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_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课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502897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_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课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6_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课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6_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课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6_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课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6_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课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_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课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_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课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基础夯实下图中阴影部分示意某农作物的分布状况。读图,完成第12题。1.该农作物最可能是() A.油菜B.水稻C.亚麻D.玉米2.该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主要有()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农业机械化水平高市场需求大,交通运输方便农业劳动力充足A.B.C.D.解析:第1题,该农作物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由此可推知该农作物为水稻。第2题,该农业地域类型为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亚洲季风区发展季风水田农业的条件有: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农业劳动力充足。答案:1.B2.B(2015安徽高考)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

2、图。完成第3题。3.下列选项中,符合甲地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是()A.机械化水平高B.水利工程量大C.经营方式粗放D.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低解析:甲地位于泰国湄南河沿岸,农业地域类型为季风水田农业。泰国为发展中国家,该地的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较低,A项错误;人均耕地少,单位面积投入的劳动力多,不是粗放经营,C项错误;粮食单位面积产量高,D项错误;泰国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变率大,农业生产水利工程量大,B项正确。答案:B读某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完成第45题。种植业比重畜牧业比重商品率投入劳动力数量86%14%20%多4.该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A.季风水田农业B.混合农业C.商品谷物农业D.

3、种植园农业5.该种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A.亚洲季风区B.温带海洋性气候区C.地中海气候区D.温带大陆性气候区解析:第4题,该地区种植业比重高达86%,投入劳动力数量多,而商品率仅为20%,所以应是以自给自足、精耕细作为主的季风水田农业。第5题,水稻喜热、喜湿,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答案:4.A5.A(2016河南郑州高一检测)读非洲略图及相关气候资料图,完成第67题。6.为解决粮食问题,甲国政府在充分利用该国优势资源的基础上,应大力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季风水田农业B.商品谷物农业C.混合农业D.乳畜业7.甲国若发展上题所述的农业地域类型,图中显示的其优势条件是()A.劳动力资源丰

4、富B.地形平坦C.水热充足D.土壤肥沃解析:第6题,读气温、降水图可知,为解决粮食问题甲国应大力发展作物单产高的农业地域类型,即季风水田农业。第7题,甲国若发展季风水田农业,图中显示的优势条件是水热充足。答案:6.A7.C8.下图甲、乙、丙、丁表示四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经营特色,其中表示季风水田农业的是()A.甲B.乙C.丙D.丁解析:甲所示的农业地域类型以作物为主,属自给农业,最符合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答案:A9.(2016山东济南高一检测)读亚洲水稻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水稻分布区所在的地区是:A,B,C。(2)从气候上看,A、B、C三地均为气候区,资源丰富。从地形上看,A、B、

5、C三地均分布在和地区。(3)本地区稠密,资源丰富,为发展水稻种植业提供了有利条件。(4)亚洲水稻种植地区在发展农业生产中主要存在哪些问题?其解决措施是什么?解析:解答本题不仅要了解季风水田农业生产的特点,更要从气候、地形、人口密度、劳动力、生产传统等方面理解其成因。答案:(1)东亚东南亚南亚(2)季风水热河流中下游平原河口三角洲(3)人口劳动力(4)问题:旱涝灾害频繁;科技水平低;机械化水平低;商品率低。措施:兴修水库,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机械化水平。能力提升读四个国家某年粮食作物生产状况示意图,完成第1011题。10.符合季风水田农业一般特征的是()A.甲B.乙C.丙D.丁11.与甲国农业生产

6、特征相似的国家是()A.印度尼西亚B.美国C.南非D.巴西解析:第10题,丙国人均耕地少,人均收获量小,每公顷肥料施用量大,每公顷收获量大,这些符合季风水田农业的特征,故丙国的农业地域类型为季风水田农业。第11题,甲国每公顷收获量较大、人均耕地多、人均收获量大,因此商品率高,与此农业生产特征相似的国家是美国。答案:10.C11.B(2016重庆高一检测)下图为美国本土小麦区和玉米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213题。12.有关图示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劳动力充足,精耕细作B.多种经营,市场适应性强C.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D.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13.与小麦区相比,小麦

7、区农业生产的主要不利因素是()A.地形B.热量C.科技D.市场解析:第1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此农业地域类型应是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其特点主要有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等。第13题,与小麦区相比,小麦区的纬度偏高,农业生产的不利因素主要是热量。答案:12.D13.B14.导学号51350055读北半球某农场的工作历程(农事安排)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农场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域类型属混合农业B.地域类型属商品谷物农业C.作物一年两熟D.可能位于东南亚地区解析:该农场以小麦为主要生产对象,出售小麦是重要农事环节,属商品谷物农业;该农场作物一年一熟,小麦是主要作物,不可能位于东南亚地区。答

8、案:B15.导学号51350056(新课标理念题)下面模式图表示农业地域类型的要素及特征,X轴为商品率,Y轴为劳动力,Z轴为机械化程度。图中最能表示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特征的点位是()A.B.C.D.解析:季风水田农业需大量劳动力,商品率低,机械化程度低,应为点所示。商品谷物农业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需劳动力较少,应为点所示。答案:C玉米是世界重要的农产品之一。下图示意中国、印度、南非和巴西四国的部分地区,玉米种植、收获生产活动的时段。读图,完成第16题。16.甲、乙、丙分别位于()A.巴西、印度、南非B.南非、巴西、印度C.印度、巴西、南非D.巴西、南非、印度解析:据图可知,中国华北

9、地区玉米是春播、秋收,夏季处于生长时期。图中甲种植期、收获期与中国华北最接近,故甲为与中国华北同处于北半球的印度;乙、丙种植期、收获期与中国华北相反,应为南半球国家。对比四个选项,可确定C项正确。答案:C17.导学号51350057(研究性学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下图为我国“十二五”农业规划“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格局示意图。(1)长江流域主产区、华南主产区应如何提高农业生产的稳定性,以保证粮食供应安全?(2)试分析汾渭平原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区位条件。(3)近年来河套地区因土地利用不当产生了土地退化现象,简述其形成过程。解析:第(1)题,长江流域主产区、华南主产区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属

10、于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主要是季风不稳定引起的旱涝灾害多发等,要想保证粮食供应安全,应采取兴修水利、加大科技投入、培育抗病抗灾能力强的作物品种等措施。第(2)题,汾渭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有渭河等河流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适宜小麦、玉米生长,形成农业主产区。第(3)题,河套地区的土地灌溉多采用大水漫灌方式,引起地下水位上升,盐分被带到土壤表层,水分蒸发后,盐分在地表积累,发生土壤盐渍化,进而造成土地退化。答案:(1)兴修水利;加大科技投入,培育抗病抗灾能力强的作物品种。(2)纬度位置适中,光热充足;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有渭河等河流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3)该地灌溉土地多采用大水漫灌方式,引起地下水位上升,盐分被带到土壤表层,水分蒸发后,盐分在地表积累,发生土壤盐渍化,进而造成土地退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