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立体图形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7503823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识立体图形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认识立体图形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认识立体图形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认识立体图形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认识立体图形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认识立体图形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立体图形资料(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程名称:认识立体图形单位:唐家小学 执教者:李姣姣时间:2015年11月16日邮箱:认识立体图形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第34页。教材分析:“认识立体图形”这部分是小学生几何图形学习的开端,也为以后面的“分类”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认识立体图形”所认识的是四种最常见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其教学目的是通过学生 “分一分”“摸一摸”“运一运”“猜一猜”等活动,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直观几何体的不同形状,并知道相应的名称,使学生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好动、好奇、好玩,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比较浓厚,所以他们喜欢通过操作学具摆一摆、说一说、玩一玩,

2、从而获得对物体特征的理解。但是,由于生活背景,知识及经验的不同,学生对物体特征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差距,有的学生已经能够认识物体的特征,有的学生却还不知道。在学习这部分内容,学生已经接触过各种各样的物体,已经有形状方面的初步感知和体验,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不会太难,但是要他们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就不是那么容易了。课时目标: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并会识别。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索和创新意识。重点: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这四种立体图形。难点:使

3、学生初步建立空间观念。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了解它们的外部特征。教具准备:教师: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多媒体课件。学具:篮子,形状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用品和积木。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老师今天带来了很多宝贝,想不想看看都有什么?(饼干、糖果、魔方、茶叶、乒乓球、地球仪等)这些宝贝都和我们今天要学的知识有关。二、观察体验,引导探究。1小组合作,进行分类。 师:“老师也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篮子宝贝,可是这些宝贝在篮子里乱乱的,老师想请你们把带来的宝贝分类放好,好吗?” 老师请同学以四人为一小组商量商量,按照宝贝的形状特点分一分,把形状相同的宝贝放在一起。看看哪个小组的

4、同学最会合作。(学生活动,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老师巡视。)设计意图:针对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做事没有目的性的特点,在学生动手分物体之前,提醒学生先考虑如何分,再动手;小组合作既可以培养合作意识,同时也让学生和小伙伴明确自己的任务。2观察特征,认识名称。 请动作最快的小组分一分老师的宝贝,大家看看他们小组的同学是怎么合作的。你们的宝贝也是这样分的吗?师;为什么把这几样物品放在一起呢?它们的形状有什么相同的呢?请聪明的小朋友来说说。设计意图:学生都喜欢被人夸自己聪明,我们应抓住这个心里特点,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激励。生1;这些物品的形状都是圆圆的,所以把它们放在一堆。生2;这些物品的形状都是长长的

5、,所以把它们放在一起。生3;这些物品的形状都是四四方方的,所以把它们放在一起。生4;这些物品的形状都是圆圆,长长的,所以把它们放在一起。师拿出牙膏盒说像这种形状,长长的方方的它的名字叫长方体。(板书)。师拿出魔方说像这种形状,正正方方的物体我们叫做正方体。师拿出笔桶说像这种形状,直直的柱子,两端都是圆圆的叫圆柱。师拿出球说像这种形状,圆圆的球叫球。它们都是立体图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它们。(板书课题:认识立体图形)3.抽象模型,加深认识。 现在老师去掉这些宝贝的花外衣,就变成了这样。你们还能认出这四种立体图形吗?老师拿出立体图形模型,学生说出名字。老师这里还有这四位朋友的照片,看看你能不能把

6、它们贴到对应的名字上。学生上黑板贴。师:(手指大照片)这些都是我们的好朋友,请大家去摸一摸桌上的物体,和同学们说你的好朋友长什么样儿?摸上去感觉如何?师:谁愿意带着自己的好朋友上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它什么样儿?摸上去什么感觉?生1:我的好朋友是长方体,它方方正正的,有平平的面,对面一样大。老师把模型的6个面揭下来展示给学生看。加深学生的理解。师:下面也有好多长方体的朋友,你问大家我的好朋友在哪里?(下面的学生会举起长方体说:“你的朋友在这里”)生2:我的好朋友是正方体,有6个面,并且都一样大小,面都是平平的。生3:我的好朋友是圆柱,感觉直直的,上下都有一个圆。圆是平平的,而且旁边确实弯曲的,并且

