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演练:散文部分 第一单元精读黄鹂—病期琐事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07505871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秋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演练:散文部分 第一单元精读黄鹂—病期琐事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9秋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演练:散文部分 第一单元精读黄鹂—病期琐事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9秋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演练:散文部分 第一单元精读黄鹂—病期琐事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9秋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演练:散文部分 第一单元精读黄鹂—病期琐事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9秋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演练:散文部分 第一单元精读黄鹂—病期琐事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秋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演练:散文部分 第一单元精读黄鹂—病期琐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秋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演练:散文部分 第一单元精读黄鹂—病期琐事(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读黄鹂病期琐事黄莺又名“黄鸟”“黄鹂”“黄离留”“黄雀”,它形如雀而黄,故名“黄鸟”,古人又叫它“搏黍”,诗周南葛覃中有“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实这种鸟是森林里、灌木丛中的“歌坛圣手”。据说它的叫声因品种、地域、季节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你听“普寥、普寥、普寥”“维啾、维啾、维啾”“恰啼、恰啼、恰恰啼”的迷人歌喉不知醉倒了多少踏青的人们,也不知勾起了多少闺楼、怨妇的离愁别恨,古诗中有“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赏美文小麻雀老舍雨后,院里来了个麻雀,刚长全了羽毛。它在院里跳,有时飞一下,不过是由地上飞到花盆沿上,或由花盆上飞下来。看它这么飞了两三

2、次,我看出来:它并不会飞得再高一些,它的左翅的几根长翎拧在一处,有一根特别的长,似乎要脱落下来。我试着往前凑,它跳一跳,可是又停住,看着我,小黑豆眼带出点要亲近我又不完全信任的神气。我想到了:这是个熟鸟,也许是自幼便养在笼中的。所以它不十分怕人。可是它的左翅也许是被养着它的或别个孩子给扯坏,所以它爱人,又不完全信任。想到这个,我忽然的很难过。一个飞禽失去翅膀是多么可怜。这个小鸟离了人恐怕不会活,可是人又那么狠心,伤了它的翎羽。它被人毁坏了,而还想依靠人,多么可怜!它的眼带出进退为难的神情,虽然只是那么个小而不美的小鸟,它的举动与表情可露出极大的委屈与为难。它是要保全它那点生命,而不晓得如何是好

3、。对它自己与人都没有信心,而又愿找到些倚靠。它跳一跳,停一停,看着我,又不敢过来。我想拿几个饭粒诱它前来,又不敢离开,我怕小猫来扑它。可是小猫并没在院里,我很快地跑进厨房,抓来了几个饭粒。及至我回来,小鸟已不见了。我向外院跑去,小猫在影壁前的花盆旁蹲着呢。我忙去驱逐它,它只一扑,把小鸟擒住!被人养惯的小麻雀,连挣扎都不会,尾与爪在猫嘴旁搭拉着,和死去差不多。 瞧着小鸟,猫一头跑进厨房,又一头跑到西屋。我不敢紧追,怕它更咬紧了可又不能不追。虽然看不见小鸟的头部,我还没忘了那个眼神。那个预知生命危险的眼神。那个眼神与我的好心中间隔着一只小白猫。来回跑了几次,我不追了。追上也没用了,我想,小鸟至少已

4、半死了。猫又进了厨房,我愣了一会儿,赶紧的又追了去;那两个黑豆眼仿佛在我心内睁着呢。 进了厨房,猫在一条铁筒冬天升火通烟用的,春天拆下来便放在厨房的墙角旁蹲着呢。小鸟已不见了。铁筒的下端未完全扣在地上,开着一个不小的缝儿,小猫用脚往里探。我的希望回来了,小鸟没死。小猫本来才四个来月大,还没捉住过老鼠,或者还不会杀生,只是叼着小鸟玩一玩。正在这么想,小鸟,忽然出来了,猫倒像吓了一跳,往后躲了躲。小鸟的样子,我一眼便看清了,登时使我要闭上了眼。小鸟几乎是蹲着,胸离地很近,像人害肚痛蹲在地上那样。它身上并没血。身子可似乎是蜷在一块,非常的短。头低着,小嘴指着地。那两个黑眼珠!非常的黑,非常的大,不看

