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热的测定说课

上传人:命****币 文档编号:107555455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PPTX 页数:13 大小:24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和热的测定说课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和热的测定说课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和热的测定说课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和热的测定说课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和热的测定说课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和热的测定说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和热的测定说课(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目标导航,学习目标 1通过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初步学习化学反应反应热 的测定方法。 2能正确分析测定反应热时误差产生的原因,并能采取适 当措施减小实验误差。,重点难点 1能够通过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加深对中和热概念的 理解。 2熟知中和热测定的原理、实验仪器、用品、实验过程与 操作,减小实验误差的方法。,一、中和反应和中和热,基础知识导学,答案,1中和反应 (1)定义:中和反应是指 ,实质是 。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和水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 (2)实例:将0.01 molL1硫酸与0.02 molL1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离

2、子方程式为: 。,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酸电离产生的,H与碱电离产生的OH结合成H2O,H2SO42NaOH=Na2SO42H2O,HOH=H2O,2.中和热 (1)定义:在 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 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2)注意:酸、碱溶液必须为稀溶液。计量标准必须是生成 水。 (3)对于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反应,中和热基本上是相等的,表示为 H(aq)OH(aq)=H2O(l) H57.3 kJmol1。,答案,1 mol H2O,稀,1 mol,合作探究 1.定义中的“稀溶液”是指小于或等于1 molL1的酸碱溶液,为什么浓度不能过大? 答案 因为溶液浓度过大,混合时会产

3、生溶解热效应而影响中和热的测定。,答案,答案,CH3COOH(aq)NaOH(aq)=CH3COONa(aq)H2O(l) H2 NH3H2O(aq)HCl(aq)=NH4Cl(aq)H2O(l) H3 H1、H2、H3的数值均不等于57.3 kJmol1,为什么?,答案 57.3 kJ的热量是指强酸、强碱在稀溶液中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有弱酸或弱碱参加的中和反应,实验测出的中和热的数值要低于57.3 kJ,因为弱电解质反应时会继续电离,电离要吸热;在Ba(OH)2和H2SO4反应中,除生成H2O外,还生成了BaSO4,这部分反应热应不计在中和热内。即:中和热不包括离子在水溶液中的生成热,物质

4、的溶解热,电解质电离所伴随的热效应。,二、中和热的测定,1.装置及仪器,答案,环形玻璃搅拌棒,温度计,烧杯,2.实验原理 在稀溶液中,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实验中通过测定酸碱中和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计算中和热。 3.实验步骤 (1)在大烧杯底部垫泡沫塑料(或纸条),使放入的小烧杯杯口与大烧杯杯口相平。然后在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或纸条),大烧杯上用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作盖板,在板中间开两个小孔,正好使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通过,以达到 的目的。 (2)用一 量取50 mL 0.50 molL1盐酸,倒入 中,并用温度计测量盐酸的 ,然后

5、把温度计上的酸用水冲洗干净。,答案,保温、隔热及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小烧杯,量筒,温度,(3)用另一个 量取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并用温度计测量NaOH溶液的 。 (4)把套有盖板的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放入小烧杯的 中,并把量筒中的 溶液一次性倒入小烧杯中(不要洒到外面),盖好盖板。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搅动溶液,并准确读取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记为 ,重复(2)(4)操作三次。,答案,量筒,温度,盐酸,NaOH,终止温度,4注意事项 (1)实验中应防止热量散失,如搅拌时应用玻璃棒,而不应用金属棒(丝)搅拌。 (2)加过量碱液使酸完全反应,碱过量对中和热测定没有影响

6、。 (3)数据处理时,相差较大的数据可能是偶然误差引起的,应舍去。,合作探究,答案,1.在实验中,大小烧杯放置时,为何要使两杯口相平,填碎纸条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 两杯口相平,可使盖板把杯口尽量盖严,从而减少热量损失;填碎纸条的作用是为了达到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的目的。 2.酸、碱混合时,为何要把量筒中的NaOH溶液一次倒入小烧杯而不能缓缓倒入? 答案 因为该实验的关键是尽可能减少热量的损失,若动作迟缓,将会使热量损失多而使实验误差增大。,返回,一、中和热测定实验的误差分析 例1 用“偏高”、“偏低”或“不变”填空。 (1)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测得中和热的数值_。 (2)若将环

7、形玻璃搅拌棒改成“铜棒”,测得中和热的数值_。 (3)在实验中用“50 mL 0.5 molL1”的盐酸与50 mL 0.55 molL1 NaOH反应测定中和热,若把50 mL的NaOH改成60 mL,测得中和热的数值_。 (4)最后记录的温度不是最高温度,测得中和热的数值_。 (5)量取NaOH溶液和稀盐酸时,均仰视刻度线,测得中和热的数值_。,重点难点探究,偏低,偏低,不变,偏低,偏高,答案,中和热实验误差分析 测得的数据若不是57.3 kJmol1,产生误差的原因可能有: (1)量取溶液的体积有误差(测量结果是按50 mL的酸、碱进行计算的,若实际量取时,大于50 mL或小于50 mL都会造成误差)。 (2)温度计的读数有误。 (3)实验过程中有液体洒在外面。 (4)混合酸、碱溶液时,动作缓慢,导致实验误差。 (5)隔热操作不到位,致使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而导致误差。 (6)测了酸后的温度计未用水清洗便立即去测碱的温度,会使热量损失而引起误差。,反思归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