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章距离测量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526519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8.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04章距离测量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第04章距离测量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第04章距离测量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第04章距离测量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第04章距离测量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04章距离测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04章距离测量(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距离测量,距离测量,4-1 测量距离的仪器和方法 4-2 钢尺量距的方法 4-3 钢尺的检定 4-4 钢尺量距的误差分析 4-5 光电测距仪的原理和构造 4-6 光电测距仪的检测 4-7 光电测距仪的使用和成果计算 4-8光电测距仪的误差分析和精度评定,4-1 测量距离的仪器和方法,一、在工程测量中使用三种距离: 1、斜距(slope distance) 2、水平距离(horizontal distance) 3、垂直距离或高差(vertical distance, height difference),1、钢尺量距(Steel taping),精度 1/1000 - 1/25000

2、2、视距法测距(Stadia tacheometry),精度 1/200- 1/300 3、电磁波测距(Electromagnetic distance measurement, EDM) ,高精度,二、距离测量方法,钢尺量距,视距法测距,反光镜 Reflecting Prism (Reflector),全站仪测距,Total station,4-2 钢尺量距的方法,两种量距尺 (length: 20 m, 30 m, or 50 m) 塑料尺(Plastic tapes) 钢尺 (Steel tapes) 相比于塑料尺,钢尺有以下优点 受温度和拉力(tension)的影响小 使用寿命(lif

3、etime)更长 量距一般使用钢尺,而不使用塑料尺 钢尺量距操作较复杂,不易取得高精度的结果,相比于电磁波测距,钢尺量距精度相对偏低,端点尺,刻线尺,钢尺量距辅助工具(Subsidiary Tools),标杆(Ranging rod ) 测钎(Marking arrow) 锤球(Plumb bob),钢尺使用应注意几点,野外测量(Fieldwork)开始之前,应查看并弄清钢尺的零点处、刻度及标注(Graduations) 所有钢尺具有名义长度(Nominal length) 精密量距要求钢尺必须具有经检定所得到的尺长方程(Tape standardisation formula) 每隔一段时间

4、,应作尺长检定,以得到新的尺长方程,钢尺的尺长方程,在不同的使用条件下,同一把钢尺的长度会随之发生变化,这些影响因素包括 量距时的外界温度(热膨冷缩) 量距时作用在钢尺的拉力 (应力作用) 其它外界环境变化 基于尺长方程,我们可以对量距结果进行改化(Correction),以提高量距精度,尺长方程的形式,lt=钢尺在 tC时的实际长度(Actual length) l0=钢尺的名义长度(Nominal length) l=在标准温度t0C时的尺长改正数(Correction) t=丈量时的温度 (C) t0=钢尺的标准温度,一般为20C a=钢尺线膨胀系数(Coefficient of exp

5、ansion of the tape material ),一般取1.2510-5/C),无拉力因素,要求在量距时使用与鉴定时相同的标准拉力,丈量方法(Measurement Methodology),从精度要求来看 低精度丈量 高精度丈量 (基于尺长方程,需要进行尺长、温度、倾斜等多项改正) 从距离长短来看 直接丈量 (Direct measurement),被量距离 = 钢尺长度,需要使用肉眼或经纬仪(Theodolite)来定线(Alignment),一、平坦地区一般丈量及成果计算,1、以2-3人为一组,需要钢尺一支,标杆三跟,测钎 一组,垂球两个,边定线边丈量,直至终点。丈量 时使用均

6、匀拉力,注意抬平尺子,并使尺子紧靠标 杆,稳定垂球,注意落点(对点),并插测钎。 2、实行全程往返丈量。 当 时,取均值为测量结果。,二、在坡度较大的斜坡上量距,借助垂球,可将整尺段分成若干个小段,2、“斜坡拉链法”:使用经纬仪和花杆,量出斜距Si和竖 直角ai,1、非整尺段的平量,一般分段 到米,三、钢尺精密量距及成果计算,1、精密量距的实施 所能达到的精度,约为1/10000- 1/25000 工具准备及人员组织:检定后的钢尺,经纬仪,拉力计,温度计,水准仪及标尺,标杆,大木桩若干。 人员5-6人 用经纬仪定线,用钢尺概量以确定各分段点。在分段点上打入大木桩(分段应略短于一整尺长),木桩高

