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5配套习题:第二章 第一节 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07528921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616.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5配套习题:第二章 第一节 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5配套习题:第二章 第一节 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5配套习题:第二章 第一节 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5配套习题:第二章 第一节 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5配套习题:第二章 第一节 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5配套习题:第二章 第一节 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5配套习题:第二章 第一节 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02 ? ?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 ? 第一节 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课时过关能力提升 基础巩固基础巩固 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平均每年出现较大的气象灾害 24.5 次,其中旱灾 7.5 次,台风 6.9 次,冷冻灾害 2.8 次,高于世界各国的平均频率。据此完成第 12 题。 1 材料主要说明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是( ) A.种类多B.发生频率高 C.分布范围广D.地域差异大 2 我国自然灾害在时间上的分布特点是( ) A.严重期为主 B.平静期为主 C.分布方向呈规律性 D.平静期与严重期周期性出现 解析:第 1 题,材料中指出我国平均每年出现较大的气象灾害的次数高于世界各国的平均频率,说

2、明我 国自然灾害有频率高的特点。第 2 题,我国自然灾害的时间分布特征是平静期与严重期周期性出现。 答案:1.B 2.D 3 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在我国的下列哪个地区最严重? ( ) A.东北地区B.西北地区 C.东南沿海地区D.西南地区 解析:我国西南地区在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下,形成了以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害系统。 答案:D 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自然灾害种类多,主要有:洪涝,盐渍化,暴雨,地震,滑坡,干 旱,风沙,泥石流,低温冷害,冰雪灾害。据此完成第 46 题。 4 从主导性灾害组合类型看,我国东部季风区的主要灾害组合是( ) A.B.C.D. 5 从主导性灾害组合类型看

3、,我国西北干旱区的主要灾害组合是( ) A.B.C.D. 6 从主导性灾害组合类型看,我国青藏高寒区的主要灾害组合是( ) A.B.C.D. 解析:由我国自然灾害地域差异可知,我国东部季风区的灾种有暴雨、洪涝、干旱、病虫害、地震等; 西北干旱区的灾种有地震、沙尘暴、霜冻、盐渍化、干旱等;青藏高寒区的灾种有暴风雪、滑坡、 寒潮、冷害等。 答案:4.B 5.A 6.D 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读“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图”,完成第 79 题。 7 下列自然灾害,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 洪水 干旱 台风 泥石流 寒潮 A.B. C.D. 8 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 A.干旱

4、和泥石流B.台风与干旱 C.洪涝与干旱D.台风与寒潮 9 与其他灾害带相比,灾害带南部分布最为集中的自然灾害是( ) A.干旱B.台风 C.泥石流D.寒潮 解析:第 7 题,紧紧抓住气象灾害发生的圈层大气圈,即可得出答案。第 8 题,洪涝和干旱影响范 围广,持续时间长,加上我国农业所占面积大,因此洪涝和干旱对我国的影响最大。第 9 题,灾害带 南部为我国的西南地区,这里地壳活动频繁,地形崎岖,降水变率大,因此是泥石流频发的地区。 答案:7.A 8.C 9.C 2018 年 5 月,我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 1 109.3 万人次受灾,82 人死亡,8 人失踪,6.6 万人次紧急转移 安置;4 0

5、00 余间房屋倒塌,2.1 万间严重损坏,31.9 万间一般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 203.51 万公顷,其中 绝收 16.25 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 101.3 亿元。据此完成第 1012 题。 10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且严重,主要是因为( ) A.气候类型多样 B.地形复杂多样 C.地域广大、幅员辽阔 D.独特而复杂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环境 11 我国是一个气象灾害多发的国家,台风、寒潮、干旱极其严重,这主要是因为( ) A.幅员辽阔,纬度跨度广 B.多山的地形,气候复杂 C.地势西高东低,海洋气流极易深入 D.独特的地理位置,强大的季风环流 12 中国是陆地地震最多的国家,主要是因为( ) A.

