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起源及原核和原生生物多样性进化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107521026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2.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命起源及原核和原生生物多样性进化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生命起源及原核和原生生物多样性进化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生命起源及原核和原生生物多样性进化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生命起源及原核和原生生物多样性进化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生命起源及原核和原生生物多样性进化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命起源及原核和原生生物多样性进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命起源及原核和原生生物多样性进化(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8章生命起源及原核和原生生物 多样性的进化,一、生命的起源 二、原核生物多样性及其进化 三、非细胞性生物-病毒 四、原生生物多样性及其进化 重点:生命的化学进化过程,病毒的结构特点、增殖过程,原核生物、原生生物界的结构特点。,一、生命的起源,1.有关生命起源的假说和争论 (1)神创论上帝创造万物,最后造成人。 它将生命起源这一科学命题划入神学领域,是不科学的。 (2)灾变论每一次灾变后,旧生物被毁没,新 的生物又被上帝重新创造出来。 (3)自然发生论生物是从非生物环境中自然发生出来的。 如:腐草化萤、腐肉生蛆、淤泥生鼠,一、生命的起源,(4)宇生论地球上的生命来自宇宙空间别的星球。 196

2、9年9月,澳大利亚麦启逊附近落下一块陨石,从碎片成分分析中检出了天然型的氨基酸等。 (5)广为接受的生命起源学说 新的自然发生学说 1924年苏联生物学家奥巴林发表专著。 按照这个学说,生命是在长时期宇宙进化过程中发生的,是宇宙进化的某一阶段无生命的物质所发生的一个进化过程,而不是在现在条件下由非生命的有机物质突然产生的。生命起源前,经历了地球进化、生命的化学进化、生物进化。 所以,生命起源大约发生在距今4535亿年间,2.生命的化学进化,(1)从无机分子生成有机分子 甲烷、氨、硫化氢、氰化氢、水蒸汽等等 紫外线 太阳辐射 提供能量 闪 电 火山爆发 合成一些简单的 光、热 雷鸣电闪 有机化合

3、物 有机酸、氨基酸、核苷酸、单糖、脂类等等 支持证据:1953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研究生S.Miller(米勒)的模拟试验。 1969年9月澳大利亚麦启逊落下一块陨石,从碎片成份分析中找到氨基酸、嘧啶、脂酸等。,(2).从有机小分子合成生物大分子,在原始海洋的岸边、岩石、粘土的表层或像 湖泊样的小水体中,氨基酸、核苷酸等有机小分 子沉积,吸收能量,通过溶液聚合或浓缩聚合的方式生成原始的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 美国福克斯(F.FOX)试验证实: 将氨基酸混合物倾倒在160oC200oC的热砂或粘土上,水分蒸发,氨基酸浓缩并化合生成类蛋白质分子。,(3).从生物大分子生成多分子体系- 非细胞形态原

4、始生命的诞生,蛋白起源说(奥巴林的团聚体学说) 生物大分子主要是蛋白质溶液和核酸溶液,合在 一起时,可形成团聚体小滴,这就是多分子体系,它 具有一定的生命现象。 混合 白明胶(蛋白质)阿拉伯胶(多糖) 团聚体(小滴), 福克斯的微球体学说,最初实验: 类蛋白质 微球体 浓缩,微球体的性质,(1)直径1m2m(相当于细菌大小); (2)可吸纳周围环境的脂类,并形成膜状结构; (3)膜表现选择透性,反映渗透压的变化; (4)吸纳周围环境中蛋白质分子,微球体可“增长” 和 “ 繁殖”。,(4).从多分子体系进化为原始生命,无论哪一种多分子体系(团聚体或微球体), 如果具备以下特征的综合,那么,原始生

5、命就诞 生了。,(a)具有脂双层膜围成的与周围环境隔开的含水囊泡。 (b)囊泡内有多种核酸、蛋白质、糖类大分子。 (c)能选择性地从周围环境中吸纳“食物”。 (d)利用“食物”的分解,复制自身一部分起核心作用的 大分子。 (e)囊泡因大分子增多而“生长”和“繁殖”。 原始生命是异养、厌氧的。,DNA RNA 蛋白质体系的可能进化过程: RNA RNA DNA RNA 蛋白质 蛋白质,(5).从原始生命进化到原始细胞,出现原始的细胞膜 原始祖细胞类似于今天的小的支原体。支原 体没有细胞壁,其外围是细胞膜,细胞质中只有 核糖体,只含DNA、RNA和多种蛋白质。它除了 可以在细胞中寄生外,也能在无细

