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潮南区2019-2020学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精品)

上传人:孙** 文档编号:107507908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汕头市潮南区2019-2020学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汕头市潮南区2019-2020学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汕头市潮南区2019-2020学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汕头市潮南区2019-2020学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汕头市潮南区2019-2020学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精品)(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一.基础(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词。(10分)(1) ,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2)李商隐的贾生中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感慨的句子是: , 。(3)予独爱莲之 , (周敦颐爱莲说) (4)默写杨万里的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 。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一处是:“学而不厌,hu r b jun ( ),何有于我哉!”(2)我们决定把小茅屋 xi q ( )一下,给屋顶加点草,(3)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q yu ( )(4)那诸圣诸佛的 bi

2、tin mn r ( )3.下列句子中,划横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3分)A. 在晚会上,同学们看到精彩的表演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B.多亏张飙检察官在办案过程中明察秋毫,张高平叔侄俩的十年冤狱才得以昭雪。C.上课铃一响,大家都习惯性地肃然起敬。D.为了增强体质,我们每天都喝仙露琼浆般的学生奶。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西宁市快速公交的正式运营,极大地缓解了市内交通拥堵。(在“交通拥堵”后加上“状况”)B.我国人工栽培牡丹的历史大约有三百年左右。(删去“大约”或者“左右”)C.在那壮美的青藏高原上,是我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删去“在”和“上”)D.做为新时代的

3、公民,我们要养成并且提高认真阅读的习惯。(将“并且”改为“和”)5.请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与前面的句子构成排比。(4分)故乡永远是心中的牵挂。它就像一泓清泉,解我心里的渴; , ; , 。 二阅读(46分)(一)陋室铭(10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6 解释下列划横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1) 有仙则名 _ _ (2) 谈笑有鸿儒_ (3) 无丝竹之乱耳 _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

4、语。(4分)(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_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_ _8下面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B本文对陋室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进行描写,突出陋室“雅”的特征。C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了自己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自己有超越古名贤的志趣和抱负。(二)(10分) 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公何如?”曰:“如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

5、多多益善,何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注释】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刘邦曾经随便和韩信讨论各位将领的才能,“上”指刘邦,“信”指韩信。各有差:“差”读“c”,等级,此处指高低。9下列各组句子中,划横线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于君何如 /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B.臣多多而益善耳 / 择其善者而从之C.多多益善 / 自以为大有所益 D.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 / 尊君在不10文中画横线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3分)信 曰 陛 下 不 能 将 兵 而 善 将 将 此 乃

6、信 之 所 以 为 陛下 禽 也11.不善“将兵”的刘邦最终擒获了善“将兵”的韩信,为什么?(4分)_ _ 不忍的句号(10分)迟子建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春光注定是参差不齐的。三月,我离开故乡时,它还是一世界的白雪,可是到了广东,花间已是落英缤纷了。一个似晴非晴的日子,我来到了南海丹灶镇的苏村,拜谒康有为故居。一入苏村,看到的是一幅安恬的乡村生活图景:青砖的民居旁蜷着打盹的狗,荷花在水塘里静悄悄地开。挎着菜篮的妇女缓缓地通过石桥,耕牛在树下休憩,这一切,似乎都与我心目中康有为出生地的情景大相径庭,它是那么的和风细雨、欣欣向荣,没有丝毫的荒凉之气、沧桑之气。青少年时代生活在这里的康有为,其心中日

7、益积聚的政治“风暴”,缘何而来?我对康有为的了解,基本上限于历史教科书上的“定义”,至于他个人的内心经历,不甚了了。看过康有为故居,我很想走近他,了解他。康有为发蒙读书时,萦绕耳际的除了诵读“四书五经”的声音,还有异乡战事中兵戈相击的声音。这一“士”风与另一“仕”风的交汇,影响了康有为的人生,他日后心中积累的政治风暴,与这两股风的吹拂有关。当时的中国,内忧外困,他痛恨朝野的“不作为”和软弱,痛恨洋人蚕食祖国的疆土。这不安和愤懑压迫着他,难以解脱。康有为似乎迷途了,他一度遁入风景秀丽的西樵山。康有为的西樵山静坐,其实是想把自己幻化为一支可以烛照人生的蜡烛,这样他面对沉重的黑暗时,内心会有勇气。康

