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教学知识材料资料大全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107505061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康教育教学知识材料资料大全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健康教育教学知识材料资料大全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健康教育教学知识材料资料大全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健康教育教学知识材料资料大全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健康教育教学知识材料资料大全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健康教育教学知识材料资料大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教育教学知识材料资料大全(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健康教育知识大全1、什么是健康? 健康是指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2、每天必须刷几次牙?怎样正确刷牙? 每天刷两次,早晚各一次。晚上睡前刷牙比早晨刷牙更重要,晚上刷牙保持口腔清洁的有效时间最长,刷牙后不要再吃食物。正确的刷牙方法是竖刷法,切忌“拉锯样”横刷。竖刷法即:上牙从上往下刷,下牙从下往上刷,咬合面要来回刷,里里外外都刷到,每次刷牙35分钟。横刷会造成一些牙病,如牙龈萎缩、牙根部外露、牙颈部缺损等。牙刷应该用小头、软毛、刷柄长短适宜的保健牙刷。3、什么是龋齿?怎样防止龋齿? 龋齿俗称蛀牙,是指牙体硬组织发生破坏、变软、形成龋洞,最后导致牙冠缺损。预防措施包括:(1)坚

2、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2)使用含氟牙膏;(3)睡前不吃零食;(4)合理营养,不挑食偏食;(5)发现龋洞要及时请医生修补。4、怎样预防近视? (1)注意用眼卫生;(2)坚持做眼保健操;(3)劳逸结合,睡眠充足;(4)注意营养,加强锻炼,增强体质;(5)定期检查视力,发现减退及时矫正,防止近视加深。5、沙眼是什么引起的? 怎样预防沙眼? 沙眼是由一种比细菌小、病毒大的沙眼衣原体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眼病。预防措施包括:(1)注意手的卫生,勤洗手,勤剪指甲;(2)不用脏手、脏物揉眼睛;(3)毛巾、脸盆一人专用;(4)经常洗晒毛巾、手帕;(5)家中有人患沙眼要及时治疗,防止相互传染。6

3、、什么是红眼病?怎样预防红眼病? 俗称的红眼病是传染性结膜炎,又叫暴发火眼,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眼部疾患。根据不同的致病原因,可分为细菌性结膜炎和病毒性结膜炎两类。预防红眼病也和预防其他传染病一样,必须抓住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提高身体抵抗力3个环节。积极治疗红眼病患者,并进行适当隔离。红眼病治疗期间,尽可能避免与病人及其使用过的物品接触,如洗脸毛巾、脸盆等。尽量不到公共场所去。对个人用品,如毛巾、手帕等要注意消毒隔离。个人要注意不用脏手揉眼睛,勤剪指甲,饭前便后洗手。有条件时应用抗生素或抗病毒眼药水点眼。7、什么是营养素?人体必须的营养素有哪些? 营养素是食物中含有的能被人体吸收利用的营养成

4、分。人体必须的营养素有六大类:蛋白质、脂肪、糖类(也称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无机盐(也称矿物质)和水。其中蛋白质、脂肪、糖类在体内经过氧化可产生能量,称为三大类热能营养素。8、什么叫合理营养?合理营养的原则是什么? 合理营养就是指膳食中所含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并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合理营养的原则包括:(1)不挑食、不偏食、食物多样化;(2)安排好一日三餐,特别要重视早餐;(3)食品要荤素、粗细搭配,多吃新鲜蔬菜水果;(4)适当增加奶、蛋、瘦肉和豆类等优质蛋白,少吃盐、甜食和动物脂肪;(5)科学烹调,尽量减少食物中营养素的破坏和损失。9、怎样的睡眠符合卫生要求? (1)起居规

5、律,按时睡觉或起床;(2)睡姿取右卧位,忌伏睡、蒙头或将两手放在胸前睡觉;(3)枕头高度适中,忌过高或过低。 10、为什么要进行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的目的是增强身体各器官的功能,提高人体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增进健康。11、“除四害、讲卫生”,“四害”是指什么? “四害”是指老鼠、蚊子、苍蝇和蟑螂。12、吸烟有哪些危害? (1)烟草烟雾中含有尼古丁、煤焦油、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物质,吸烟会导致肺癌、冠心病、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多种疾病;(2)吸烟污染空气,危害子女及他人健康;(3)吸烟浪费金钱,是引发火灾的重要原因。13、酗酒有哪些危害? (1)急性危害:可引起急性酒精中毒(俗称醉酒)、车祸、犯罪、

6、犯罪、斗殴、家庭不和、意外死亡等;(2)慢性危害:可引起酒精成瘾综合征、慢性胃炎、中毒性肝炎、肝硬化、心血管疾病、肿瘤、神经精神性疾病等。14、肥胖对健康有哪些危害? 肥胖可导致多种疾病,对人的健康危害很大:(1)肥胖者容易得高血压、血脂紊乱、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糖尿病、痛风、脂肪肝等疾病;(2)肥胖妇女患乳腺癌的机会比非肥胖妇女高1-3倍;(3)结肠癌、直肠癌的发病也与肥胖有关系。15、怎样预防发生食物中毒?首先是要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澡、勤洗衣服、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换床单和被盖(一月一次)。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暴饮暴食的良好习惯。其次是要做到“九不吃”,不吃生、冷、不清洁食物;不吃腐败

