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江苏鲁教地理必修一高一上讲义:第9课时 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07505973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江苏鲁教地理必修一高一上讲义:第9课时 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2020江苏鲁教地理必修一高一上讲义:第9课时 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2020江苏鲁教地理必修一高一上讲义:第9课时 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9-2020江苏鲁教地理必修一高一上讲义:第9课时 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9-2020江苏鲁教地理必修一高一上讲义:第9课时 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江苏鲁教地理必修一高一上讲义:第9课时 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江苏鲁教地理必修一高一上讲义:第9课时 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课时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原教材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三节)学习目标:1.了解水圈中水体的主要存在形式。2.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增强水资源的保护意识。(重点)3.了解河流主要的补给类型及特点。(重难点)一、水圈的组成1水圈的特点(1)面积占地球表面积的71%。(2)各种水体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2地球水体的存在形式(1)主体海洋水。(2)陆地淡水主体为冰川。(3)大气水。(4)湖泊咸水和地下咸水。二、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1概念自然界的水在地球表层通过蒸发、降水、地表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2类型及主要环节循环类型字母主要环节海陆间循环A蒸发、水汽输送、

2、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海上内循环B蒸发、降水陆上内循环C蒸腾、蒸发、降水3.地理意义(1)实现四大圈层的有机联系,促进了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更新,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2)调节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之间的热量传输;进行势能和动能的转换,产生流水侵蚀作用,改造着地表形态;促使地表各种化学元素发生迁移。特别提醒水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水资源处于不断循环更新状态,从这一角度讲,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是可以永续利用的;但在一定的空间与时间范围内,水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人类用水量超过了水体更新的速度,或者水资源遭受污染,就会造成水量型缺水或水质型缺水,因此,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3、。(1)河水储量大于地下淡水储量。()(2)地下淡水是陆地淡水的主体。()(3)参与水量最多的是海陆间循环。()(4)目前人类只能对地表径流这一环节施加影响。()(5)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水体是()A河水B冰川水C井水D湖泊咸水提示:(1)河水储量远小于地下淡水储量。(2)陆地淡水绝大多数以冰川的形式存在于极地和高纬度、高海拔地区,冰川是陆地淡水的主体。(3)参与水量最多的是海上内循环。(4)人类对水循环影响的环节不仅包括地表径流,还有蒸发、下渗等。(5)A河水与人类关系最密切。水循环长歌行(节选)李白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问题1(综合思维)“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说

4、的哪种类型的水循环?提示:陆地水资源主要通过海陆间循环得到不断的补充和更新。问题2(综合思维)人们修建水库、挖渠引水等措施主要影响水循环的哪个环节?提示:主要影响水循环的地表径流环节。问题3(区域认知)庐山小天池为什么会“久雨不溢,久旱不涸”?提示:这是因为小天池参与了水循环。“久雨不溢”说明小天池里的水有下渗,即地表水补给地下水;“久旱不涸”说明地下水又会补给小天池,即地下水补给地表水。归纳总结 水循环的类型及特点 水循环的三种类型各有特点,意义不同,具体如下表所示:类型海陆间循环陆上内循环海上内循环发生领域海洋与陆地之间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主要环节及示意图特点最重要的类型,

5、又称大循环,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补给陆地水的水量很小携带水量最大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的近十倍典例长江流域的水循环塔里木河流域的水循环未登陆的台风参与的水循环1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1)(2)题。(1)下列实现图中功能的是()A长江B副热带高气压带C影响我国的夏季风D影响我国的冬季风(2)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了人类活动对下列哪个环节施加了影响()A BCD(1)C(2)C第(1)题,表示把海洋上空的水汽通过大气运动带到陆地上空,即水汽输送环节;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从而实现水汽输送。第(2)题,目前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径流输送施加影响,进而改变

6、下垫面的性质。南水北调工程调节了径流量的空间分布,图中表示地表径流。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问题1(区域认知)“黄河之水天上来”可理解为黄河的补给水源是什么?提示:大气降水是黄河的主要补给方式。问题2(区域认知)黄河下游河水和地下水之间的补给关系是怎样的?为什么?提示:黄河下游只有河水补给地下水,地下水不能补给河水。因为黄河下游为地上河。问题3(区域认知)塔里木河和黄河相比,其补给水源有何不同。提示:塔里木河流域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河流以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为主;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河流以雨水补

7、给为主。归纳总结 河流的补给类型多种多样,不同地区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不同,同一河流不同时间的主要补给形式也不一定相同,但往往以某一种补给形式为主。河流的补给不同,河流的水文特征也不尽相同,具体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补给类型补给季节补给特点影响因素我国主要分布地区径流量的季节变化雨水补给一般以夏秋两季为主时间集中不连续水量变化大降水量的多少降水量的季节分配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普遍,尤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春季有时间性连续性水量较稳定气温高低积雪多少地形状况东北地区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主要在夏季有时间性有明显的季节、日变化水量较稳定太阳辐射气温变化积雪和冰川储量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湖泊

