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水3.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512259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水3.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水3.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水3.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水3.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水3.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水3.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水3.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3.3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独立形式分册装订!)用普通水龙头,捧水方式洗脸,半分多钟,洗脸用水量为6千克左右,而用节水水龙头,同样方式、时间,平均用水量仅为1千克。据此回答12题。1材料中体现了水资源合理利用方式中的()A开源 B节流C净化 D淡化2下列生活方式中同上面类似的是()A用淘米的水来洗菜B用淡化后的海水来做饭C采用大的淋浴喷头D利用未经净化的工业废水来洗衣服解析:本题组利用生活中的新型生活用具,考查水资源合理利用的途径和方式。节水水龙头将洗脸的用水量减少,起到了节水的目的,生活中也有类似的做法,如用淘米的水来洗菜、用节水马桶等。答案:1

2、.B2.A联合国粮农组织警告说,二十年内全球三分之二的人口将面临水资源短缺问题。对于缺水日益严重的西亚地区,专家设想“是否可以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据此回答34题。3假如将南极的冰山大量地运往热带地区,以解决淡水资源短缺问题,将会对全球环境产生影响。下列对此问题的讨论,正确的是()A运输中,冰山大量融化,导致海平面持续上升B运输中,改变途经海域洋流的寒暖性质C改变热带缺水地区的环境状况,而南极地区很少发生改变D改变水资源空间分布,可能影响全球水循环和大气环流4若冰山位于南极洲印度洋沿岸,从利用洋流的角度设计运送这座冰山,时间和线路合理的是()A7月,西风漂流西澳大利亚寒流南赤道

3、暖流季风洋流B7月,西风漂流沿非洲大陆东海岸北上C1月,西风漂流西澳大利亚寒流南赤道暖流季风洋流D1月,西风漂流沿澳大利亚西海岸马六甲海峡北上解析:第3题,假如将南极的冰山大量地运往热带地区,就相当于把南极地区的水资源调到热带地区,能够改变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但南极地区的冰川参与全球的水循环和大气环流,大量移走南极冰川势必对其产生很大的影响。第4题,运送冰山应该选在冰川融化最少的季节,7月为南半球最冷月;南极周围有西风漂流流经,顺着大洋环流的流向,合理的线路是西风漂流西澳大利亚寒流南赤道暖流季风洋流。答案:3.D4.A水在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中的运动过程称为社会水循环。读社会水循环概念框架图,完成5

4、6题。5图中甲、乙、丙、丁四处表示自然水系统、外部再利用、废水处理和给水处理,其中乙环节应为()A给水处理 B外部再利用C废水处理 D自然水系统6下述现象的形成与输水环节关联正确的是()A地面沉降取水 B水质型缺水配水C黄河断流内部再利用 D资源型缺水回水解析:第5题,废水收集以后经过废水处理,再进行回收利用。第6题,由于不合理地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的沉降。答案:5.C6.A下图所示区域自南向北年降水量由约200 mm增至500 mm,沙漠地区年降水量仅50 mm。据此回答79题。7图中甲地区夏季降水量最接近()A50 mm B150 mmC200 mm D250 mm8解决该区域农业用水紧缺

5、的可行措施有()引湖水灌溉海水淡化改进灌溉技术建水库调节径流A BC D9甲地区农业发达,其成功之处在于()A提高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B调节了降水的季节分配C调节了降水的年际变化D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解析:由图示区域的经纬度及地名(地中海、死海)可以判断该地区在西亚。第7题,依据相关信息可判断甲地为热带沙漠气候,夏季降水量最接近50 mm。第8题,该区域农业用水紧缺,发展灌溉农业要“开源节流”,切实可行的措施有和,引湖水灌溉和建水库在沙漠地区效果不好。第9题,甲地区农业发达,就是得益于以色列的节水农业技术,故成功之处是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答案:7.A8.B9.D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011题。