7、变质食物;少吃、不吃零食;不要随便吃野果;不喝生水,建议喝标准的纯净水;吃水果后不要急于喝饮料特别是水;剧烈运动后不要急于吃食品喝水;不要去无照无证摊点饭店购买食品或者就餐;要谨慎选购包装食品,要查看厂家厂址、电话、生产日期、市场准入QS等基本标识是否清楚、合格,不吃无包装标识的食品。16、常见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有哪些?常见的有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麻疹、风疹、水痘、百日咳、猩红热、白喉、肺结核、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个人预防措施有哪些?(1)保持生活、工作环境的空气流通,勤开窗户。(2)衣着适量,随气候增减,注意防寒保暖。(3)饮食合理,多

8、吃蔬菜水果,保证足够的营养,多喝白开水(每天约2300毫升)。(4)平时注意体育锻炼,提高耐寒能力,增强体质。(5)充足睡眠,不要熬夜。(6)注意手的清洁和消毒,因为有些病原体可通过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经手传播。(7)在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尽量减少到人员拥挤的公共场所。(8)如发现咽喉疼痛可用盐水漱口或喉风散喷喉。(9)若有发烧或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10)儿童应按时进行麻疹疫苗、流脑疫苗等预防接种。17、我国有哪些重要的卫生日、卫生周、卫生月?(1)卫生日:3月24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4月7日世界卫生日;4月25日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5月5日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5月8日世界

9、红十字日;5月20日中国学生营养日;5月31日世界无烟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6月6日全国爱眼日;6月26日国际禁毒日:9月20日全国爱牙日;10月8日全国高血压日;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2)卫生周:8月份第一周为全国母乳喂养宣传周。(3)卫生月:4月份为全国健康教育月。手足口病预防控制知识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

10、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EV71)和A组柯萨奇病毒(CoxA)、埃可病毒(Echo)的某些血清型。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肠道病毒传染性强,易引起暴发或流行。手足口病流行无明显的地区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该病流行期间,可发生幼儿园和托儿所集体感染和家庭聚集发病现象。肠道病毒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在短时间内可造成较大范围的流行,疫情控制难度大。 手足口病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人是肠道病毒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肠道病毒主要经粪-口和/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

11、肤、粘膜泡疹液而感染。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病人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内衣以及医疗器具等均可造成本病传播。人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但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急性起病,发热,手掌或脚掌部出现斑丘疹和疱疹,臀部或膝盖也可出现皮疹。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的疱疹,疼痛明显。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重症病例:1.有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的患者,同时伴有肌阵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

12、衰竭、肺水肿等。2.手足口病流行地区的婴幼儿虽无手足口病典型表现,但有发热伴肌阵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措施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染的关键。(一)个人预防措施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5.儿童

13、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二)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的预防控制措施1.本病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2.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3.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穿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4.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5.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6.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

14、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7.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当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三)医疗机构的预防控制措施1.疾病流行期间,医院应实行预检分诊,并专辟诊室(台)接诊疑似手足口病人,引导发热出疹患儿到专门诊室(台)就诊,候诊及就诊等区域应增加清洁消毒频次,室内清扫时应采用湿式清洁方式;2.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每一位病人后,均应认真洗手或对双手消毒;3.诊疗、护理病人过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的仪器、物品等要擦拭消毒;4.同一间病房内不应收治其他非肠道病毒感染的患儿。重症患儿应单独隔离治疗;5.对住院患儿使用过的病床及桌椅等设施和物品必须消毒后才能

15、继续使用;6.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和粪便及其污染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7.医疗机构发现手足口患者增多或肠道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时,要立即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报告。春季健康教育宣传材料春天来了,天气暖了,花儿开了,叶儿绿了,景色美了,人们的心情也自然格外的舒畅。但传染病专家近日提醒,春季冷暖空气交汇频繁,天气多变忽冷忽热,适宜多种病原微生物孳生繁殖,呼吸道的抵抗力降低,加之外出踏青旅游的人员增多,若不注意健康保养,很容易患上传染病尤其是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因此,人们要增强自我防范意识,既不要盲目恐慌,又不能掉以轻心,要注意采取积极预防、综合控制的措施,御病原于身体之外。春季容易流行的

16、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有4种:1麻疹:原本是由病毒引起的小儿常见传染病,是一种发热伴出疹性的疾病,但因儿童普遍接种过麻疹疫苗,因此目前成人麻疹病例较多。此病在发热同时伴有呼吸道的其他症状,如咳嗽、流涕、打喷嚏、眼睛发红且分泌物增多等,在发热的第4天左右,从耳后、发根处出疹,随后波及全身。麻疹本身并不可怕,但此病可以合并肺炎、喉炎、脑炎和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如发生在小儿身上可危及生命。成人麻疹的症状比较严重,但预后较好,并发症相对较少。2腮腺炎:俗称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全身多种腺体的疾病,最常波及的腺体是涎腺(即唾液腺,包括腮腺、颌下腺与舌下腺),此外还可侵犯生殖腺等,因此临床上可见腮腺炎、颌下腺炎、睾丸炎以及胰腺炎等。此病发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