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血脂保健品市场调研材料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107504974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6.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降血脂保健品市场调研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降血脂保健品市场调研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降血脂保健品市场调研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降血脂保健品市场调研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降血脂保健品市场调研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降血脂保健品市场调研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降血脂保健品市场调研材料(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降血脂保健品市场调研报告一、行业分析我国投资100万元以上的企业,占保健食品企业约占总数的20%;投资10万元到99万元的企业约占总数的42%;投资10万元以下的企业约占总数的38%。2009年底,全球保健食品销售达到2200亿美元。美国保健食品销售额为750亿美元,日本保健食品销售额为320亿美元,欧洲共同体保健食品销售额为600亿美元。2009年,我国保健食品销售额60亿美元,约420亿元(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信息中心),保健食品生产的企业总数、产品品种、年产值和实现利润已占医药类企业总量的22%以上,成为中国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之,国民经济的个新兴行业。 保健食品产业之所以蓬勃发展,主要原因

2、是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目前,我国城乡处于温饱向小康的过渡阶段,东南沿海些大中城市和地区已达到了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人们的消费观念、健康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促进城乡保健食品消费支出以每年13%的速度快速增长。同时,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是保健食品产业发展的重要契机。随着社会竞争愈演愈烈,生活工作奏不断加快,给人们生理和心理机能带来巨大冲击,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不断扩大。为规避不健康带来的各种不利影响,使人们求助于保健食品,使得保健食品的开发和生产成为经济生活中的“热点”。再者,多层次的社会生活需要,为保健食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除了在家庭和事业双重压力下的中年人逐步加入保健食品消费行列之外,

3、老年人和青少年人群是保健食品消费的主力军。随着老龄化趋势的发展,中老年人对保健食品的需求旺盛,使参茸滋补类的保健食品消费大幅上扬。现代家庭对独生子女成长的期望,使家长舍得在营养保健食品上投资,这就为滋补壮体型、益智型、营养均衡型、食疗型等保健食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特别是在“送礼送健康”新时尚潮流的引导下,保健食品成为假日送礼的重要选择之,中秋、国庆、元旦、春期间这5个月的保健食品销量占到全年销量的46%以上,成为保健食品产销旺季预测,2010年,我国保健食品销售总额将突破570亿元。这里个数据表明,保健食品市场将继续扩大,保健食品行业将继续保持国民经济重要产业的地位。目前,我国营养保健食品

4、生产企业中,大中型企业已经占据40%,其产品占全国销售额的80%以上,有10多种产品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联合印发的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营养与保健食品制造业”首次被列为我国重点发展的行业。规划指出,到2015年,我国营养与保健食品产业将达到1万亿元,年均增长20%,形成10家以上产品销售收入在100亿元以上的企业。下一步,国家还将重点推动研发和生产优质蛋白食品、膳食纤维食品、新功能保健食品等。二、市场现状 美国专业调研机构NBJ发布的数据显示,过去10年间,世界营养产业年均增速在8%10%之间,预计到2014年,世界营养产业市场规模将超过3500亿美元。其中,

5、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的营养产业将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专家指出,近年来,数量庞大的肥胖症、糖尿病、高血脂等各种“富营养病”,以及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亚健康现象,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而饮食干预就成为人们自我保健的主要手段。“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最关注的是功效和无副作用。” 具有补充营养促进健康的保健食品已经成为消费者的首选。保健食品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而是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具有降低疾病风险,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等特点,适宜各类人群食用。中国的保健食品构成:由商超渠道“节日送礼的”上海健特药业的黄金搭档、脑白金,上海交大企业的昂立一号,深圳的万基健康产业的洋参系列、壮骨粉系列、深

6、圳今日药业的洋参系列、乌鸡系列产品、深圳太太药业的太太、鹰牌、康富来、喜悦等品牌、云南的绿A、哈药集团的三精系列、海南养生堂的成长快乐、天然维生素E、C,江中制药的初元、广州白兰氏系列乌鸡、当归口服液,天津凯庸系列等等众多产品牢牢的把控着,依靠高密度的广告拉动市场,立足市场。医药连锁渠道,除了上述企业之外,还有众多营养补充剂,鱼油、卵磷脂、维生素、膳食纤维、质粉、螺旋藻等成系列化的产品领导着,统称为大保健系列,较为有代表性的是,美国进口的,GNC、自然之宝、二十一坊、新生命、生命力、倍健、康倍力等等,国产代表汤臣倍健、清华紫光、千林、善元堂等等。以上两类主要是营养补充型的产品居多,多数是调节免

