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精品)相交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07513638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精品)相交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育精品)相交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育精品)相交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育精品)相交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精品)相交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精品)相交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相交线教学设计陆川县沙坡镇初级中学 吕振龙教学内容分析由于本节课的内容在理解上较为容易,因此在本教案的内容安排上,尝试利用“发现法”教学,引导学生自己观察,分析特征猜想结论,然后推理论证。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学习几何的时间太短,理论性的证明,往往使他们觉得枯燥无味,因此根据教材的特点,创设问题情境,让他们自己去发现事物的特性,尝试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会使学生充满极大的乐趣去参与教学活动,课堂的效果将会很好。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表述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性质,并利用它们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2、通过对顶角的推理过程,提高推理和逻辑思维能力;3、通过变式图形的识图训练,提高识图能力。过程与方法经

2、历实际操作,通过观察讨论等活动,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对顶角、邻补角。情感与价值观1、从图形变化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2、认识几何图形的位置美。教学重点对顶角的概念和性质。教学难点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的探索。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剪刀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读一读,看一看教师在铁轨交错的图片中引入课题。师生共同总结: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过了图形的初步知识,知道点、线、面、体的有关知识。今天我们学习与线有关的知识。在我们生活的中,蕴涵着大量的相交线和平行线。那么两条直线相交形成哪些角?这些角又有什么特征?本节我们一起来学习相交线所成的角及它们的关系。2、观察剪刀剪纸的过程,引

3、入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教师出示一块纸片和一把剪刀,表演剪刀剪纸过程,提出问题:剪纸时,用力握紧把手, 把手引发了什么变化?进而使剪刀刃也发生了什么变化?如果把剪刀的构造、学具,看作两条相交的直线,以上就关系到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的问题,本节课就是探讨两条相交线所成的角及它们的内在规律。 二、探究新知1、认识邻补角和对顶角,探索对顶角性质(1)、学生画直线AB、CD相交于点O,并说出图中4个角,两两相配共能组成几对角? 各对角的位置关系如何?根据不同的位置怎么将它们分类?(2)、学生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当学生直观地感知角有“相邻”、“对顶”关系时, 教师引导学生用几何语言准确地表达,如

4、:1和2有一条公共边OC,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1和3有公共的顶点O,而是1的两边分别是2两边的反向延长线.(3)、学生用量角器分别量一量各个角的度数,以发现各类角的度数有什么关系,学生得出有“相邻”关系的两角互补,“对顶”关系的两角相等.三、师生交流概括形成邻补角、对顶角概念师生共同定义邻补角、对顶角.有一条公共边,而且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如果两个角有一个公共顶点, 而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那么这两个角叫对顶角.四、学以致用达标测评11、下列各图中1 、2是邻补角的是( )2、下列各图中1、2是对顶角的是( )五、探究:互为邻补角、对顶角的数量

5、关系已知:直线AB与CD相交于O点(如图),说明1=3、 2=4的理由解:直线AB与CD相交于O点,1+2= 2+3 = 1=3同理可得:2=4归纳新知性质1.一个角与它的邻补角的和等于180 2.对顶角相等.六、例1、如图,直线a、b相交,1=40,求 2、3、 4的度数。a)(1342)(解:3=1(对顶角相等)1=40(已知)3=40(等量代换)2=180-40=140(邻补角的定义)1=1404=2=140(对顶角相等)六、达标测评2(一)选择题:1、下面四个图形中,1= 2一定成立的是( )2、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射线OM平分AOC,若BOD=76则 BOM等于( )A.

6、38 B. 104 C. 142 D. 144 ABCDOE3、如右图直线AB、CD交于点O,OE为射线,那么( ) A。AOC和BOE是对顶角; B。COE和AOD是对顶角; C。BOC和AOD是对顶角; D。AOE和DOE是对顶角。4、如右图中直线AB、CD交于O, OE是BOC的平分线且BOE=50度, 那么AOE=( )度 (A)80; (B)100;(C)130 (D)150。(二)填空题1、一个角的对顶角有 个,邻补角最多有 个,而补角则可以有 个。2、右图中AOC的对顶角是 ,邻补角是 .ACBDE12)O3、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O,AOC=801=30;求2的度数.解:DOB= ,( ) =80(已知) DOB= (等量代换) 又1=30( ) 2= - = - = 七、课堂小结学生小结本课主要知识与收获,在学生互相补充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完善。这一环节类似于一般的课堂总结,但它不应是课堂内容的简单重复,应通过引导学生回顾、总结课堂教学过程,使数学知识系统化、数学思想方法明确化,达到深化、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促进学生科学认知结构形成的目的。八、布置作业:课本第8页2(必做) 第35页2(选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