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3.10.1谈中国诗作业与测评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07505363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06.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3.10.1谈中国诗作业与测评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3.10.1谈中国诗作业与测评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3.10.1谈中国诗作业与测评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3.10.1谈中国诗作业与测评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3.10.1谈中国诗作业与测评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3.10.1谈中国诗作业与测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3.10.1谈中国诗作业与测评(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谈中国诗时间:40分钟分值:40分 基础达标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3分)()A精髓(su) 无垠(yn)荟萃(cu) 吞言咽理(y)B梵文(fn) 羡妒(xin)单薄(bo) 轻鸢剪掠(yun)C犬吠(fi) 叫嚣(xio)逍遥(yo) 一蹴而就(c)D颦蹙(pn) 洋溢(y)归宿(s) 数见不鲜(sh)答案C解析A“咽”应读yn。B.“梵”应读fn,“薄”应读b。D.“数”应读shu。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只要全体党员和干部带领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一张蓝图绘到底”,那么全面实现小康的宏大目标就不会成为空中楼阁。B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

2、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C每天早晨,集市上就涌来了购买海鲜的顾客,但货物虽多,数见不鲜,有的鱼已经死亡多日了。D娱乐圈风波一个接着一个。大明星大导演们离婚的事还没消停,师徒反目成仇的闹剧又粉墨登场。E你们的诗人狂起来可了不得!有拔木转石的兽力和惊天动地的神威。答案CD解析A空中楼阁:指海市蜃楼,多用来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使用正确。B.回肠荡气:形容文章、乐曲等十分动人。使用正确。C.数见不鲜:本指对于常来之客,就不宰杀禽兽招待。后指经常看见,并不新奇。望文生义。D.粉墨登场:化装上台演戏,今多借指登上政治舞台(含讥讽意)。对象不当。E.拔木转石:拔下大树,转动巨石

3、。形容力气极大。使用正确。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谈中国诗一文是钱钟书先生的一篇讲稿,文中引用了许多古今中外经典的诗句,均是信手拈来,自然贴切,充分论证了自己的观点。B我们对于“比较文学”是个陌生的概念,读读钱钟书的谈中国诗或许能引你走出陌生的境地。C读完他的那篇散文,读者就会被这诗一般的语言所谱写的回忆梦幻曲所感染,使读者感到余味无穷,不忍释手。D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的聪明。答案D解析A结构混乱,应为“文中引用的许多”。B.主客颠倒,应为“比较文学对于我们来说”。C.“读者使读者”偷换主语,可删除“使读者”。4填入下面

4、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富贵贫贱,通达潦倒,欢喜哀愁,离不开酒。说魏晋南北朝的文人饮酒是隐逸中略带悲剧情调,那么唐朝文人饮酒更多的是放浪和旷达。唐代文人之醉酒,有忘记现实痛苦的因素,更多的是壮志豪情的抒发和对未来的展望。“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成半个盛唐。”盛唐之盛,不仅在于锦绣繁华,满目俊才,也少不了诗情勃兴,酒气恣横。有人说整个盛唐的诗歌都是由酒香酿成的。A总是既然而/但是从而B都如果/固然而且因此C可是倘若那么既/所以D却与其所以虽然反而/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总是:副词,表示一直如此,

5、经常如此/全是,都是。都:副词,表示总括。可是:连词,表转折/副词,真是,实在是。却:连词,表转折。处前后语境没有转折关系,排除C、D两项。既然:连词,表示先提出前提,而后加以推论,常与“就”“也”“还”等配搭。如果:表假设关系,常与“那么”“就”等搭配。处后有关联词“那么”,应选与之搭配的“如果”。故选B。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1)建筑是凝固的诗:;。诗有古诗和现代诗,建筑也有古今之分,泾渭分明。(2)在缓缓流逝的时间长河中,总有一些记忆像卵石一样沉淀下来,。爱,特别是母爱,对他来说,就是这样一份沉甸甸的卵石。或神采飞扬,透着现代的气息或庄重沉稳

6、,带着岁月的沧桑压迫着人们的心灵改变着人生的轨迹A BC D答案C解析第(1)段文字中需要填入的两句话,句是从“今”的角度说的,句是从“古”的角度说的。横线后的内容提示“古”在前,“今”在后,所以第(1)段文字的横线处应选;第(2)段文字阐述记忆对人的影响,由“像卵石一样沉淀下来”中的“沉淀”又与中的“压迫”相照应,且中“人们的心灵”和“人生的轨迹”范围程度由小及大,故后两空顺序为。阅读达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14分)据有几个文学史家的意见,诗的发展是先有史诗,次有戏剧诗,最后有抒情诗。中国诗可不然。中国没有史诗,中国人缺乏伏尔泰所谓“史诗头脑”,中国最好的戏剧诗,产生远在最完美的抒