7、我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竖着放时能放稳,但横着放的时候,它可以滚。生4:我的好朋友是球,圆圆的,可以滚动,它的面都是弯弯的,没有平平的面。(在此环节老师可以故意找几个容易混淆的立体图形问大家)设计意图:这几种形状的特征,学生不一定能说得和老师设计的一样,但只要学生说得对,说得有道理,这就是对观察能力的表达能力的提高。老师应该给予肯定。三、激发兴趣,巩固提高。同学们今天学习很认真,老师奖励你们玩游戏。1、游戏;运货物。师:现在大家对这些立体图形都有个大概的了解了,我想聘请你们当运货员用乒乓球拍先运一个长方体走一圈,再运一个正方体走一圈,再运圆柱和球,看看感觉有什么不一样?生1:长方体,正方体运

8、起来都很稳,球总是掉下来。小结:长方体,正方体有平平的面,所以运起来很稳,圆柱上下两面是平的所以竖着放很稳,侧面是弯弯的,所以横着放会滚动:球是最调皮的,无论怎么放,都容易从拍子上滚下来,因为它的面都是弯弯的。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感知各种物体各个面的特征;平平的面运起来很稳;弯弯的面会,会滚动,球是最调皮的,无论怎么放,都容易从拍子上滚下来。2、摸一摸,猜一猜师:闭上眼睛,从篮子里摸出一图形,然后说出它的名称。如果猜对了,给他一个赞!先请几位上讲台玩,再在小组内互相轮流做。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学生爱做游戏,在游戏中都有个好胜心,对的学生能得到同桌给的赞,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玩游戏的过程中老师发现一

9、些同学很聪明但还没有机会大展身手。下面老师就给更多同学机会去用一用自己学到的知识。3、连一连。(书上37页第1题。)生在书上独立完成,师播放幻灯全班订正。做完后可奖励学生在组内再玩一下之前的摸一摸游戏。4、数一数(书上37页第2题。)生完成后,老师喊同学回答。四、课堂总结,走进生活。今天,我们和谁成了好朋友?学到了哪些知识?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朋友,请大家欣赏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师播放幻灯。如有时间还可以请学生自己说一说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立体图形。板书设计 : 认识物体 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 球教学反思:认识立体图形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认识四

10、种立体图形(包括实物和模型),了解他们的名称和特征,能正确区分和辨别四种物体,为接下来平面图形的认识和学习做好铺垫。一开始,我借鉴教参和优秀教案,设计的是一堂更加开放、活泼、更符合新课标精神的课,利用分一分、运一运、摸一摸、猜一猜等自主、活泼的游戏,让学生大动手操作、大胆尝试、自主探索。通过实际教学,反思自己的这堂课,我觉得以下几点还是比较成功的:1、教学的层次比较清晰。先尝试分类再抽象模型,然后利用摸一摸,找朋友”活动加深理解,最后利用游戏激发兴趣和巩固知识。使学生对某几种物体的认识能由具体物品缓缓前进,逐步抽象为数学上的几何图形,并应用图形特征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 从生活数学出发。新

11、课标中指出,我们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了解生活环境,改变生活现状。本着这个精神,我尽量安排知识从生活出发,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到知识是有用的,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3、重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体验,为学生创设了探究的空间,指导了探究的方法,让学生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由浅入深、由粗到细,螺旋上升逐步探究图形的特征,使探究活动基本做到了有效。4、观察、操作、讨论、交流多种教学活动结合。帮助学生在感性经验的支撑下建立起初步的空间观念。尤其在学生说物体特征和寻找生活中这些形状的物体时,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争相发言,气氛十分活跃,全班小朋友都投入到了本节课的学习中来,达到了教学目标所要的结果,也有积极的情感体验。但是,整节课还是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如:一年级学生还有很多课堂习惯没养成,个别学生会有一些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我应该更多的提醒和关注这些学生。另外,第一次喊学生上台分类时,我和学生都有点紧张,学生初次上台合作,一时间不知道怎么操作,我开始也忘了先提醒学生怎么摆放,导致学生没有得到一次愉快的成功分类的体验。 为此我感到很惭愧,以后我一定要加强锻炼,让自己做到更从容的面对课堂,对细节的预设更周全,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提高自信心的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