7、疫力、补充钙质,增加骨密度,改善睡眠功能、抗氧化功能、美白祛斑等。会销和体验营销,主要是以心脑血管,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类产品为主体进行宣传和教育,这类企业往往是短平快、产品生命周期比较短,通常是2年就更换新产品,实行掠夺式开发市场,所已基本上没有什么能够有记忆度的品牌,基本都是小品牌局部区域的操作市场。向以往的天年、夕阳美、中脉、珍奥、绿色世纪、金晚霞等等。这些做成全国性的会销企业,也是在广告的拉动下做成全国性的品牌。体验营销是以单店运作,产品差异化很大,以养生知识和中医理论为主+家庭式的亲情服务+娱乐文化来运营市场,具体的产品数据不易于统计。降血脂类的产品有卵磷脂、蜂胶、银杏口服液、螺旋

8、藻、辅酶Q10、纳豆激酶、富含中药成分降脂产品,这些产品的效果比较慢,服用周期比较长,效果不明显,见效快的需要添加西药成分。而会议营销的企业产品多数添加了西药成分。三、降脂市场的空间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人的食物消费发生了很大变化,尽管中国人的膳食组成仍然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体,但动物性食物和油脂的消费已经出现了大幅度上升,而谷类和薯类等植物性食物的消费却呈下降趋势。中国人膳食结构的变化,带来最显著的效应就是高血脂症发病率的不断提升。专家估计,全国30岁以上的成年人中间,血脂偏高的比例大约在10-20%左右,估计中国的高脂血症患者高达9000万。 高血脂的高发病率,已经在中国人的疾病模式中

9、体现出来了。卫生部2003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中显示,中国人死亡原因中,约32%死于心脑血管病,也就是说,2002年每三个死亡的中国人中间就有一个死于心脑血管病,而这些心脑血管病患者,绝大多数死于高血脂导致的动脉硬化。在我国第一大城市上海,居民死因前2位已从50年代的麻疹、肺结核变为现在的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其中心脏病死亡率已超过日本。 对于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来说,高血脂在整个21世纪,都会是中国人健康的最大威胁。高血脂,将成为中国人整个21世纪的心病。 既然高血脂能够带来动脉硬化,进而导致患者死于心脑血管病。那么降低心脑血管病死亡率最有效的措施,莫过于“降血脂”。医学已经证实,降血脂可以减慢

10、粥样硬化斑块的进展,显著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因此近20年来,降血脂一直是全世界医学界极为重视的课题。 中国有9000万高血脂患者,也就是说中国有9000万需要降血脂的人,这是个多大的市场?只要每人平均每年服用100元的降血脂产品,降血脂市场就能达到100亿元的规模。庞大的市场、国际药品市场上降血脂产品的成功先例,这些极大地刺激了中国企业家的神经。从卫生部检索来的数据显示,截止2002年底,国家已批准的近3000种国产保健食品中,产品功能集中在免疫调节、调节血脂、抗疲劳三项上的就占2/3,其功能含调节血脂的保健品则不少于1000个。而在市场与保健品高度重合的OTC市场上,降血脂类药品总数也不低

11、于200个。除了国产保健品、OTC产品,市场上海充斥着大量的以降血脂为诉求,而没有批号的产品,这些产品中既有“进口”的洋保健品,也有本土的健康食品。 面对如此大的市场空间,20002001年,中国三大保健品旗舰企业健特生物、盘龙云海、太太药业,同时瞄准降血脂市场。2000年,脑白金如日中天之际,史玉柱就找到了“第二个产品”,作为脑白金的“替身”。它并非现在众人熟知的黄金搭档,而是一个降血脂保健品黄金堡垒(又名“雪护士”)。2000年底健特生物开始对该产品进行策划方面的准备工作,并做了一系列的临床实验检测。出人意料的是,2001年史玉柱突然转向,改做复合维生素。于2005年产品定为黄金血康,(初