6、材料一 去年9月23日至今年2月25日,山东全省降水持续偏少,发生了严重的秋、冬、春三季连旱;2月25日27日,山东省大部地区发生了一次大范围降水过程,全省大部地区旱情基本解除。自2月28日至4月1日,山东全省又有30多天无有效降雨,随着气温快速回升,大风天气增多,旱情发展趋势明显。材料二最新的中国环境质量公报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地表水污染依然严重,七大水系水质总体为中度污染。10要想缓解山东地区的缺水状况,有效的措施是()引长江水进入山东引珠江水进入山东节约用水,减少水污染大量开采地下水开挖入海新河将山东地区的部分居民迁走A BC D11天津市政府决定,将原有的1万亩水稻田改种玉米和小麦,其

7、原因是()A华北地区居民习惯吃面食,大米销售有困难B水稻单产低于玉米、小麦,经济效益较差C华北地区缺水日益严重,而种水稻需水量过多D种植水稻需喷洒农药,会给环境造成污染解析:第10题,山东地区缺水,必须从外面的流域调水,并节约用水,保护水源。第11题,玉米和小麦是旱作物,需水量少。答案:10.A11.C12阅读材料,完成问题。全球水告急!世纪之交的多种传媒整天谈论缺水问题。的确,在人类面临的资源危机中,除能源危机外,最让人担忧的是淡水危机。据预测,到2025年,全世界2/3的人将生活在缺水状态中。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兵分两路分别就海水淡化和坎儿井进行研究,具体如下。第一小组:该小组设计了一个太阳

8、能蒸发海水淡化的方案(如图)。(1)请你说明其设计原理。能否举出类似的例子?(2)海水淡化最主要的意义是什么?第二小组:该小组的同学奔赴吐鲁番。(3)第二小组的同学们,对坎儿井的水源、最大水量出现的时间产生了分歧。有人认为主要来自大气降水,最大水量在夏季;有人认为主要来自融雪,最大水量在春季;有人认为来自河流、湖泊水你的观点是什么?请说明理由。(4)探讨吐鲁番地区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解析:第(1)题,认真读图,注意细节,描述过程:海水受热蒸发遇冷凝结水滴淡水。农业生产中的塑料大棚和这种现象比较接近。第(2)题,比较灵活,围绕水资源分析即可。第(3)题,本区大部分位于内流区,多内流河,结合内流

9、河的水源补给与水文特征去分析。第(4)题,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有开源和节流两方面,结合区域实际,判定措施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答案:(1)玻璃对太阳辐射来说是透明的,但它对海面具有保温作用;海水受热蒸发(淡化)上升遇玻璃冷却凝结,凝结的水滴增大后,在重力的作用下降落到水槽内形成淡水。农业生产中的塑料大棚。(2)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产、生活中重要而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海水淡化可以解决人类现在和将来面临的淡水危机,保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3)新疆地处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水源主要依靠高山冰雪融水,最大水量出现在气温最高、冰雪融水最多的夏季。(4)措施: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合理分配和利用水

10、资源;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发展高效农业;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13下图是扬州市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小区下水道改造前后的管道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污水处理方式影响了水循环的()A下渗环节 B蒸发环节C地下径流环节 D地表径流环节(2)乙图与甲图的区别在于_。下水道改造的目的是_。(3)请你从资源化角度谈谈图示管道改造的积极意义。解析:雨污分流是一种排水体制,是指将雨水和污水分开,各用一条管道输送,进行排放或后续处理的排污方式。第(1)题,图中污水处理方式影响的是水循环的地表径流环节。第(2)题,甲图污水管道与雨水管道合用,乙图污水管道与雨水管道分开使用。下水道改造的目的是减少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量,节约能源,节约水资源。第(3)题,城市管道改造可以实现雨水的资源化,收集的雨水可以用作园林用水、回灌地下水或作盥洗用水等。答案:(1)D(2)雨水管道与污水管道分离减少污水处理量,节约资源(3)可将雨水收集,实现资源化,用作园林用水;回灌地下水,缓解地面沉降;作盥洗用水等。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