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的证教育教学方针知识材料与能力分析学习总结学习笔记资料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107511898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4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的证教育教学方针知识材料与能力分析学习总结学习笔记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教师资格的证教育教学方针知识材料与能力分析学习总结学习笔记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教师资格的证教育教学方针知识材料与能力分析学习总结学习笔记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教师资格的证教育教学方针知识材料与能力分析学习总结学习笔记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教师资格的证教育教学方针知识材料与能力分析学习总结学习笔记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的证教育教学方针知识材料与能力分析学习总结学习笔记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的证教育教学方针知识材料与能力分析学习总结学习笔记资料(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项选择题考点:夸美纽斯:捷克教育家,被誉为“教育学之父”,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提出“泛智教育”和百科全书式的教学,最早提出并论述班级授课制。佩斯泰洛奇: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和”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倡导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赫尔巴特:“现代教育学之父”,普通教育学标志规范教育学的建立,还提出教育性教学原则,还有三大中心“教师”,“教材”,“课堂”。洛克:提出“白板说”和绅士教育。白斑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还完善了绅士教育主张把德行和教育放在首位课程类型:1.分科课程;2综合课程;3.活动课程分科课程:也叫学科课程,

2、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相对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完整性,主导价值在于使得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调理清晰的文化知识。综合课程:组合两门以上学科领域而构成的一门学科,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统一性和内在联系。活动课程:也称儿童中心课程、经验课程,从儿童兴趣和需要出发,以活动为中心的课程,活动课程代表人物是杜威。教师的教学能力:1.教学认知能力:教师对所教学科的定理法则和概念的概括程度,对所教学生的心里特点和自己所使用的教学策略的理解程度。2.教学操作能力:教师在实现教学目标过程中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3.教学监控能力: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积

3、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等。全面发展教育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但是全面发展不代表平均发展,全面发展的同时也要促进个性发展,针对不同学生因材施教。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学观:教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转变;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向”教会学生学习“转变;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向“重结论更重过程”转变;教学从“关注学科”向“关注人”转变。程序教学和合作学习:1.程序教学:一种个别化的教学形式,斯金纳提出的,要将学习的大问题分解为小问题,将其按一定的程序编排呈现给学生,要求学生学习并回答

4、问题,再反馈信息给老师。2.合作学习: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分工的互助性学习。两者不同。教育的文化功能: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2.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3.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4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教师教学工作五个基本环节: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学生成绩的检查和评定。备课的要求三个方面: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写好三种计划:学年教学计划、课题或单元计划、课时计划。培养学生注意力的方法:1.要培养学生对干扰他们的刺激保持镇静的态度;A. 要求学生对干扰他们的刺激保持淡定。B. 加强注意的目的性。C. 加强锻炼学生自我调控和自我管理能

5、力2.培养学生稳定而广泛的兴趣;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做的:A. 培养学生养成随时能把注意力集中于一定事物的习惯;B. 要使学生养成劳逸结合的学习习惯。4.培养学生保持良好的心里状态。做到:A. 培养他们的自信心;B. 拥有好的心情是注意力集中的基础;C. 心情平静有利于注意力集中;5.使学生能分析自己的在注意力方面的优缺点,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德育原则包括:1.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2.疏导原则;3.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4.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的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6.在集体中进行教育原则;7.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有关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

6、活动,产生与人的生产劳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广义的教育:凡是增进人知识和技能、发展人智力、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称作教育,这包括:社会、学校和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教育的本质属性: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他要解决的矛盾:受教育者个体与社会的矛盾,这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有人说凡是能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活动都是教育,这就否定了目的性,因为影响也可能是自发的,只有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才是教育。教育的构成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教育影响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措施(这三点的时候,用辩证的角度去

7、看,即三者既独立又相互联系)。教育的特点:1.是人所持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个体在社会的生存需要。2.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3.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4.在教育这种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之间的矛盾活动。教育的社会属性:1.永恒性: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2.历史性: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不同时期,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每个时期的教育具有自己的特点;3.相对独立性:这体现在三个方面:A.教育具有继承性 B.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C.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继承性:教育是