7、出地面0.5米以上,并在桩顶钉上一铝片,铝片上刻一十字丝。定线时,使十字丝之一位于被量视线方向。 量测过各桩点间的高差 量距进行:两人读尺,两人拉尺,一人记录并测记温度。每测段读三次(估读到0.5毫米),三次互差小于等于两毫米时取均值,依次丈量各测段。 根据精度要求,测若干测回,2、精密量距的成果计算,精密量距的实测成果中,应加入每测段的尺长改正,温 度改正和倾斜改正。,(1)、尺长改正,(2)、温度改正,(3)、倾斜改正,式中:h 为测段高差,(4)、改正后尺段的实长 被量线段的全长,4-3 钢尺的检定,一、与标准尺比长 1、待检定尺与标准尺具有相同的名义长度(如30m) 2、将它们并排放在

8、地面上(或悬空比较),两尺始 端施加标准拉力( 如98 N),并将两尺终端对齐, 则可在始端的零分划处读出两尺的差值;用温度 计测定温度 3、 计算待检尺的尺长方程,二、与已知基线比长 1、基线的精确长度为d 2、以精密丈量的方法,用待检钢尺测定该基线的名 义长度为 (丈量时对钢尺施加标准拉力) 3、用温度计测定丈量时的平均温度为 4、则待检尺的尺长改正 为:,实例一,已知标准尺尺长方程 待检尺尺长方程推算 在24C时,待检尺的长度为,施加的标准拉力=98 N 现场温度=24c,标准温度为20C,实例二,问题:已知基线长为120.454m,用30m的待检钢尺、在28C 的温度条件下施加标准拉力

9、精密量得该基线长为120.432m, 求待检尺的尺长方程 待检尺在28C时的尺长改正为 则:在20C时待检尺的尺长改正为 故待检尺的尺长方程为,4-4 钢尺量距的误差分析,一、钢尺量距看似简单,但实际操作复杂,没有好的经验, 量距精度将受很大影响 二、误差来源 1、尺长误差:具有累积作用,在一般方法量距中,当 尺长误差小于尺长的1/10000时,可不进行改正, 否则,应作尺长改正 2、钢尺不水平引起的误差:使距离量大 3、定线误差:非直线,而为曲线,使距离量大 4、拉力误差:大于或小于标准拉力时,使距离量小或 量大,与标准拉力相差62N时,对尺长影响为 1/10000,5、温度变化引起的误差:

10、当温度变化为8C时,可使尺 长变变化1/10000。在一般方法量距中,当温度小于 8C时,不做改正,否则应作温度改正 6、对点与投点误差,估读与插钎误差:均具有的偶然性 7、风的影响:风吹可使钢尺旁向弯曲,这种影响将距离 量长,该误差具有累积性质 8、错误:计错整尺段数、读错数、记录错误等,4-5 光电测距仪的原理和构造,“电磁波测距(Electromagnetic Distance Measurement, EDM)”的概念是由瑞典的Geodimeter Inc.公司于上世纪50年代率先提出来的 电磁波测距仪(EDM instruments)的出现,使距离测量变得更容易、更精确(相对于钢尺测

11、距来说) 早期的测距仪体积庞大、笨重、复杂、昂贵 随微电子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测距仪变得轻巧、性能大为改善、价格逐渐降低,目前其应用已相当普遍,电磁波往返传播,反光镜 Reflecting Prism (Reflector),反射棱镜,一、测距仪分类,1、按测距方式分 脉冲式,以激光(Laser)作光源 相位式,以红外光(Infrared light)作光源,近来还出现了以微波(Microwave)作能源的微波测距仪 脉冲相位式 2、按最大测程(Maximum range)分 短程:3km以来; 中程:315km 远程:15100km; 超远程:100km 3、按构造分 组合式(测距仪+经纬仪

