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7.1.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练习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511355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_2018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7.1.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练习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7_2018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7.1.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练习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7_2018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7.1.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练习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7_2018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7.1.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练习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_2018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7.1.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练习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_2018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7.1.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练习新版新人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知能演练提升能力提升1.下列有关青蛙形态结构和生殖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A.皮肤裸露,表面有黏液,可辅助呼吸B.前肢发达,趾间有蹼,能跳跃和划水C.繁殖季节,雄蛙鸣叫,招引雌蛙抱对D.在水中体外受精,幼体蝌蚪用鳃呼吸2.下列动物中,幼体与成体的呼吸方式完全不同的是()A.草鱼B.天鹅C.熊猫D.青蛙3.青蛙是一种常见的两栖动物,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A.雄蛙生殖季节高声鸣叫这是一种繁殖行为,也是一种学习行为B.在生殖季节,雌雄个体有抱对行为它们的受精方式为体内受精C.青蛙有冬眠现象这是青蛙不适应环境的表现D.蝌蚪有鳃,成蛙有肺它们的发育为变态发育4.青蛙的发育属于

2、变态发育是因为()A.幼体到成体在形态结构上发生显著变化B.幼体到成体在生活习性上发生显著变化C.幼体到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显著变化D.幼体到成体在生活习性和形态结构上没有显著变化5.下列有关青蛙生殖和发育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A.蝌蚪用鳃呼吸B.雄蛙鸣叫是为了求偶C.雌蛙产在水中的卵是受精卵D.成蛙水陆两栖,用肺和皮肤呼吸6.下列哪项不是成蛙的特征?()A.能在水中游泳B.能够生活在陆地上C.能够用鳃呼吸D.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7.青蛙发育的先后顺序是()受精卵有尾、用鳃呼吸的蝌蚪有后肢的蝌蚪有前肢的蝌蚪幼蛙成蛙A.B.C.D.8.两栖动物不能完全适应陆地生活的主要原因是()A.

3、肺不发达B.体温不恒定C.生殖和幼体的发育离不开水D.心脏结构简单9.一名同学在调查当地的动物资源时发现当地两栖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比较多,那么当地环境可能是()A.温暖多雨B.常年寒冷C.炎热干燥D.工业城市10.随着社会的发展,导致蛙畸形的可能原因是()A.蛙的天敌增加B.水域环境的缩小C.化肥、农药等的广泛使用使水环境受到严重污染D.蛙的繁殖速度太快11.两栖动物的数量正在逐渐减少的原因不包括()A.对两栖动物的生活环境缺乏保护措施B.捕杀和食用两栖动物C.水资源日益减少D.两栖动物的生活离不开水12.两栖动物在生物圈中的发展经历了由盛到衰的过程,如下表。请你分析并完成下列问题。距今大概的年

4、数两栖动物发展状况环境条件3.45亿2.25亿年种类繁多,是两栖动物发展的繁盛时期气候温暖潮湿,水域密布,食物丰富2.25亿年至今两栖动物走向衰退,种类减少,分布范围小部分地区出现了干旱和沙漠,气候干燥(1)根据上表,分析两栖动物由盛到衰的原因是。(2)适宜两栖动物生存的环境是。(3)环境变迁对两栖动物的繁殖(填“有”或“没有”)影响。(4)我们应当采取哪些措施来保护家乡的两栖动物?13.“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诗句反映了蛙类的生活环境和生殖发育的季节。请回答下列问题。(1)春末夏初,青蛙“咕呱、咕呱”的叫声此起彼伏,这是蛙在鸣叫,这种行为的名称和意义分别是。(2)青蛙的卵块的外形

5、特点是。(3)刘伟同学很想观察青蛙的发育过程,于是他在青蛙繁殖的季节,从池塘中采集来青蛙的受精卵,并将其放到盛水的玻璃缸中。为了使刘伟同学能观察到受精卵发育成青蛙的过程,请你为他提出注意事项。探究创新14.某同学在学习了“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后,想探究一下“环境污染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于是,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取3个相同的鱼缸,各加入等量的清水并编号为甲、乙、丙;分别把5克化肥、5克洗涤剂作为污染物放入甲、乙两个鱼缸中;从池塘中采集一定数量的青蛙受精卵,平均分为3份(各100枚),同时放入3个鱼缸中;将3个鱼缸放在相同的适宜环境中,定时进行观察和记录。试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青蛙的生

6、殖方式为(填“卵生”或“胎生”);青蛙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幼蛙成蛙四个阶段。(2)该同学的实验方案中,作为对照组的是哪一个鱼缸?;实验时,需要定时观察记录的内容是。(3)如果该同学的假设是“环境污染物会影响青蛙受精卵的孵化率”,则预期的实验现象应该是。(4)通过本实验,该同学还发现青蛙的发育和其他动物有不同之处,其受精卵孵化出的幼体要经过才能成为幼蛙。(5)如果把丙缸中发育成的幼蛙均分成A、B两组,然后把A组的皮肤表面涂上油脂后放在潮湿的草丛中,B组直接放在潮湿的草丛中,则组的幼蛙可能会死亡,原因是。(6)当青蛙发育成熟后,雄蛙会频频发出“呱、呱、呱”的叫声,雌蛙会应声而至,

