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精品)瓶子里有多少豆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07513310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精品)瓶子里有多少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育精品)瓶子里有多少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育精品)瓶子里有多少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育精品)瓶子里有多少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育精品)瓶子里有多少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精品)瓶子里有多少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精品)瓶子里有多少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用样本估计总体 瓶子中有多少粒豆子 重庆市合川龙市中学 刘宏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通过抽样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会设计简单的方案收集数据。(2) 通过抽样调查,初步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3) 了解实验也是获得数据的有效方法。【过程与方法】(1) 通过科研实例(调查藏羚羊数量)的引入,使学生学会以数学的角度提出和理解问题,应用统计思想解决实际问题。(2) 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来体验一种在生产和科研中经常用到的“捉放捉”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 通过动人的朗诵引入,激起学生保护藏羚羊的欲望,进而从自身情感需要出发,去获得数学知识与方法。培养学生爱生命(

2、本校是“生命教育特色学校”)、爱数学的情感。(2) 通过简单的方案设计和师生双边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运用统计的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时,体验互动交流精神。(3) 通过实际参与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活动,经历统计的一般过程,感受统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增强学习统计的兴趣,初步建立统计观念,培养重视调查研究的良好习惯和科学态度。教学重难点: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来体验一种在生产和科研中经常用到的“捉-放-捉”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通过富有感染力的朗诵最后一只藏羚羊,激起学生保护藏羚羊的欲望,进而提问:藏羚羊稀有吗?珍贵吗?你想保护他们吗?(连续不间断的提出)保护藏羚羊,就要了解藏

3、羚羊的生存状况,调查她们的种族数量。我们今天通过实验来学习一种调查藏羚羊数量的方法。(二)合作交流 共做实验【课堂实验】 实验名称:瓶子里有多少粒豆子【出示课题】实验步骤:(1)从瓶子中取出一些豆子,记录这些豆子的粒数m; (2)给这些豆子做上记号; (3)把这些豆子放回瓶子中,充分摇匀; (4)从瓶子中再取出一些豆子,记录这些豆子的粒数p和其中带有记号的豆子的粒数n; (5)利用得到的数据m,p,n,估计原来瓶子中豆子的粒数q,q mn/p=m pn (或根据n/p=m/q列方程) (6)数出瓶子中豆子的总数,验证你的估计。 【注意】 1、让学生充分理解“n/p”的含义。理解计算公式,从中体

4、会到“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2、注意让学生体会活动 (3)“充分摇匀”的必要性,可以向学生指出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样本能更好地代表总体。3、各小组通过实验所得到的最后结果可能有所不同,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体会不同的样本可能得到的结果。4、若要得到较准确的数据,可在活动(3)-(5)多做几次,最后求q的平均值。但这种方法本身就是一种估算,不能说是一种准确值。(三)方法应用、迁移提升如何估计一个可可西里某区域里有多少藏羚羊?类比前面的实验,得出方法。【注意】此时可给出“捉-放-捉”方法的名称。例:为估计可可西里某区域内藏羚羊的数量,先捕捉20只给它们作上标记,然后放回;待有标志的藏羚羊完全混合于藏羚羊

5、群后,第二次捕捉40只,发现其中2只有标记,从而估计该区域有藏羚羊约有_只。(四)总结反思 【总结】本节课我们通过动手实验来体验一种在生产和科研中经常用到的“捉-放-捉”的方法,这个方法利用了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实际中常用来估计一个总体的数量,例如估计鱼塘中鱼的条数,森林里某种动物的个数。(五)课后作业1、为了估计池塘里有多少条鱼,从池塘里捕捞了1000条鱼做上标记,然后放回池塘里,经过一段时间,等有标记的鱼完全混合鱼群中以后,再捕捞200条,若其中有 标记的鱼有10条,则估计池塘里有鱼条。2、请每个小组设计一个“调查某物总体数目”的题目;要求:(1)并在过程中可以利用“捉-放-捉”这一方法进行调查。(2)简明地写出操作步骤。实 验 记 录 表小组成员实验内容估计瓶子中豆子的数目试验步骤:(1)从瓶子中取出一些豆子,记录这些豆子的粒数(m= );(2)给这些豆子做上记号; (3)把这些豆子放回瓶子中,充分摇匀;(4)从瓶子中再取出一些豆子,记录这些豆子的粒数(p= )和其中带有记号的豆子的粒数(n= );(5)利用得到的数据m,p,n,估计原来瓶子中豆子的粒数q, q = mn/p=m pn =( )=( )粒 (或根据n/p=m/q列方程)结论:该瓶中有豆子约( )粒;备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