8、从以往教育发展而来的,与以往教育有渊源关系,因为继承性,在同样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的国家,会有不同特色的教育。B:教育虽然受政治经济制度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但同时又和上层建筑中其他意识形态发生密切的联系,受这些意识形态影响,主要表现在教育观点和教育内容上。C:主要表现在:教育落后与政治经济发展水平,这是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发展起到阻碍的作用;教育领先于政治经济发展水平,这时教育对政治经济起着催生作用。教育的起源:1.神话起源说;2.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19世纪法国的利托尔诺、美国的桑代克和英国的沛西能,他们认为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3.心里起源说:美国教育学家孟禄代表

9、人物,判定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4.劳动起源学说:代表人物苏联米丁斯基、凯洛夫。教育的发展:ONE.原始社会的教育:教育没有阶级性,教育目的是为了生产和社会生活服务;是名符其实的“生活教育”,没有从生产劳动和“原始礼仪”中分离出来,教育活动在生产活动中进行。教育直接为生产和生活服务。2.古代社会的教育:包括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A.中国:4000多年前的夏代,我国就出现学校教育,我国的夏、商、西周出现“痒”,”序”,”校”等施教机构;教育内容为”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西周时期出现了”学在官府”,“政教合一”的现象。B.西方:1.古希腊教育:以雅典和斯巴达两个城邦为

10、代表,斯巴达教育目的在于培养体格强壮的军人和武士;雅典教育目的在于使其子弟具有从事商业和政治活动的综合能力,成为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2.古印度:宗教权威至高无上,教育被婆罗门教和佛家控制,特点是主要表现在宗教教育盛行。3.古埃及: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特点是”以僧为师,以吏为师“。TWO.封建社会教育:A.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发展是我国教育史、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盛况;汉朝时期,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观点;宋代以后,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四书:大学论语中庸孟子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B.西方:西方封建社会出现

11、了两种类型的教育:教会学校和骑士学校。教会学校目的是培养教士和僧侣;教育内容是经过宗教加工的”七艺”(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古代西方学校的特征:1.产生了学校,学校成为统治阶级的工具;2.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3.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还具有等级性;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另外古代学校初步发展,尚未形成复杂的结构体系。THREE.近现代教育(略过)。FOUR.20世纪以后的教育:出现了新特点: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

12、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学科。教育现象包括教育的社会现象和教育的认识现象;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教育学的研究内容就是要阐明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揭示教育的基本规律,为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提供理论支撑。学习教育学的意义:1.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增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自觉性;2.有助于掌握教育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3.有助于了解教育历史,传承思想遗产;4.有助于了解教师职业及其工作环境。教育学的发展:1.中国:学记写于战国时期,作者孟子的学生乐正克,它是中国古代、世界古代

13、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论语,作者孔子,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很注重后天的教育工作,主张“有教无类”,认为教育的目的是把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其教学思想和方法强调“学而知之”,重视因材施教。墨翟的教育思想以“兼爱”和“非攻”为主,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2.西方:苏格拉底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这种教学方法又称“产婆术”。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中,他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他的教育观主要表现在他的著作政治学中,他是历史上第一位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昆体良:古代西方最早

14、的教育理论著作是古罗马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也称论演说家的教育或论演说家的培养)。教育学的创立阶段:这时期的教育思想(人物)培根:英国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了出来,与其他学科并列,为教育学的独立做了重要贡献;夸美纽斯:被誉为”教育学之父”,1632年他发表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他曾经赞誉教师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他的主要观点:他最早提出并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以及教学的原则、方法;他提出要进行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卢梭:代表作爱弥儿,其中一句话”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全坏了“,他倡导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的

15、教育观。康德: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康德。斐斯泰洛奇: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洛克:1.提出”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是来自后天,并且得出结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同时还主张绅士教育。赫尔巴特:他的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他也被誉为“现代教育学之父”。他的观点: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三中心论;提出“四阶段教学”理论;提出了教育性教学原则:“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反过来,我不承认有任何教育的教学。杜威:美国教育家,他的民主主

16、义与教育是20世纪初使用主义教育性的代表人物和作品。他的观点:新的中心论:”儿童中心(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教育及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主张“在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学校及即社会。中国的陶行知,被毛泽东称为”人民的教育家“,他是师从杜威,但提出了不同与杜威的教育思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理论是他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教育学的发展阶段:1.克鲁普斯卡娅的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她是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问题的教育家。2.凯洛夫的教育学,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3.马卡连柯著有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教育,他在流浪儿和违法者的改造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核心是集体主义教育思想。4.中国的杨贤江以李浩吾的化名,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