8、有为走出西樵山时,开始了更广博的读书,他的阅读不仅仅局限于历史、文学方面,而是扩展到自然科学上。同时,他还对西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西学的科学民主与人道精神的渗透,与中国传统的儒学思想的滋养,使康有为视野开阔起来,他恍然觉得“道”已在心中。一八八八年,康有为离开故乡,向着京师北行,开始了他维新变法的旅程。然而,康有为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康有为活了七十岁,但他的生命,在戊戌年他四十一岁时,已然终结。尽管其后他在印度撰写了大同书,但他身上的勇气和锐气,在戊戌年后,已不复存在。康有为曾请人在一枚印章上刻下了这样的文字:“维新百日,出亡十六年,三周大地,游遍四洲,经三十一国,行六十万里。”可惜这些“眼

9、界”并没有让他变得开阔和深刻,他在归来后反对的是孙中山领导的国民革命,支持和参与的是张勋复辟。直到他去世的那一年,他还赴天津,为溥仪祝寿。但康有为还是了不起的,“公车上书”和“百日维新”,使他成为中国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鼻祖,成为个性解放的先驱。读过关于他的一些文字,我在四月份来到青岛。广东的春天过去了,但青岛的春天正在高潮,桃花点点红,樱花簇簇白。我去了康有为在福山路最后的寓所,门厅里摆放着一幅徐悲鸿先生画的康有为的肖像,他白发苍苍,目光温和,但这温和中却掩饰不住茫然。他嘴角微蹙,似在咀嚼着荣辱和苍凉。他坐在那里,坐在四月的微风中,看着来来往往的人。我想,以他不羁的性情,他并不喜欢坐在画框中。

10、在他心中,那也是一种“牢”吧。康有为的墓地,在浮山脚下,朝向大海。拜谒他墓地的那天,是个晴好的日子。本该是万木葱茏的时节,可墓地却衰草凄凄。他的墓是圆形的,青白色。远远看去,像是一个句号。康有为就躺在这个句号中。康有为五十六岁时,曾创办了不忍杂志。我想他一生最不忍的,大概就是这个句号。在广东南海的苏村,我看到的是康有为的起点,而在青岛,我看到的却是他的终点。他的起点到终点,曲曲折折,波澜壮阔。康有为离开这个世界,整整八十年了。他墓地面前的大海,已不是一览无余的海了。近年来迅速兴起的海景高层住宅,正逐渐地分割着他视野中的海。大海破碎了。不过康有为见过的海多了,见过的破碎的山河也多了,他不会介意的

11、。更何况,不管大海怎样被遮挡住,那海水在风暴来临时的惊涛拍岸之声,他仍能深切地感受到。康有为最爱的,不正是这样的声音吗?(摘编自迟子建云烟过客)12.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作者善用环境描写来推动叙述,开头刻画苏村安恬的乡村生活图景,为下文详写康有为发动政治“风暴”的过程作铺垫。B西樵山静坐让迷途的康有为获得了内心直面现实的勇气,使他的视野开阔起来,为他日后的“百日维新”作了思想上的沉淀。C文章行文自由,不受时空限制,但情感相对集中,作者的“寻找”康有为之旅,主要表达了对康有为的崇敬之情。D作者在文章结尾提到近年来兴起的海景高层住宅,不仅表达了康有

12、为被人遗忘的遗憾,更是批判现代工业文明对历史的侵蚀。13. 如何理解文章的标题“不忍的句号”?(4分) 14.康有为是中国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鼻祖。作者却认为康有为在四十一岁时,生命已经终结,你是否赞同?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3分) 抱抱曾经的自己(16分)(张亚凌)7岁时的那个夏日,我拎着镰刀,跟着母亲去收麦子。母亲的胳膊一划拉,就揽住了四行麦子,一镰下去,都放倒了,脚一挑,就是一堆,割得很快。我只割两行,也只是一行一行、一小把一小把地割。很快,我就被母亲远远地甩在了后面。我想赶上母亲,可心里一着急,手底下就出错了。一镰下去,没割到麦子倒割破了自己的鞋面,还有脚背,我疼得直呲牙咧嘴。脱了鞋袜,一道血口子。(A)我没有喊没有叫,就像母亲平常处理伤口那样,抓了一点土,在手里捻细,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教育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