12、期以报纸广告拉动,由上海适应元工作室主笔量身打造产品理论,后转型会销)雇佣了一个较大的会销团队进行市场开发,后因产品见效周期和会销的老鼠会开发,影响到了脑白金、黄金搭档的声誉而夭折。2001年盘龙云海,推出了中药“三七”为主料的诺特参。诺特参在试点城市,投入了近千万的广告,惨遭重挫。2002年初,诺特参以巧妙方式大幅度降价,想以价格杠杆撬动市场、刺激消费,并未如愿。2003年元月,诺特参仍有零星软文在上海的解放日报、申江服务导报投放。除了以这种手段维持一下市场记忆,诺特参别无办法。 保健品行业的另一旗舰深圳太太药业,2001年11月也吹响了进军降血脂市场的号角,正式推出汉林清脂胶囊。(太太药业

13、的包装设计由深圳王粤飞设计,营销推广由太太药业和马江、红番茄、神兵共同完成)据太太药业的公报称,太太药业从其它项目的募集资金中调用9400多万元,推出汉林清脂。预计实现年销售额2.6亿。2002年汉林清脂的战役打响,进攻市场一年,耗资3000多万,产出仅几百万。2002年底汉林清脂由电视转向报纸平面广告。2003年后降脂市场一直没有大品牌出现怎么运作成降脂市场的难点1、大做:这样的做法高投入、高风险,只有资金雄厚的大公司才能操作。首先是在全国各大中城市深入地灌输降血脂知识,催熟市场,引导消费。其次,在普及教育中进行有效的营销活动和广告宣传,将教育成果牢牢据为己有。这在美国有成功的先例。美国辉瑞

14、公司的立普妥是全球降血脂处方药的老大,2001年全球销售额高达64.5亿美元。它轰开了美国的血脂市场,先广泛宣传和普及高血脂相关知识,使高血脂的危害深入人心。在宣传过程中配以密集的广告轰炸,牢牢占据“第一”的形象。不过,中国目前没有几家公司敢这样做。教育了消费者,自己也许弹尽粮绝,后来者则带着大笔广告费用乘势而入,窃取成果。盘龙云海不敢做,太太药业同样不敢做,更多的中小企业在守株待兔,等市场成熟跟在大产品后分一杯羹。2、小做。大多数公司资金有限,没有做大区域的实力,不妨采取合适的手段,小区域深耕细做,也能够取得成功。比如东宇血平康,2000年底在哈尔滨日报持续投放“软+硬”广告。软文就是直接的

15、恐吓,配以对号入座、抓人等。软文的成败,关键在于软文的写作水平和刊登方式。血平康软文,有较强的可读性,标题引人注意,如令人“恐怖”的美味、你是“危险”人物吗?、生命实在太脆弱!等,软文下配以产品硬广告,不仅触动读者,更把解决方案直接摆出,不让宣传成果落空。四、降脂类产品消费习惯 A、降血脂市场迟迟难以打开局面,是因为这个市场有着不同于其他的市场的特性。1、消费理念不成熟。中国的消费者对于高血脂是怎么回事儿,有什么危害,还不十分清楚。有调查称,在高血脂人群中,知道自己患高血脂的只有25%,高血脂人群中,了解高血脂危害的只有20%左右。更糟糕的是,即使比较了解高血脂的患者,采取措施的也非常少。这就是降血脂市场的实际情况市场极不成熟,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单纯的“降血脂诉求”,就很难起到太大的作用,汉林清脂的失败原因正在这里市场人员过低估计了市场开发的难度,造成了高知名度、低购买率的状况,市场自然难以为继。2、慢热型疗效东宇血平康的恐吓策略,虽然避开了降血脂教育、节省了大量的传播费用,短期内投入产出比比较合理,但消费者并没有被真正说服他们不是为了降血脂而购买产品,而是为了快速消除症状。但降血脂属于慢效果产品,消费者在服用过程中间,很难感受到广告承诺的效果,这样一旦广告停止投放,销量就会快速下降只要不说服消费者,降血脂就不会有积累。因为产品效果消费者感受不到,症状切入、承诺疗效的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