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同步岳麓历史必修二教材变动新突破讲义:第5单元 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07511797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同步岳麓历史必修二教材变动新突破讲义:第5单元 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同步岳麓历史必修二教材变动新突破讲义:第5单元 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同步岳麓历史必修二教材变动新突破讲义:第5单元 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2020同步岳麓历史必修二教材变动新突破讲义:第5单元 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9-2020同步岳麓历史必修二教材变动新突破讲义:第5单元 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同步岳麓历史必修二教材变动新突破讲义:第5单元 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同步岳麓历史必修二教材变动新突破讲义:第5单元 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课 程 标 准素 养 解 读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1.梳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时空观念)2.辩证认识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唯物史观)3.以相关史料为依据认识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实质。(历史解释)4.人类命运共同体旨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把在经济全球化中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汇合点和利益共同体提到新的历史高度。(家国情怀)知识点一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1进程(1)新航路的开辟开始了经济全球化的过程。(2)进入20世纪以后,特别是90年代以来,经

2、济领域的全球化速度大大加快。2原因(1)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的推动力。(2)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3)两极格局的结束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4)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3表现(1)贸易:国际贸易迅速发展,范围不断扩大,贸易额不断增加。(2)生产:国际分工日趋成熟,分工更加精细,跨国公司成为活跃在世界经济中的主体。(3)资本:生产和贸易的全球化,货币的交换和流动规模日益扩大,速度加快。4意义(1)使经济活动跨越了民族国家的疆界,加强了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2)有效地利用和配置世界各地的资源,提高生产率。(3)为各个国家提供了

3、更多的发展机会。(4)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知识点二问题与展望1存在问题(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2)加剧了世界经济的投机性和风险性,经济危机一旦爆发,其传染性和破坏性都空前增强。(3)环境问题严重,进一步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威胁着人类的生存。(4)加剧了全球范围内文明和价值观的冲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力图推广西方的价值观。2展望(1)全球化的历史趋势是无法改变的,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2)只要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以及国际政治新秩序,对经济全球化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就能够达到世界各国的共同繁荣。全面认识经济全球化史料一某手机生产解读

4、处信息反映了手机生产的地区分工情况。思考(1)史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提示】手机生产的国际化。反映了经济全球化加强。史料二全球外国直接投资额的增长时间数额(亿美元)1980年5201997年4 0001998年4 3004 400解读处信息表明投资数额呈迅速增长趋势。思考(2)史料二中的表格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提示】伴随生产和贸易的全球化,货币的交换和流动规模日益扩大,速度加快。史料三解读注意漫画人物形象与坐标图中发达国家数量等相关要素。思考(3)史料三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什么?【提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发达国家主导下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发展

5、中国家的应对措施1表现(1)贸易自由化:世界市场容量越来越大,各国对世界市场的依赖程度也日益增大。(2)生产国际化:生产要素跨国流动,它不仅对生产超越国界提出了内在要求,也为全球化生产准备了条件,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3)资本全球化:各国金融命脉更加紧密地与国际市场联系在一起,国际投资中资本流动规模持续扩大。(4)科技全球化:它是指各国科技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具体表现为先进技术和研发能力的大规模跨国界转移及跨国界联合研发的广泛存在。2应对措施(1)发展中国家必须积极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2)发展中国家在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要积极采取各种措施,趋利避害。(3)要加强和

6、扩大“南南合作”,争取国际经济运行规则向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方向调整。(4)打破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一、近现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历程基本过程时间推动原因主要表现世界市场雏形出现15、16世纪之交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世界市场基本形成19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商品输出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经济一体化,整体世界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二战”后初期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国际贸易体系(关贸总协定)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20世纪90年代第

7、三次科技革命;两极格局结束;跨国公司区域性经济组织;国际贸易大增;市场经济体制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之间的关系1联系(1)在发展中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共同形成对世界经济、政治及国际关系的影响。(2)区域集团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3)经济全球化则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最后归宿。2区别(1)经济全球化在各地区间发展不平衡,而产生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2)经济区域集团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在当前条件下的具体表现,对经济全球化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课堂小结时 空 坐 标答 题 术 语1.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型交通与通讯工具的出现、两极格局的结束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推广