5、什么,就那么顶黑顶大的愣着。它只有那么一点活气,都在眼里,像是等着猫再扑它,它没力量反抗或逃避;又像是等着猫赦免了它,或是来个救星。生与死都在这俩眼里,而并不是清醒的。它是糊涂了,昏迷了;不然为什么由铁筒中出来呢?可是,虽然昏迷,到底有那么一点说不清的,生命根源的,希望。这个希望使它注视着地上,等着,等着生或死。它怕得非常的忠诚,完全把自己交给了一线的希望,一点也不动。像把生命要从两眼中流出,它不叫也不动。 小猫没再扑它,只试着用小脚碰它。它随着击碰倾侧,头不动,眼不动,还呆呆的注视着地上。但求它能活着,它就决不反抗。可是并非全无勇气,它是在猫的面前不动!我轻轻的过去,把猫抓住。将猫放在门外,

6、小鸟还没动。我双手把它捧起来。它确是没受了多大的伤,虽然胸上落了点毛。它看了我一眼! 我没主意:把它放了吧,它准是死?养着它吧,家中没有笼子。我捧着它,好像世上一切生命都在我的掌中似的,我不知怎样好。小鸟不动,蜷着身,两眼还那么黑,等着!愣了好久,我把它捧到卧室里,放在桌子上,看着它,它又楞了半天,忽然头向左右歪了歪,用它的黑眼睁了一下;又不动了,可是身子长出来一些,还低头看着,似乎明白了点什么。是的,这里的湖光山色,密柳长堤,这里的茂林修竹,桑田苇泊,这里的乍雨乍晴的天气,使我看到了黄鹂的全部美丽,这是一种极致。是的,它们的啼叫,是要伴着春雨、宿露,它们的飞翔,是要伴着朝霞和彩虹的。这里才是

7、它们真正的家乡,安居乐业的所在。请运用凝练的语言、整散结合的句式写一篇与动物有关的文章。示例: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形:不畏磨难的人,虽然可能遭到重挫的打击,往往能有惊人的收获;而贪图安逸的人,生活固然平稳、无惊无险,可惜难有大的成就。一则题为蜘蛛网的寓言,说的是有的蜘蛛喜欢在树林间织网,但风雨一来,网就破损,因而不得不重新织造;有的蜘蛛喜欢在屋檐下张网,因有屋檐遮蔽,网不易损坏;还有的蜘蛛则爱在室内织网,尽管外面狂风骤雨,但它总是无忧无虑。三种不同的选择,收获也不尽相同。林间织网,常能抓到蜻蜓、知了、天牛等稍大的昆虫;檐下织网,则能捕到飞蛾、苍蝇等昆虫;而室内织网,充其量只能逮逮蚊子而已。 蜘蛛

8、织网如此,人生追求亦如此。人世间,艰险与挫折有时难免。面临磨难,逃脱与退缩只会使你与成功失之交臂;而那些勇敢面对困境、敢于迎难而上的人,才有可能在挫折中寻得成功的契机和路径。有位哲人说:“每一次失败都伴随着一颗同等利益的成功种子。”只有积极乐观、持之以恒地开发自身潜能的人,才会真正领悟磨难的内涵与意义。面对险峻的山峰,如果连攀登的勇气都没有,又怎能一览高处胜景呢?正如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所写的那样:“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人,无不希望自己诸事顺遂。然而,天下哪能真正诸事顺遂?有时经历一点波折或不顺,

9、未必是什么坏事。有道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磨难带给我们挫折的同时,也引导我们越过坎坷勇往直前。那些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顽强生长的橡树,比公园里受到保护的同类要更坚实、更具韧性,用它们制作车轮,不必总担心断裂,因为它们经受的磨难使之有足够的韧劲去承受沉重的负担。 有位哲人曾经说过:“迎头搏击才能前进,勇气减轻了命运的打击。”困难与挫折常会不期而至。唯有勇于面对逆境,始终充满积极进取的激情,紧紧扼住命运的咽喉,才会拥有成功的花环。 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徘徊(pi hui)斗笠(l)摒弃(bn) 甲壳虫(k)B深邃(su) 梭镖(bio)友谊(