12、),一般称光电测距仪器; 整体式,称全站仪,二、测距仪的构造 1、组合式:测距头+经纬仪,组合式实例,Total Station (全站仪) -电子经纬仪与测距仪的无缝结合(seamless integration),2、整体式:全站仪,相对于组合式测距仪,全站仪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 因三轴合一,仪器结构更紧凑 使测距、测角结果自动显示 仪器操作简便 内置微处理器和相关软件包,通过全站仪的操作键盘完成相关计算,如相关改正、水平距离计算、高差计算、三维坐标计算等 可与计算机通讯、进行数据传输 已在线路勘测、土木工程放样等中广泛采用,博飞,Leica,Leica,Topcon,Nikon,3、全站仪

13、和光电测距仪的附件,(1)、电源:一般为一个电池,6-12伏。 (2)、反射镜:为无定向棱镜(三面互为直角的四 面体),能保证入射光线与放射光线相互平 行。由一块或多块组合以适应不同测程和信 号强弱。 (3)、数据记录器:全站仪上都有这种装置配置。,在工程测量中,经常使用的是中、短程、以红外光作光源的相位式测距仪 因相位式测距仪的体积小、重量轻、测距精度高,在土木工程勘测中已被广泛使用,下面将重点介绍相位式测距仪的基本原理 本章将“光电测距”与“电磁波测距”同等看待,三、相位式测距仪的基本原理,1、电磁波基本知识回顾,通过测量光波往返传播时间, 距离可按下式确定 :,S=待测距离(一般为斜距)

14、 c=光速 (299792.50.4km/s) t=双程传播时间,如果测时精度为110-7s, 则距离误差为15m,因此,测距仪采用间接测量时间的相位式测距法,2、相位式测距仪一般使用调制光波,测距波(Measuring wave),低频信号 载波(Carrier wave),高频信号 调制波(Carrier wave modulated by measuring wave),如:砷化镓二极管产生近红外光,易于调制,低频波在大气中传输时、信号衰减(Signal attenuation)较严重,为防止过分衰减,可通过 显著加大发射器的尺寸(a huge-size transmitter) 或增加

15、发射能量(high power of transmitter) 高频波信号衰减较轻,但相位量测不准确 为便于相位量测与保证回波信号强度,且降低仪器体积与制造成本,合理的解决方案是:调制(高频波搭载低频测距波) 发射 返回并接收 解调(提取出低频测距波),3、光波的调制,4、相位式测距的本质,通过测量光波发射时与返回时的相位差或者说相位延迟,距离可被确定 式中:,5、量测相位延迟基本流程,6、整周波长个数的确定,此问题也被称为整周模糊度(Ambiguity)确定问题 相位式测距仪靠发射多种频率(Multi-frequency)的测距波来解决模糊度问题 高频测距波负责测定微小距离,称精测尺 低频测

16、距波负责测定较大距离,称粗测尺 实际上,多频率或称为多尺度的概念应用很广泛,如我们的手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时针走得最慢,测大数(小时) 分针走得较快,测相对小的数(分) 秒针走得最快,测最小的数(秒),Think over,多频率测距举例,一段距离使用了两种频率来测定 f1=15 MHz f2=150 KHz 如果各频率上所得到的可测相位延迟分别为: n1=0.698(周) n2=0.387(周) 问题: 已知要测定的距离小于1km,准确距离是多少呢?,求解,对于粗测尺: f2= 150 KHz, 2/2=1 km 因为待定距离 1km, 则 n2=0 因为n2=0.387,则粗测距离=0.3871000=387m 对于精测尺: f1= 15 MHz, 1/2=10 m, n1未知 因为n1=0.698,则精测距离=0.69810=6.98m 由于测相精度为一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