部分归因于银行系统出现的“信用危机”。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泡沫经济的破灭,银行陷入了困境,并加剧了经济活动的衰退。80年代日本银行发放了许多以股票或者土地为担保的贷款。当这些抵押品价值下降之后,债务人开始拖欠自己的贷款,从而使银行形成了大量的不良贷款。以商业银行为例,截至2002年3月底,美国高盛公司估计日本金融机构持有的不良资产为236万亿日元。这种旧贷款的拖欠减少了银行发放新贷款的能力,所引起的“信用危机”使企业为投资项目酬资更难,从而压低了投

9、资支出。,三、乘数理论,乘数:总需求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增加量与引起这种增加量的总需求增加量之间的比率。 可用公式表达为:k=y/AE 如果是投资增加,其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我们称为投资乘数,即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 可用公式表达为:ki=y/i,投资增量与收入增长对照表,已知:i=100,b=0.8,y=i+(ib)+(ibb)+ (ibbb)+ =i(1+b+bb+bbb) =i1/(1-b) ki=y/i=1/(1-b) ki=y/i=y/(y-c)=1/(1-c/y)=1/(1-MPC)=1/MPS=1/(1-b) dy=

10、dc+di=(dc/dy)dy+di=bdy+di ki=dy/di=1/(1-b),经济生活中的乘数效应,在华盛顿,经济萧条的打击来得如此之快,以致没有人知道它是如何发生的。前一天我们还在享受牛奶加蜂蜜,第二天就只有馊了的乳酪和食品补贴券。 这里有一种解释。 在华盛顿的一个郊区,弗吉尼亚州汤姆卡特市,雪佛兰汽车公司的一位推销员霍夫伯杰给利特尔顿男式服装专卖店的老板利特尔顿先生打电话,告诉他:“好消息,新的诺娃型汽车到了,我给你和你妻子留了一辆。” 利特尔顿说:“霍夫伯杰,我不能要了,我和妻子正在闹离婚。” “非常抱歉,”利特尔顿接着说,“我今年买不起新车,和妻子离婚后,能买一辆自行车就很幸运

11、了。”,霍夫伯杰挂断了电话。几分钟后他的电话铃响了起来。 “我是油漆匠比得切克”,电话那边的人说,“你想什么时候开始油漆房子啊?” “我改变主意不准备漆房子了。”霍夫伯杰回答说。 “但我已经定了油漆”,比得切克说,“你为什么要改变主意?” “因为利特尔顿要离婚,买不起新车了。” 当天晚上,比得切克回到家,妻子对他说,“从格拉德斯通电视机商店购买的新彩电到了。” “把它退回去”,比得切克告诉妻子。,“为什么?”她质问道。 “由于利特尔顿要离婚,霍夫伯杰不准备漆房子了。” 第二天,比得切克夫人把电视机装进箱子拉回到了格拉德斯通的电视机商店:“我们不想要了。” 格拉德斯通先生脸沉了下来,马上打电话给

12、他的旅行代理商桑得斯托:“你给我安排了去维尔京群岛度假的计划吗?” “是啊,票都出好了。” “取消掉,我不去了。比得切克刚把彩电退回来,因为霍夫伯杰没能把车卖给利特尔顿。利特尔顿正在闹离婚,他妻子拿走了他全部的财产。”,桑得斯托撕碎了飞机票,去见他的银行家格里普肖蒙:“这个月我没法还贷款,因为格拉德斯通不去维尔京群岛了。” 格里普肖蒙非常愤怒。当鲁道梅克来为他餐馆的新厨房借款时,格里普肖蒙给他泼了一股凉水:“桑得斯托都没还他借的钱,我怎么能借钱给你?” 鲁道梅克打电话给工程承包人伊格尔顿说他付不起新厨房的费用。伊格尔顿随即解雇了八个人。这时,通用汽车公司宣布给新车型打折。霍夫伯杰立刻打电话给利

13、特尔顿:“好消息”,他说,“即使你离婚也买得起新车了。”,利特尔顿说:“我没有要离婚啊,那只不过是个误会,我们和解了。” “太好了”,霍夫伯杰说,“现在你可以买辆诺娃了。” “不行”,利特尔顿说,“店里的生意这么糟糕,我都不知道为什么我还继续开门。” “我没觉得啊”,霍夫伯杰说。 “你没意识到这一个多月我都没看到比得切克、格拉德斯通、桑得斯托、格里普肖蒙、鲁道梅克,还有伊格尔顿吗?如果他们不光顾我的店铺,我这生意怎么做?”,第四节,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一、三部门国民收入的决定,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法 y=c+i+g c=a+byd yd=y-t+tr t常数 tr常数 i常数 g常数 ,计划投资

14、等于计划储蓄法 i+g=s+(t-tr) i常数 g常数 s=-a+(1-b)yd yd=y-t+tr t常数 tr常数 ,上述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可以用下图表示:,c+i+g,c+i+g,c+i,c=a+byd,y0,E,y,s+(t-tr) i+g,i,s+(t-tr),s,y0,E,i+g,y,二、三部门的乘数,政府购买支出乘数,税收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比较以上乘数:kgkt=ktr,平衡预算乘数,第五节,四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一、四部门国民收入的决定,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法 y=c+i+g+(x-m) c=a+byd yd=y-t+tr t常数 tr常数 i常数 g常数 x常数 m=m0

15、+y ,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法 i+g+x-m=s+(t-tr) i常数 g常数 x常数 m=m0+y s=-a+(1-b)yd yd=y-t+tr t常数 tr常数 ,二、四部门的乘数,对外贸易乘数,限制乘数大小的条件:,社会中过剩生产能力的大小 投资和储蓄决定的相互独立性 货币供给量增加能否适应支出增加的需要 增加的收入是否能用于购买进口货物,1.比较相对收入消费理论、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作业:,2.假设某经济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d,投资i=50,政府购买性支出g=200,政府转移支付tr=62.5,税收t=250(单位均为10亿美元)。 (1)求均衡收入; (2)试求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 (3)假定该社会达到充分就业所需要的国民收入为1200,试问:增加政府购买;减少税收;以同一数额增加购买和税收(以便预算平衡)实现充分就业,各需多少数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