6、胞系统的培养 基中生长、繁殖。体积相当于病毒大小,为细菌 的1/1000,直径约0.1m。,生物进化的过程,原始生命 原始原核生物(原始细菌,异养厌养) 自养原核生物(蓝藻,自养需氧) 真核生物,比原核生物结构、功能复杂 通过有丝分裂增殖真核细胞, 有性生殖要进行减数分裂,生物的几种进化趋势,(1)无细胞结构 有细胞结构 原核细胞结构 真核结构 单细胞结构 多细胞结构 (2)厌氧生物 需氧生物 (3)异养生物 自养生物 (4)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分子生物学研究显示,古细菌与其他原核生物差别很大,应将其从原核生物中分离出来,建立与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并列的分类阶元。Domains (Bacteria

7、, Archaea, and Eucarya),二、原核生物多样性及其进化,真细菌:细菌、蓝细菌、放线菌、 螺旋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 衣原体 原核生物 (prokaryotes) 古生菌,放线菌,细菌的形状,细菌细胞的外表特征可从形态、大小和细胞间排列方式3方面加以描述。细菌的形态极其简单,主要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球菌,杆菌,螺旋菌,自然界中哪种最多?,最多,其次,最少,Streptomyces coelicolor-1,放线菌的形态构造,放线菌的形态比细菌复杂些,但仍属于单细胞。在显微镜下,放线菌呈分枝丝状,我们把这 些细丝一样的结构叫做菌丝,菌丝直径与细菌相似,小于1微米。菌丝细胞

8、的结构与细菌基本相同。 放线菌的菌丝(见右图) 根据菌丝形态和功能的不同,放线菌菌丝可分为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和孢子丝三种。链霉菌属是放线菌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形态特征最典型的类群,其形态如下图所示。 下图:链霉菌的一般形态和构造(模式图),二、原核生物多样性及其进化,35亿年前出现原核生物蓝细菌,16亿年后即19亿年前真核单细胞生物出现 特点:个体小、结构简单、繁殖快、分布广、数量多 进化趋势: 厌氧化能 厌氧化能和 光能自养型 有机营养型 光能自养型 (放氧型) 好氧化能 有机营养型,常见的细菌性传染病,伤寒伤寒杆菌 霍乱霍乱弧菌 白喉白喉杆菌 白日咳白日咳杆菌 细菌性痢疾痢疾杆菌 流行性

9、脑脊髓膜炎脑膜炎球菌 细菌性食物中毒肠胃型:多种细菌 神经型:肉毒杆菌 炭疽炭疽杆菌,三、非细胞性生物-病毒,亚显微 (101000nm) 非细胞结构 专性活物寄生 特殊的增殖特性 只有一种核酸(RNA或DNA),并都有遗传活性。 无蛋白质合成和能量代谢的机制,每一病毒颗粒都是由:一个核酸芯子和一个蛋白质外衣,即衣壳(capsid)所组成。,病毒的增殖过程(嗜菌体),吸附 侵入 合成 装配 释放,病毒学研究的重要意义,病毒是人类传染病的主要病原 据统计,人类传染病大约有70以上是由病毒引起的,其余30由细菌、真菌和原生动物等造成。 病毒病至今没有十分理想的预防和治疗手段,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经

10、济发展。,四、原生生物多样性及其进化,约19亿年发现真核生物化石单细胞真核藻类 真核生物的形成:膜内折、内共生,原始厌氧原核细胞 吞食需氧菌 细胞膜多重内褶 原核复合生物 内褶形成内质网、核膜等 (共生关系) 被吞食的原核生物 演变为细胞器 真核植物 细菌 线粒体 真核动物 真核细胞 真菌 蓝藻 叶绿体 某些原生生物,内共生学说,原生生物界(乌合之众)动物植物真菌中原始种类、难以划分的真核生物。(97年进化理论会议),水生态系统 吞噬取食 运动,原生动物,真核藻类,藻类是一类具有光合作用色素、无根茎叶分化的自养原植体生物。大多单细胞。,其生长期或营养期为裸露的无细胞壁多核的原生质团,又叫变形体。繁殖期形成多细胞的孢子囊构造并产生具有纤维质细胞壁的孢子。 生活方式基本一致的原核生物,粘细菌 真菌菌丝体与藻类共生形成地衣,粘菌类生物,思考题,1.简述化学进化的几个阶段。 2.原核生物、原生生物有什么结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往来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