6、陆地面积最广,地质条件复杂 B.山地丘陵广布,地势起伏较大 C.陆地内部断裂构造多,岩浆活动频繁 D.地处两大地震带之间,地壳运动活跃 解析:第 10 题,我国地域辽阔,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加上各地各种各样的社会经济环境,使我国自然 灾害多发且严重。第 11 题,台风、寒潮、干旱等气象灾害与我国地处东亚季风区有关。第 12 题,我 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之间,地震灾害多发。 答案:10.D 11.D 12.D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17 年全国十大自然灾害事件有:四川茂县“624”特大山体滑坡灾害;6 月下旬至 7 月初长江中下游 5 省暴雨洪涝灾害;6 月

7、下旬至 7 月初西南及广西等地严重洪涝灾害;山西内蒙古春夏旱灾;7 月中旬 吉林永吉暴雨洪涝灾害;7 月下旬陕西暴雨洪涝灾害;8 月 8 日四川九寨沟 7.0 级地震;1713 号台风“天 鸽”;贵州纳雍县“828”山体崩塌灾害;10 月上旬皖豫鄂陕等地秋汛。 说明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及成因。 解析: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从材料中可以提取。其形成原因可从我国的自然条件以及自然灾害的相 关性着手分析。 答案:特点:种类多、范围广、频率高、强度大。原因:我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多山的地貌、强烈的地 壳运动,处于不稳定的季风环流控制下。 能力提升能力提升 1 我国东南地区灾害点位多,西北地区灾害点位稀少的主要

8、原因在于( ) A.东南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受灾体多;西北地区受灾体少 B.东南地区人多地少,环境问题多而重;西北地区人少地多,生态脆弱 C.东南地区防灾意识强,西北地区减灾能力强 D.东南地区为季风气候,西北地区为大陆性气候 解析:自然灾害点位是指自然灾害以分散点的形式在空间上的分布,它着重强调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 自然灾害点位不仅与自然灾害的强度有关,而且与受灾体关系密切。 答案:A 2 我国东部地区农业灾情特别严重的原因是( ) 人口众多 耕地集中 农作物播种面积广 灾种集中 A.B.C.D. 解析:该题问的是东部地区农业灾情,而不是人口,所以应排除。从灾种和受灾体上分析可得出正确

9、答案。 答案:C 某年 3、4 月份,我国西南数省(区)遭遇大旱,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部分地区却在准备防洪。据 此完成第 34 题。 3 西南地区发生旱灾的主要原因有( ) 属于湿润区,农业用水量过大 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 属于干旱区,水资源不足 气温较常 年同期偏高,蒸发量大 A.B.C.D. 4 阿勒泰部分地区洪水的形成原因及应对措施有( ) 暴雨引发洪水,建立预警系统 雨季降水形成洪水,修建水库 积雪融化引发洪水,疏浚河道 来自上游的洪水,修堤筑坝 A.B.C.D. 解析:第 3 题,旱灾即水的供给量远小于需求量,西南地区虽位于湿润区,但若 3、4 月份的降水较常年 同期偏少,水的供给

10、量减少;而同期气温偏高,蒸发量大,水分的损失较大,就会导致旱灾。第 4 题,新疆 阿勒泰部分地区冬季积雪偏厚,3、4 月份气温上升,积雪融水量大,因此这里的洪水最可能是由积雪 融化引发的,可以通过疏浚河道、修堤筑坝等措施加以应对。 答案:3.C 4.D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严重的国家之一。据此完成第 56 题。 5 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其中影响地区最广、受灾人口最多、造成损失最大的是( ) A.旱涝灾害B.地震灾害 C.台风灾害D.蝗虫灾害 6 造成我国成灾人口与农业灾情严重的原因主要有( ) 国土面积广大 人口众多 悠久的农业历史状况 自然灾害种类多样 灾害频发 A.B. C.D. 解

11、析:第 5 题,地震灾害、台风灾害、蝗虫灾害在我国的影响范围都不是太大,因此不是我国影响地区 最广、受灾人口最多的自然灾害,据此可判定是旱涝灾害。第 6 题,我国成灾人口与农业灾情严重的 原因与我国的国土面积广大关系不大,其他选项都与我国成灾人口与农业灾情严重有关。 答案:5.A 6.B 7 我国不同地区的受灾体及其致灾因子、危害组合正确的是( ) A.西部牲畜洪涝、干旱、冷冻、风雹掉膘、死亡 B.东部种植业雪灾、旱灾、虫灾、鼠害减产、绝收 C.东部农作物洪涝、干旱、冷冻、风雹减产、绝收 D.西部畜牧业雪灾、旱灾、地震、泥石流掉膘、死亡 解析:我国东部以种植业为主,受灾体主要为农作物,致灾因子

