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14课国共合作的实现和北伐胜利进军教案岳麓版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510922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_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14课国共合作的实现和北伐胜利进军教案岳麓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7_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14课国共合作的实现和北伐胜利进军教案岳麓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7_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14课国共合作的实现和北伐胜利进军教案岳麓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7_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14课国共合作的实现和北伐胜利进军教案岳麓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7_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14课国共合作的实现和北伐胜利进军教案岳麓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_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14课国共合作的实现和北伐胜利进军教案岳麓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_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14课国共合作的实现和北伐胜利进军教案岳麓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4课国共合作的实现和北伐胜利进军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生应掌握如下基本历史史实:国共合作、中国国民党一大、 黄埔军校建立、北伐军的胜利进军。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国共双方第一次合作的讨论和分析,培养学生对分析统一战线特点的能力;通过对北伐战争过程的学习,概括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从而培养学生比较、概括和归纳的能力;从北伐战争示意图了解北伐的斗争对象、进军路线、推进态势,从而培养学生根据地图叙述历史事件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孙中山在挫折中吸取教训,选择了国共合作的革命道路,他为了救国和革命,与时俱进,奋斗一生的崇高精神,值得后人景仰。中共“三大”制定的关于国共合作的方针,符合国情,对国共合作的

2、实现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通过掌握国共合作这一重大史实,体会先辈们以国家前途和民族大义为己任的高尚品质。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它为创建国民革命军和推动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奠定了基础。北伐战争是国共合作发动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战争。北伐军的胜利推进从根本上动摇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先进的中国人为寻求和探索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体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历久不衰的完美品质。 学习重点: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及其历史作用,北伐战争。学习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学生预习指导】一、 国共合作的实现1背景: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遭到帝国主

3、义和军阀的血腥镇压;共产党深感势单力薄,难成大事。2实现:(1)1923年,_中共“三大”_决定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2)1924年,_国民党“一大”_确定了_联俄、联共、扶助农工_的三大政策。_新三民主义_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3标志:1924年_国民党“一大”的召开_。二、黄埔军校的建立1时间地点:1924年;广州黄埔。2主要领导:军校总理:孙中山兼任;校长:蒋介石;政治部主任:_周恩来_。3目的:实行_军事训练_与_政治教育_并重的办学方针,培养军政人才。4作用: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的胜利奠定基础。三、北伐的胜利进军1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_北洋军阀_统治。

4、2对象:_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_三大军阀。3过程:誓师两湖(主战场)基本消灭吴佩孚的主力江西基本消灭孙传芳的主力上海工人起义,解放上海。4先锋及主要战役:国民革命军第四军(铁军)_叶挺_独立团;_贺胜桥_和_汀泗桥_战役。5北伐的结果和意义:出师不到半年,便从珠江流域打到_长江流域_。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教学步骤(一) 导:新闻回放导入新课: 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两人的这次握手,是时隔60年两党领导人的首次历史性握手,有人说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国共两党的第三次合作。那么,同学们,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你了解吗?是在

5、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的呢?又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功绩呢? 今天我们就来详细学习这个问题(引出:第一次国共合作)。(二)学:国共合作的实现和北伐胜利进军:一、 国共合作的实现:1背景: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遭到帝国主义和军阀的血腥镇压;共产党深感势单力薄,难成大事。2实现:中共“三大”制定正确方针;国民党“一大”确立三大政策。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了。3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二、黄埔军校的建立:1时间地点;2.主要领导;3.目的;4.作用。三、北伐的胜利进军:1目的;2.对象; 3.过程;4.先锋及主要战役;5北伐的结果和意义:出师不到半年,便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基本上

6、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三)帮:一、合作探究:(发现一个问题,甚至比解决一个问题还要有价值)1经过上面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在小组内讨论研究。2新旧三民主义有哪些区别?新三民主义“新”在什么地方?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对于推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基于三民主义形成的新三民主义,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旧三民主义没有明确的提出反帝反封建,没有群众基础。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重新阐释了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新”的地方,就是有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内容,并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结合起来。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主要

7、纲领相一致,因此成为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二、拓展延伸:(走进历史,感悟历史)北伐战争的发动、进行与胜利,都离不开国共两党首次合作革命联合战线使国共两党的领导者,及时地共同制定出正确的北伐战略决策;使国共两党的革命官兵,在各大战场上并肩浴血苦战,一起克敌制胜;使国共两党(主要是中共)的成员,广泛组织发动工农大众支援北伐军作战。因此可以肯定地说,如果没有首次国共合作革命联合战线,就不会有北伐战争的伟大胜利。如今,国共两党又面临新的挑战。请你结合目前台海形势,给“”分子提一些建设性意见。(四)测:1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国民党办了一所学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

8、定了基础。这所学校是(C)A保定士官学校B云南讲武堂C黄埔陆军军官学校D中国陆军学堂2北伐的主要战场是(C)A山东、山西 B广东、广西 C湖南、湖北 D河南、河北3北伐军攻克下列地点的正确顺序是(A)A汀泗桥贺胜桥武昌南京 B贺胜桥汀泗桥武昌南京 C汀泗桥贺胜桥南京武昌 D贺胜桥汀泗桥南京武昌 4(2016德州中考)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正在猛攻武昌城。该影片再现的是(A)A北伐战争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淮海战役51926年的北伐战争胜利的最主要表现是(B)A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B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 C彻底解除了北洋军阀统治 D工农运动蓬勃发展

9、6(2016温州中考)阅读书籍,是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要了解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期间的历史信息,下列书籍中最适合的是(A),A,B,C,D7阅读下列材料:“帝国主义及其卖国军阀之势力不被推翻,则不但统一政府建立永无希望,而中华民国惟一希望所系之革命根据地具有被帝国主义及卖国军阀联合进攻之虞。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惟一的需要,统一政府之建设,巩固国民革命根据地,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北伐宣言请回答:(1)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的原因是什么?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军阀的卖国和军阀混战。(2)从北伐宣言中看,北伐的目的是什么?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3)北伐的时间是什么,组织者?1926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4)宣言中所指卖国军阀主要有哪些?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三大军阀。【学生学情和教学反思】集体:个人: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