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_2017学年高中语文专题08寡人之于国也讲基础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505295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_2017学年高中语文专题08寡人之于国也讲基础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6_2017学年高中语文专题08寡人之于国也讲基础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6_2017学年高中语文专题08寡人之于国也讲基础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6_2017学年高中语文专题08寡人之于国也讲基础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6_2017学年高中语文专题08寡人之于国也讲基础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_2017学年高中语文专题08寡人之于国也讲基础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_2017学年高中语文专题08寡人之于国也讲基础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08 寡人之于国也(讲)【学习要点】1掌握重点词语。2探究孟子“仁政”的主张。温故知新【自主学习】1给加点的字注音。王好战 弃甲曳兵 不可胜食 数罟不入洿池衣帛 鸡豚 狗彘之畜 谨庠序之教 孝悌之义 然而不王者 涂有饿莩2通假字 (1)刚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无失其时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5)直不百步耳3解释加点的词语 (1)河内凶 (2)邻国之民不加少 (3)直不百步耳 (4)数罟不入洿池4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填然鼓之 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然而不王者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5文言句式(1)判断句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然而不王者,末之有

2、也非我也,岁也是亦走也非我也,兵也(2)倒装句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未之有也【反馈矫正】1给加点的字注音。王好(ho)战弃甲曳(y)兵 不可胜(shng)食 数(c)罟(g)不入洿(w)池衣帛(b) 鸡豚(tn) 狗彘(zh)之畜(x) 谨庠(xing)序之教孝悌(t)之义 然而不王(wng)者涂有饿莩(pio)2通假字 (1)刚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通“毋”,不要) (2)无失其时(通“毋”,不要)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通“斑”,此处指头发花白) (4)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同“途”,道路) (5)直不百步耳(直通只,仅仅)3解释加点的词语 (1)河内凶(谷

3、物收成不好,荒年) (2)邻国之民不加少(副词,更、更加) (3)直不百步耳(只是,不过) (4)数罟不入洿池(细密)4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填然鼓之(敲鼓) 树之以桑(种植)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穿) 然而不王者(称王)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吃)5文言句式(1)判断句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语气词“也”,表判断)然而不王者,末之有也(“者,也”,表判断)非我也,岁也(语气词“也”,表判断)是亦走也非我也,兵也(2)倒装句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于邻国多,介词宾语后置)申之以孝悌之义(以孝悌之义申之,介词宾语后置)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于道路女戴,介词宾语后置)未之有也(未有之,否定句中

4、代词宾语前置) 课堂探讨要点一:探究文中重点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探究活动】1 探究下列词语的意思。(1)数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译 数罟不入洿池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扶苏以数谏故(2)直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系向牛头充炭直(3)胜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驴不胜怒,蹄之 其所谓战胜于朝廷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4)发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发閭左謫戍渔阳九百人 百发百中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5)兵 非我也,兵也 穷兵黩武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草木皆兵(6)而 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 然而不王者/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

5、知发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7)其 则移其民于河东 移其粟于河内/ 无失其时(8)之寡人之于国也/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察邻国之政/王道之始也 填然鼓之/树之以桑 申之以孝悌之义/ 未之有也(9)焉 尽心焉耳矣 斯天下之民至焉(10)于 寡人之于国也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教师释疑】这是一道文言实词的一词多义和文言虚词的不同意义和用的题目,文言实词的意思注意本意和引申义的区分,还可结合前后文以及常用的成语进行区分,虚词注意记忆意义和用法,“之”要注意区分代词、助词和动词的区分,代词注意是人称代词作主语、宾语、定语,还是只是代词。【讨论明确】1探究下列词语的意思。(1)数 数

6、口之家,可以无饥译(几,若干) 数罟不入洿池(密)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数目)扶苏以数谏故(屡次)(2)直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不过)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不弯曲) 系向牛头充炭直(通值,价钱)(3)胜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尽) 驴不胜怒,蹄之(能承受) 其所谓战胜于朝廷(胜利)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超过)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优美的)(4)发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打开) 发閭左謫戍渔阳九百人(派遣) 百发百中(发射)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花开)(5)兵 非我也,兵也(兵器) 穷兵黩武(军事力量)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军队)草木皆兵(士兵)(6)而 连词,连

7、接状语和中心语,表修饰:弃甲曳兵而走 连词,表承接:或百步而后止 连词,表转折:然而不王者/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连词,表并列: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7)其 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里”: 则移其民于河东 代词,作定语成分:移其粟于河内(代河东的)/ 无失其时(它们的)(8)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寡人之于国也/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结构助词,的:察邻国之政/王道之始也 衬音助词,无义:填然鼓之/树之以桑 代词,作宾语成分:申之以孝悌之义(指代百姓)/ 未之有也(代前面所说的事)(9)焉 句末语气助词:尽心焉耳矣 代词:斯天下之民至焉(指代“王”)(10)于 介词,对于

8、: 寡人之于国也 介词,表比较,比: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介词,在: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课堂提升】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河内(黄河) 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加少(增加)B请以战喻(请允许我) 鼓之(动词,击鼓) 弃甲曳兵而走(逃跑)C或五十步而后止(或者) 不违农时(季节) 不可胜食(完全,尽)D树之以桑(种植 ) 数罟(密网) 王无罪岁(犯错误) 加少(更) 或五十步而后止(有的人)王无罪岁(归咎,归罪)【答案】B【解析】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2下列不含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C然而不王者 D

9、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BC名词作动词。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3下列句子的句式与“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相同的一项是()A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B夫晋,何厌之有C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D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是宾语前置句。A项是判断句。B是宾语前置句。C是平常的句子。D是定语后置。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4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养生丧死无憾 B弃甲曳兵而走C移其粟于河内 D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答案】D【解析】考点:理

10、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要点二:探究孟子“仁政”的思想。【探究活动】1孟子的“仁政”主张在本文中所指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教师释疑】这是诗的主旨众说纷纭,不要强求划一,只要能够自圆其说即可。【讨论明确】王道的核心是仁义,以仁义为政就是仁政。孟子所说的仁政,是要用仁义之心来爱民。在本文所指的具体内容是:不违农时,使民生有保障,施行教化,使百姓知礼义。【课堂提升】1对课文意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并没有使人民增多,因此就向孟子提出了疑问。B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反问梁惠王,使梁惠王落入自己设下的圈套。C孟子在此文中一定程度地揭露了社会的

11、不平等。D所谓行仁政就是要以保民为职分。【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用五十步笑百步既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又揭示了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梁惠王的“移民移粟”跟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数量上不同而已。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对文章所表现出的作者的思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重点批评了梁惠王在荒年所采取的移民移粟的政策。B孟子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他描述了理想的社会生活图景。C孟子就梁惠王希望“寡人之民”“加多”而提出了自己的意见。D孟子委婉地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还要寻找托辞的做法。【答案】B【解析

12、】试题分析:这篇文章写孟子同梁惠王的谈话。当时各国为了要增产粮食和扩充兵员,都苦于劳动力不足,所以梁惠王要同邻国争夺百姓,采取了自以为“尽心”的措施,可是目的并没有达到。孟子抓住了这个矛盾,指出梁惠王的“尽心”并不能使百姓归顺,同时提出自己的主张,只有“行王道,施仁政”,才是治国的根本办法。ACD项都不是从思想方面来说的。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3下列各项中都属于孟子的“仁政”措施的是()养生丧死无憾不违农时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五亩之宅,树之以桑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A BC D【答案】B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