12、主要有洪涝、干旱、冷冻、风雹,危害 主要表现为农作物减产或绝收。 答案:C 读图,完成第 89 题。 我国部分区域雨涝区分布图(19511990 年) 我国部分区域干旱总次数 等值线图(19511991 年) 8 下列说法与我国雨涝区分布图提供的信息不相符的是 ( ) A.沿海和平原地区多雨涝 B.雨涝的分布大体上是由东南向西北减少 C.雨涝与地势高低无关 D.雨涝与离海远近密切相关 9 由我国干旱总次数等值线图可以读出的信息是( ) A.我国西北地区无旱灾发生 B.干旱频次最高的地区是华北平原、华南沿海与西南地区 C.干旱多发区都分布在平原水稻种植地区 D.旱灾发生频次高与水体污染、水资源利

13、用不合理无关 解析:第 8 题,读图可知,雨涝多发生在我国东部地势低平的平原地区,说明雨涝与地势高低有一定关 系。第 9 题,读我国干旱总次数等值线图可知,干旱频次最高的地区是华北平原、华南沿海与西南地 区。 答案:8.C 9.B 10 海南岛和台湾岛属于我国的( ) A.海洋灾害带B.东南沿海灾害带 C.东部灾害带D.中部灾害带 解析:海南岛和台湾岛位于我国的东南沿海,属于我国的东南沿海灾害带。 答案:B 11 与我国东南部相比,西部牧业灾害具有更大的风险和更重的灾情是因为西部地区( ) 草原面积广阔、经济落后 经营粗放,靠天养畜 自然灾害种类多 舍饲、半舍饲养畜 A.B.C.D. 解析:与

14、我国东南部相比,我国西部牧业灾害风险更大,灾情更重的主要原因是草原面积广阔,以靠天 养畜为主。 答案:A 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决定,从 2003 年起,全国高考时间由每年 7 月的 7、8、9 日提前到每年 6 月的 7、8、9 日。这一调整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大部分地区 7 月份的气温总体偏高,自然灾害频发,对考生 复习应考及考试阅卷的组织工作有很大影响,社会各界要求将高考时间提前的呼声日趋强烈。据此 完成第 1213 题。 12 我国大部分地区 7 月份自然灾害频发,对考生复习、应考会产生影响。这里的自然灾害主要 是指( ) A.沙尘暴B.台风C.水灾D.泥石流 13 上述自然灾害近年来频发地

15、区主要是在我国( ) A.西北地区B.西南地区 C.黄河中下游地区D.长江中下游地区 解析:第 12 题,7 月份,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大,易发生洪涝灾害,因此这里的自然灾害主要是指水灾。 第 13 题,比较选项可知长江中下游地区近年来水灾频发。 答案:12.C 13.D 14 下列地区及其易发或多发自然灾害组合正确的是( ) A.东南沿海地区滑坡、泥石流 B.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洪涝 C.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西南地区旱灾 D.华北、西北、西南、华中地震 解析:结合我国各地区的气候、地形等自然环境作答。 答案:B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气象灾害成因示意图”。读图,完成第 1516 题。 15

16、图中甲、乙、丙气象灾害分别是( ) A.春旱、寒潮、沙尘暴 B.寒潮、台风、沙尘暴 C.伏旱、暴雪、沙尘暴 D.伏旱、洪涝、冻害 16 该地区最有可能是( ) A.准噶尔盆地B.东北平原 C.华北平原D.东南丘陵 解析:第 15 题,根据示意图可推出甲为春旱,乙是寒潮,丙为沙尘暴。第 16 题,根据该地区受三种气象 灾害影响,特别是发生春旱,可判断该地最可能为华北平原地区。 答案:15.A 16.C 17 读“我国 B 地自然灾害风险预报和 A 地自然灾害等级预报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说出 A、B 两地区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并分析其原因。 (2)简述我国东部地区自然灾害灾情严重的原因。 解析:由图可以看出,A 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