7、并与雄蛙进行抱对,在这里,雄蛙的叫声起到了的作用。知能演练提升1.B青蛙的成体皮肤裸露,表面有黏液,可辅助肺呼吸,A项正确;青蛙的后肢发达,趾间有蹼,能跳跃和划水,B项错误;繁殖季节,雄蛙鸣叫,招引雌蛙来抱对,C项正确;青蛙经过抱对后,卵细胞和精子在水中体外受精,幼体蝌蚪用鳃呼吸,D项正确。2.D3.D雄蛙生殖季节高声鸣叫这是一种繁殖行为,也是一种先天性行为;在生殖季节,雌雄个体有抱对行为,其意义在于提高卵的受精率,受精方式为体外受精;青蛙是变温动物,冬眠是青蛙适应寒冷环境的表现。4.C由青蛙的受精卵刚刚孵化出的幼体蝌蚪,用鳃呼吸,用尾运动,身体两侧有侧线,此时的蝌蚪无论是外部形态还是内部结构

8、都很像鱼。随着蝌蚪不断地生长发育,逐渐长出四肢,尾和鳃逐渐消失,逐渐形成了肺。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5.C青蛙是变态发育的动物,幼体(蝌蚪)用鳃呼吸,成蛙水陆两栖,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雄蛙鸣叫是为了求偶;抱对后,雌蛙在水中产卵,雄蛙在水中产精子,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成受精卵。6.C青蛙的幼体与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区别,所以它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成蛙既能在水中游泳,又能在陆地上生活。成蛙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而它的幼体蝌蚪用鳃呼吸。7.A青蛙的发育开始于受精卵,然后经过蝌蚪的不同时期形成幼蛙,在这一过程中它的运动器官、

9、呼吸器官都发生了明显变化。8.C两栖动物是从水生向陆生过渡的类群,身体的许多结构和生理特点适于陆地生活,如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四肢,头部的感觉器官比较发达,四肢适于跳跃,可用肺呼吸等。但是,它的许多结构还比较简单,特别是生殖和幼体的发育过程离不开水,需要在水中完成受精和幼体的发育过程。所以两栖动物不能完全适应陆地生活。9.A10.C严重的水污染影响了受精卵在水中的正常发育和生长,导致蛙畸形。11.D两栖动物的受精和发育都离不开水,因此水污染和水资源的减少会导致两栖动物的减少。人们捕杀和食用两栖动物,也是两栖动物的数量正在逐渐减少的原因。12.答案(1)气候由湿润变为干燥(2)气候温暖潮湿,水域密

10、布,食物丰富(3)有(4)减少污染环境的化学物质的排放等。(答案合理即可)13.答案(1)雄繁殖行为、招引雌蛙(2)呈胶状透明团块状,里面有许多深色小点,其中有许多受精卵(3)玻璃缸内应放合适的材料,提供水、陆两种环境;玻璃缸内应放一些水草或定期换水;为青蛙提供食物。14.解析(1)青蛙的生殖方式为卵生;青蛙的发育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几个阶段。(2)该实验方案中的丙鱼缸没有做任何处理,为对照组;甲和乙鱼缸经过了处理,为实验组。实验时需要定时观察记录各鱼缸中已孵化的蛙卵的数量。(3)如果该同学的假设是“环境污染物会影响青蛙受精卵的孵化率”,由于分别把5克化肥、5克洗涤剂作为污染物放入甲、

11、乙两个鱼缸中,污染物可能会降低青蛙受精卵的孵化率,所以预期的实验现象应该是甲、乙两个鱼缸中青蛙受精卵的孵化率低于丙鱼缸。(4)青蛙的幼体与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差异,这种发育称为变态发育。(5)青蛙需要用皮肤辅助呼吸,油脂不透气,如果把A组的幼蛙皮肤表面涂上油脂后放在潮湿的草丛中,A组的幼蛙可能会因皮肤无法辅助呼吸而死亡。(6)当青蛙发育成熟后,雄蛙会频频发出“呱、呱、呱”的叫声,雌蛙会应声而至,并与雄蛙进行抱对,因此雄蛙的叫声起到了吸引雌蛙(求偶)的作用。答案(1)卵生蝌蚪(2)丙各鱼缸中已孵化的蛙卵的数量(3)甲、乙两个鱼缸中青蛙受精卵的孵化率低于丙鱼缸(4)蝌蚪变态发育(5)A青蛙(两栖动物)需要用皮肤辅助呼吸(6)吸引雌蛙(求偶)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