10、yu y) 撂挑子(lio)C肖像(xio) 剥削(xu)慰藉(j) 踏莎行(sh)D橱窗(ch) 押解(ji)余晖(hu) 留言簿(b)解析:A项,摒bn,壳qio;B项,谊y;C项,肖xio,藉ji,莎su。答案:D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在一条小巷里找到了一座灰色的小楼,在清静的街道上,在鳞次栉比的住宅区,这是一处很不引人注意的房舍。B在星光下,狮子轻嗅身穿彩衣的流浪者,充满了好奇与关怀,可见宇宙生物之间的关系除了为生存的厮杀之外,也可能并且可以发展到这样一种春风化雨的境界。C当受到领导批评,朋友之间意见不合,好心帮忙却被别人误解时,不要因为一些小事而郁郁寡欢

11、,应该以积极开朗、从容淡定的态度面对生活。D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解析:A项,“鳞次栉比”多用来形容房屋等密集。B项,“春风化雨”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熏陶和教育。C项,“郁郁寡欢”形容心里苦闷;指闷闷不乐。D项,“尽善尽美”指完美到没有一点缺点。答案:B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梁衡的人物散文,写的大多是人杰鬼雄,其中大多名垂千古、家喻户晓的伟人,还有文惊当世、传之百代的文人。B我看着这些发黄的卷了边的著作,和各种文字的密密麻麻的手稿,看着墙上大段的书稿,还有规格大小不一,出版时间、地

12、点不同的各种版本,一种神圣的感觉爬上心头。C德国人很喜欢运动,快速散步、踢足球、登山、马拉松,等等,通过消耗身体获得精神上的极大满足。D当我们逐渐成长起来以后,我们便也逐渐形成了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它不仅来自阅读,并且来自自身的直接经验。解析:A项,成分残缺,在第二个“大多”后加上“是”;C项,语序不当,将“快速散步、踢足球、登山、马拉松,等等”移至“通过”后面;D项,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将“并且”改为“更”。答案:B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国古典美学讲和谐。_,可高度概括为阴阳统一,刚柔统一。_,而强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感统一。_,所以又称之为“中和”,_

13、。_,孔子观东流之水,喟然长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种和谐由于做到了恰到好处“中”,恰当之谓也和谐不是同一重复,而是众多因素对立的统一中华民族十分重视天人合一之美这种统一不强调部分与部分或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统一ABC D解析:句的“和谐不是”与上文句尾“和谐”相接。句中的“不强调”与下句“强调”衔接。只有句能引出文段末句“孔子”例,由此推出前后衔接最恰当的排序是。答案:B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句子,最得体的一项是() 某校学生吴笑天在全国作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校长在国旗下讲话时向全校师生介绍说:“_”A笑天同学忝获全国一等奖,成为文学领域的佼佼者。这是他勤奋努力的结果,也是敝校老师精心

14、培育的成果。B笑天同学忝获全国一等奖,成为文学领域的佼佼者。这是他笔耕不辍的结果,也是我校老师精心培育的成果。C笑天同学荣获全国一等奖,成为我校学子的骄傲。这是他笔耕不辍的结果,也是敝校老师精心培育的成果。D笑天同学荣获全国一等奖,成为我校学子的骄傲。这是他勤奋努力的结果,也是我校老师精心培育的成果。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A、B两项中的“忝”是谦辞,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只能用在自己身上,不能用于对方,且与语境不符,故排除。C项,“笔耕不辍”指勤奋写作,一刻也不停止。用在作文比赛中获奖的学生身上,不恰当。“敝”是谦辞,也不恰当。排除C项,故选D项。答案:D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

15、字,回答68题。前几年,终于病了。为了疗养,来到了多年向往的青岛。春天,我移居到离海边很近,只隔着一片杨树林洼地的一幢小楼房里。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一个人住在这里,清晨黄昏,我常常到那杨树林里散步。有一天,我发现有两只黄鹂飞来了。这一次,它们好像喜爱这里的林木深密幽静,也好像是要在这里产卵孵雏,并不匆匆离开,大有在这里安家落户的意思。每天,天一发亮,我听到它们的叫声,就轻轻打开窗帘,从楼上可以看见它们互相追逐,互相逗闹,有时候看得淋漓尽致,对我来说,这真是饱享眼福了。观赏黄鹂,竟成了我的一种日课。一听到它们叫唤,心里就很高兴,视线也就转到杨树上,我很担心它们一旦要离此他去。这里是很安静的,甚至有些近于荒凉,它们也许会安心居住下去的。我在树林里徘徊着,仰望着,有时坐在小石凳上谛听着,但总找不到它们的窠巢所在,它们是怎样安排自己的住室和产房的呢?一天清晨,我又到树林里散步,和我患同一种病症的史同志手里拿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