8、,加快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2.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利弊共存,只有因势利导、趋利避害,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促进世界的共同繁荣。1到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因素包括()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两极格局的瓦解各种国际组织的推动跨国公司的推动作用ABC DD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在经济方面有:科学技术的发展、跨国公司的推动;在政治方面有:两极格局的瓦解、各种国际组织的推动,故都正确,因此选D项。2. 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耐克公司将生产厂搬到日本,20世纪70年代转移至韩国和中国台湾,20世纪80年代迁入中国的广东和福建。

9、这本质上反映了()A美国制造业的衰落B国际分工日益深化C跨国资本全球流动 D区域经济合作加强C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美国耐克公司生产厂不断地搬迁是为了寻求最廉价的劳动力,不能说明美国制造业衰弱,故A项错误;国际分工是指全球生产的各个环节分别由不同国家负责,题目中并未体现,故B项错误;美国耐克公司生产厂的不断搬迁实现了跨国资本的全球流动,故C项正确;根据题意可知,仅仅是生产厂的搬迁,并未出现区域经济合作的加强,故D项错误。3中国很多知名汽车企业以各种形式和世界汽车集团合资,关键技术依赖欧、美、日韩企业。这种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A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日益加深B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C发达国家对中

10、国进行经济侵略D中国汽车企业被外企吞并B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技术落后,经济会要到一定冲击,故B项正确。4右图漫画为杰里本特利等著新全球史中有关经济全球化的内容。其寓意是()平衡的世界经济?A科技发展推动全球化B全球化有一定风险性C全球化造成贫富分化D因势利导参与全球化B漫画中在金字塔的塔尖,支撑起地球,而一个正方体立在地球上,摇摇欲坠,说明全球化有风险,故B项正确。 5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中国从惊呼“狼来了”到现在“与狼共舞”,说明中国()A抑制了全球化的趋势B遏制了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消极影响C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中,机遇和挑战并存D已融入世界大市场中C经济全球化是历史

11、发展的必然,它对于中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只有趋利避害,融入世界,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腾飞。从惊呼“狼来了”到“与狼共舞”反映了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不断深化,故选C项;A、B、D三项均不符合史实。6据统计:20世纪最后三十年,世界最富裕的5个国家的人均收入增长了75%,最穷困的5个国家增长了206%,世界人口增长了15亿,而绝对贫困总数减少了2亿。这说明全球化()A加剧了全球的利益失衡B实质是资本的全球扩张C利于第三世界摆脱贫困D推动了世界整体性进步D从材料数据来看,不仅最富裕国家收入增长,而且最穷困国家收入也在增长,且增长比例超过前者,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资本的扩张,故B项错误;最穷困国

12、家收入虽然增加,但不能证明摆脱了贫困,绝对贫困总人数减少不能证明相对贫困的减少,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的各项数据,能够看出全球化的发展有利于全球范围的发展,故D项正确。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二战”后,为避免各国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实现贸易自由化,关贸总协定(GATT)于1947年建立。关贸总协定是调整缔约国对外贸易和国际经济贸易关系方面的相互权利、义务的国际多边协定。但由于“组织宪章”未通过,所以该协定并不是正式的国际组织。1995年,GATT被世界贸易组织(WTO)所取代。摘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等材料二在20年的时间里,中国的货物出口增长了20多倍,去年达1 510亿美元,中国目

13、前已成为第五大贸易国和第二大外国投资输入国当其他人在编写游戏规则时,一个外向型的中国决不能袖手旁观。一个拥有越来越重要的出口利益的中国决不能没有可靠的、更多的进入全球市场的机会,而这种可靠性只有在多边体制中才能找到。或许更为重要的是,一个依赖于技术和现代化的中国决不能落后于如此迅速的全球化步伐。中国和世界贸易体制(1997年世界贸易组织总部干事鲁罗杰在北大的演讲)(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GATT的宗旨。(2)根据材料二,请您用一句话概括鲁罗杰演讲的核心观点。简要分析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理由。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关键信息“为避免各国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实现贸易自由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即可。第(2)问,材料二中“一个外向型的中国决不能袖手旁观”反映了鲁罗杰主张中国应加入世贸组织;“原因”应从“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离不开中国”两方面分析。答案:(1)宗旨:减少关税与贸易障碍,取消歧视性待遇,促进自由贸易。(2)观点:中国应加入世贸组织。理由:有利于中国经济改革,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及产业升级;有利于扩大就业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扩大出口,利用外资;有利于实施“走出去”战略,参加国际竞争与合作;有利于参与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分享多边贸易体制和经济全球化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