8、水补给全年较稳定对径流有调节作用取决于湖泊与河流水位的相对位置关系湖泊水量的大小普遍地下水补给全年稳定一般与河流有互补作用地下水补给区的降水量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相互位置关系普遍2下图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读下图,完成(1)(2)题。ab(1)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a中的()A地 B地C地D地(2)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A河道淤积 B河谷变宽C湖泊分流D湖水补给量减小(1)D(2)C第(1)题,由流量曲线图可以看出:该地在暴雨过后,甲水文站洪峰高过乙水文站,且最高水位与最低水位

9、差值大,由此可判断暴雨降在甲水文站的上游地区。第(2)题,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小于甲,主要是甲、乙之间的湖泊具有蓄洪的作用,使得流向乙水文站的流量大幅减少、水位差减小。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探讨1.(综合思维)分析甲河主要水源补给类型是什么?提示:甲河径流量随降雨量的多少而变化,因此甲河主要补给水源是雨水。探讨2.(综合思维)影响乙河径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提示:气温。探讨3.(综合思维)为什么1、2月份乙河径流量为0,形成枯水河?提示:1、2月份气温低,冰川不融化,因此形成枯水河。阅读上图应主要把握以下几点:(1)读纵横坐标代表的名称、单位及数值。一般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反映数值高低、极值出现时

10、间等数值特征。(2)根据流量过程曲线判断汛期、流量等水文特征。依据纵坐标中流量数值,读流量过程曲线的变化,可确定河流流量的大小、丰水期、枯水期、是否断流等,说明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规律。(3)确定河流的补给类型。结合河流径流量的变化及影响因素判断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4)综合分析流域内的气候特征。根据河流的水文特征,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等推断气候特征。下图是某河流一观测站测得的不同年份两条全年流量曲线图。读图,完成(1)(3)题。(1)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类型是()A雨水B湖泊水C地下水D冰雪融水(2)该河流若在我国,可能位于()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C华北地区D东南地区(3)流量曲线明显有别于流量

11、曲线,下列有关测得年份及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A早于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库B早于流域内大面积植树造林C晚于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库D晚于流域内开荒种田面积扩大(1)A(2)D(3)C第(1)题,结合降雨量与相对流量变化的关系判断最主要补给类型为雨水。第(2)题,结合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推断为东南地区的河流。第(3)题,结合选项,如果流量曲线测得的时间早于曲线,有可能是流域内大面积开荒种田,加剧了水土流失,使流量变化加剧;如果早于,有可能是上游修建水库或大面积植树造林,使流量得到调节。地理实践力:观察海绵城市建设海绵城市(下图所示)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

12、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读“海绵城市”与“快排”模式示意图,回答13题。1“海绵城市”的建设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是()A水汽输送量减少B地表径流量减少C下渗量减少D蒸发(腾)量增加2建设“海绵城市”有利于()雨水资源化利用减轻城市交通拥堵压力减缓城市内涝减少雾霾现象的发生A BCD3下列措施有利于“海绵城市”建设的是()A路面硬化中推广使用渗水砖B扩大地下排水管道口径C城市湖泊底部铺设塑料薄膜D建设数量众多的摩天大楼1.B2.C3.A第1题,据图中信息,“海绵城市”的建设使下渗量增加,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加,蒸发量减少。第2题,“海

13、绵城市”把收集的雨水储存以使用。降水过程中下渗量增加与城市交通无关。降水过程中地表水下渗量增加,滞留在地表的水减少,可以减缓城市内涝。雾霾现象的发生与空气质量有关。第3题,“海绵城市”增加了地表水的下渗量。路面硬化中推广使用渗水砖,可以增加下渗量;扩大地下排水管道口径后,水很快被排出区外;城市湖泊底部铺设塑料薄膜不利于下渗;建设数量众多的摩天大楼改变城市下垫面,下渗会减少。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12题。1图中a、b、c、d、e分别表示()A蒸发、地表径流、水汽输送、下渗、地下径流B下渗、地表径流、蒸发、水汽输送、地下径流C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蒸发D水汽输送、下渗、地下径流、蒸发、地表径流2下列有关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促使陆地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影响生态和气候,塑造地表形态人类活动深刻地影响水循环的各个环节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陆地水体更新ABCD1.C2.D第1题,a表示海洋上空的水汽输送到陆地上空;b表示地表径流(河流)注入海洋;c表示下渗,地表水转化为地下水;d表示地下径流,地下水流入海洋;e表示蒸发,海洋水转化为大气水。第2题,陆地水资源是有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