7、情诗以后。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这种现象在中国文化里数见不鲜。譬如中国绘画里,客观写真的技术还未发达,而早已有“印象派”“后印象派”那种“纯粹画”的作风;中国的逻辑极为简陋,而辩证法的周到,足使黑格尔羡妒。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的聪明。贵国爱伦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长诗”这个名称压根儿是自相矛盾,最长的诗不

8、能需要半点钟以上的阅读。他不懂中文,太可惜了。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两三分钟。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当然,一篇诗里不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限制了中国诗的篇幅。可是,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不过,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外国的短诗贵乎尖刻斩截。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6对文中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中国诗歌讲究艺术上的精致,简短的诗也有悠远的意味。B中国

9、诗歌创作以篇幅短小见长,比较深奥,难于理解。C中国诗的早熟有一定的弊端。D押韵上的禁律是造成中国诗篇幅短的部分原因。答案B解析中国诗歌以篇幅短小见长,但并不是深奥,难于理解,恰恰是“易尽”而“无垠”,即容易读完,但韵味悠长。7根据文段内容,下列推断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形式与旨趣,相依更应相谐,诗歌创作如是,小说、散文又何尝不是?B中国诗与西洋诗在创作思想上确有不同之处,读钱文可见一斑。C中国诗人在精雕细刻中是否束缚了才智,值得人们思考,但确实也练就了技艺。D文段行文机巧:明扬中国诗歌之长处,暗讥西洋诗歌之短弊。答案D解析“明扬中国诗歌之长处,暗讥西洋诗歌之短弊”错,作者目的在于阐明中国

10、诗歌和西洋诗歌的不同,并没有评判二者的优劣。8这两段文字分别指出了中国诗哪两个方面的特点?请简要加以概括。(4分)答:答案(示例)抒情诗出现的早。篇幅短小但意味悠远。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作答时,只要围绕中国诗的特点找到关键句,如“中国最好的戏剧诗,产生远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以后。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等,然后对其进行归纳整合即可。9“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句话的具体含意是什么?(4分)答:答案(示例)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鞋子”“脚”分别比喻中国诗一篇诗里不允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和中国诗的

11、篇幅,形象说明中国诗押韵禁律与篇幅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促成的关系。解析作答时,注重把握“鞋子和脚”之间的关系,分析“鞋子”“脚”代表的意义;而代表的意义,在这个内容的前后,即“一篇诗里不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限制了中国诗的篇幅”和“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语言运用10阅读下面的文字,用一句话概括出作者要表达的意思。(4分) 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呢?发这个问题的人一定是位外国读者,或者是位能欣赏外国诗的中国读者。一个只读中国诗的人决不会发生这个问题。他能辨别,他不能这样笼统地概括。他要把每个诗人的特殊、独个的美一一分辨出来。具有文学良心和鉴别力的人像严正的科学家一样,避免泛论、概

12、论这类高帽子、空头大话。他会牢记诗人勃莱克的快语:“作概论就是傻瓜。”假如一位只会欣赏本国诗的人要作概论,他至多就本国诗本身分成宗派或时期而说明彼此的特点。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因为也没法“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有居高临远的观点。因此,说起中国诗的一般印象,意中就有外国人和外国诗在。这立场是比较文学的。(钱钟书谈中国诗开头部分)答:答案要用比较文学的观点来谈中国诗(或谈中国诗要用比较文学的观点)。11.右面是“乡村学校从教三十年教师荣誉徽标”设计征集活动的一幅入围作品,请写出除文字之外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语句通顺,不超过80字。(6分)答:答案(示例)徽标由蜡烛、书、田野组成,蜡烛象征老师的奉献精神,书象征教育,田野象征乡村学校和希望。徽标寓意是乐于奉献的乡村教师传授知识,给乡村带来希望。解析从“乡村学校从教三十年教师”的角度分析,构图要素有书、蜡烛、田野等;从“乡村教师从教”的角度分析,书象征教育、教学,蜡烛象征老师以及老师的奉献精神,田野象征乡村学校及希望;从整体寓意的角度分析,徽标体现了乡村教师的奉献精神、教育给农村带来的希望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